[探店]竹叶青酒
本篇文章2097字,读完约5分钟
汾酒是中国古代名酒,产于山西省汾阳县杏花村。汾酒的名字起源于何时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但早在1400多年前,汾酒这个名字就已经在这里了。据《北齐书》记载,北齐武成帝高湛从晋阳写给河南康舒王效玉的植物中说:“我喝两杯汾酒。劝你喝两杯”,宋代《北山酒经》记载。“唐代汾州产干酒”,“宋代汾州甘露堂最有名”,都是讲酒精中毒的。当然,1400多年前中国还没有蒸馏酒,史料中的“分清”、“干酿”都是黄酒。宋代以后,由于炼丹技术的进步,蒸馏设备在中国首次发明。1975年,河北青龙县出土的金代蒸酒的钢锅,可以证明中国至少在宋代就存在蒸馏酒。中国白酒,包括汾酒等名酒,都是从黄酒演变发展而来的。明清以后,北方的白酒发展迅速,逐渐取代了黄酒的生产。这时候兴化村的汾酒已经是蒸馏酒了,名扬天下。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进京,路过兴化村喝汾酒,被誉为“完美”。在《景华苑》96页曲牌中,清代李汝珍列举了当时中国50多种名酒,其中以汾酒最早。此外,《两种秋雨寺》和《清钞》中也有不少喝汾酒的记载。自1916年汾酒获巴拿马世界博览会金奖一等奖后,名声越来越大。于是,阎锡山命令副官集资成立金隅汾酒有限公司,并吞兴化村的酒楼。1948年汾阳县解放后,汾酒脱胎换骨,国有兴化村汾酒厂正式成立。酒厂的工作人员进一步总结了历史和传统的经验,改进了生产工艺,使这朵古老的酿造花更加耀眼。汾酒以其清澈透明、香气纯正、香甜爽口、余味干净而独具特色,成为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自1953年以来,连续被评为中国“八大名酒”、“十八大名酒”之一。1980年,他被国务院授予金质奖章。近两年来,酒精中毒不仅满足了国内民众的需求,还出口到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哪里出产名酒,哪里就一定有好泉。兴化村有取之不尽的优质泉水,赋予汾酒无限生机。快乐马神泉和古井泉的水中流传着美丽的民间传说,被称为“神泉”。《汾酒曲》记载“沈明亭有一口新洗的井,水微逊于蟹黄”,注解说:“沈明亭井水极好,故作酒用,独重”。明末爱国诗人、书法家、医学家傅山先生为沈鸣亭古井写下“花必造”四个大字,可见杏花、井泉得天独厚,酿出的酒香如花。酿造名酒,必须有特长。李周记载有六种酿造方法,即“米须齐,曲药须时,水泉须香,陶心好,火须齐”,这是黄酒酿造方法的精髓。1932年,全国著名微生物与发酵专家方先生亲临兴化村一泉永酒家,将酒精中毒的酿造过程总结为“七大秘诀”,即“人要精、水要甜、乐要及时、高粱要真、陶要净、壶要湿、火要慢”的“蒸二次清洗”过程,也就是1964年, 轻工业部组织了以我国著名发酵专家秦含章先生为首的技术力量,进一步发展我国传统名酒技术,系统总结和论证了酒精中毒生产技术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为酒精中毒的进一步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茅台的老家在山西
早在200年前,山西盐商就去偏远的贵州省经商。由于当时交通不便,贵州和山西相距9000里,盐商携带汾酒也不方便,他们在贵州用当地的水、玉米和大麦用汾酒酿造法酿酒。没想到贵州的泉水很独特,出产的酒也很有风味。从此茅台成为山西盐商的私酒。当地诗人唱道“家只存酒买,船多载盐”,就是这个意思。因为茅台的酿造工艺起源于酒精中毒,所以有“茅台之乡在山西”的说法。
竹叶青酒
以千年闻名的竹叶绿酒产于汾阳杏花村酒厂,在第二、三届全国鸡尾酒会上被评为全国18大名酒之一。该酒呈金黄色,透明,略带蓝色,具有酒精和药物提取物形成的独特香气。醇甘微苦,温和无刺激,回味无穷。
竹叶绿茶酒早在古代就享有很高的声誉。当时是用黄酒和竹叶做成的。梁、、萧纲有诗“兰羞竹酒清香”,北周文学家庾信在《二泉离合》诗中有一句好:“三春竹叶酒,一昆吉弦”。《水浒传》写道:“西门庆曰...酒是我的大臣给我的一片竹叶绿。可见竹叶早就是朝廷的御酒了。
现代竹叶绿葡萄酒采用改良配方。据说这个配方是明末清初的爱国者、著名医学家傅山先生设计并流传下来的。傅山先生关心民间疾苦,精通医术。他将良药与好酒相结合,使得竹叶绿茶酒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好的酒。
竹叶青酒以汾酒为基酒,保留了竹叶的特点,加入砂仁、降香、当归、陈皮、丁香、熏香、木香、冰糖、雪花糖、蛋清等十余味名贵中药材精制陈酿而成。,使该酒具有宁心、暖胃、疏肝健脾、活血补血、行气除烦、消食生津的多重功效。
解放后,杏花村汾酒厂的员工进一步开发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从选材、浸泡、勾兑等工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竹叶绿茶酒生产工艺。,使竹叶绿酒具有酒体完整、和谐匀称的特点,而且胡药材虽多,却没有一种香气成分显露出来。它在全国葡萄酒勾兑中独树一帜,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年平均出口量近1000吨,出口五大国,1975年,我国著名数学家华到杏花村汾酒厂推广优化方法,反复试验优化浸泡工艺,改进操作规程,使竹叶绿色酒的优质率从32%提高到52%。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扩建任务的完成,汾酒和竹叶青酒同步发展,年产1万吨名酒的规划指日可待。
牧童指着兴化村,转载自scoco摄影网,作者:老刘很忙。
汾酒厂发酵车间,转载自scoco摄影网,作者:手拿相机。
汾酒厂发酵车间,转载自scoco摄影网,作者:手拿相机。
标题:[探店]竹叶青酒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