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西时报网”,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山西地区每天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山西的最好窗口。

主页 > 山西美食 > [要闻]晋式元宵

[要闻]晋式元宵

来源:山西时报网作者:欧阳珍更新时间:2020-10-29 12:32:02 阅读:

本篇文章1147字,读完约3分钟

太原叫龙城,老百姓都说这里皇帝多。其中一位皇帝名叫刘恒,他来自太原,后来被称为中国的皇帝。中国皇帝刘恒不仅倡导了“山水之治”,还倡导了一个节日,即“平陆”正月十五被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龙门人司马迁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日,记录在太初历法中,历朝历代都没有改变。几千年来,元宵节内容丰富,从祭祀“太乙神”,到看灯猜谜,表演社火。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吃元宵。

唐朝有吃“粉果”的习俗,元宵节大概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据《续平原书稿》、《史记》、《大伊名富通》等史料记载,吃元宵最早见于宋代。元宵节叫“飘饺子”,宋代周必达曾写过一首诗,名为《元宵节煮飘饺子》:“今日何夕,团圆同。汤官巡老味,厨役乘虚而入。星星在乌云中,珠子在浊水中漂浮。岁时编杂诗,附此说家风。”到了宋代,“厨仆——新成就”的圆子还是一种宝,所以姜白石有诗“客钩帘见御街,城中宝一时来。幕前花台无路可走,钱不准还。”这个宝象征月圆人满,是元宵节的代表。所以明代北方也叫“元宵”,后来上元傅增的支竹词有“桂花馅裹核桃,米似珍珠,井水冲”。看到马家掉粉好,想在风中卖元宵。“南唐元宵常叫汤圆,宋诗有“元宵斗看荷花船,宝马车香车接钹;夜里风雨尽,孤灯犹唤卖汤圆。"

[要闻]晋式元宵

元宵节的名称南北不同,制作方法略有不同。南方用糯米粉做馅,北方用糯米粉卷馅,山西尤其如此。

山西灯会以红洞灯会、榆次南门洞灯会、太原老鼠洞灯会而闻名。洪洞灯会在宋代享有很高的声誉。《平阳县志》记载“平阳邻县争买”。里面用的糯米之所以被选为贡品,是因为用火泉水浇灌。凭着这种高质量和高口碑,洪洞灯会世代畅销。民国初年,在红洞以北300里的榆次城南门有一座瓮城,老百姓称之为南门洞。山洞里有一家老店“长生”。老泉浇灌的晋祠河的大米被用作制作和出售元宵节的粉末。煮熟后,它膨胀了它的头,它的馅料没有融化,它的香味是美味的,它的名声传播得很远很广。当地民间谚语有“榆次三宝、元宵、灌肠、豆腐脑”。人们如此热爱它,以至于无论是节日还是婚宴,元宵节都成了“常客”。

[要闻]晋式元宵

老鼠洞的元宵节也以晋祠的米粉闻名。元宵的馅料好吃又咸,桂花和玫瑰是老鼠洞最重要的。粉要石碎,花要半开,是田园诗派出品。元宵成熟了,煮、蒸、炒,山西元宵最好煮。“开水下,勺子推回去。慢慢煮,倒入冷水。三卷两卷出锅。”如今,就连新山西人也成了烹饪元宵的专家。

山西元宵节真的是民间节日的美味,流传至今。明代吴宽有一句诗:“玉清练细磨霏霏,一万块少手完成。轻圈刷起来很容易,肚子里的磊块可以圈起来。不劳而获,刘裕唤方旋,使陈更胖。人在充满频繁咳嗽吐痰的时候,往往会摔成珠子。”形象地描述了当时吃元宵的情景。元宵节的时候,元宵节是用来祭神祭祖的。比如晋西北宝德府的民间就有“先拜扫墓,进贡元宵”的习俗(《康熙宝德府志》卷三)。

标题:[要闻]晋式元宵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山西时报网介绍

山西时报网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地方性门户网站,坚持“读者至上”,定位于普通百姓,按百姓的需要办报,不断提高“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力度和深度,在为国分忧和为民解难中找准结合点,架起党和政府与普通百姓沟通的桥梁,尽心竭力为网民提供山西新闻联播、山西招生、山西高考、山西中考、山西教育、山西人事、山西旅游、山西地图、山西十大景区、山西旅游景点、山西旅游攻略、山西大槐树、山西旅游地图、山西自驾游、人说山西好风光、山西11选5、山西特产、山西汾酒、山西美食、山西面食、山西刀削面、山西老陈醋、山西证券、山西焦煤、山西财政、山西煤炭、山西财经、山西民歌、山西博物院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