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强举措 稳就业 促增收
本篇文章2777字,读完约7分钟
“出发!从报名到现在才三天,我就找到了工作。”“上门出家,下了门进工地,又快又安全!政府对你考虑得太周到了!”3月20日,在从浑源到大同市蓝源绿化美化工程公司的大巴上,永安镇许村的景德奇和老乡们满面笑容,找工作带来的悲伤一扫而光。
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途径。疫情期间,我省深入调查,搭建平台,扩大就业,提供优质服务,送返工作岗位,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劳动者重返工作岗位。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克服疫情影响确保贫困人口产业就业增收的通知》,提出从以工代赈、公益性岗位、技能培训等方面支持农民工就业;省人民和社会福利厅、省扶贫办联合下发《关于应对疫情加强就业扶贫促进有组织劳务输出的通知》,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贫困劳动者稳定就业、增加收入。3月18日,省人社部、扶贫办、财政厅下发《关于加强决战就业扶贫工作的通知》,重点解决全省未脱贫2.16万人的就业问题。全省各地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多种措施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努力减少疫情对贫困劳动力就业和收入增长的影响。
精确帮助在线培训
“公司安排我们在网络平台上学习原材料的功能和各个岗位的操作技能。有了工作,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最近几天,已经成为山西宋家沟功能食品有限公司杀菌车间操作员的刘爱明总是面带微笑。
今年,我省开展了建立劳动力档案和卡片的工作,将贫困劳动力确定为第一目标,旨在准确掌握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就业状况和培训就业意愿,提供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有效帮助劳动者提高就业能力和择业能力。
为了进一步促进贫困劳动力的稳定就业和扶贫,省人力资源和社会部门加强了贫困劳动力数据的动态管理,对劳动力信息进行了分类和总结,并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比较了企业的创业和返岗信息以及岗位需求,为人员和家庭的分类提供了准确的帮助。
据了解,我省依托“中国职业培训在线”、“就业创业职业培训在线平台”、“学习强国”、“民生山西移动app”等平台开展在线培训,共培训68725人。
朔州市加强部门合作,对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技能的贫困劳动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让打算外出打工的贫困劳动者掌握技能。
息县组织了8个信息核实小组,分别深入8个乡镇和村庄,逐村逐户进行核实,以准确掌握每个意愿劳动力培训的具体工种和时间要求、意愿劳动力的地点和工资要求,争取在3月底前完成安排,准确建立全县有培训和就业需求人员的信息台账。
“春节过后,我们通过微信官方账号和‘西县公共就业’微信,动员全县愿意培训的人进行网上免费培训。贫困户可以先在网上选择适合自己意愿的工作类型进行理论学习,待疫情解除后再进行分工,集中力量进行实践培训。”县人民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挖掘潜力,寻找新机会,扩大就业
“因为工厂开工晚,我失去了固定收入。每天在网上看招聘信息,很着急。县劳动专员李为我联系了服装扶贫厂。离家近,适合我,特别好。”兰县的梁一边工作一边笑着说。
梁只是蓝县众多通过帮扶措施实现就业的劳动者之一。为了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工作赚钱,蓟县采取了“六个一”措施,将青岛等地的优秀企业连接起来,还成立了20名劳动就业专家深入企业进行就业需求调查和就业信息收集。对接柱;对从岚县招用员工、吸纳异地搬迁贫困户就业的中小企业,将分别按照每人1500元和2000元的标准给予就业补贴。截至3月16日,已有860人长期回县工作,全县已复工复产企业20家,吸纳2493人。
为了畅通就业渠道,我省全力打造“就业服务不停,网上招聘不停”的全天候服务模式。与此同时,一些不熟悉网络活动的贫困劳动者将由专门人员提供精确的服务。截至3月23日,该省的“春风在线活动”组织了3.2万名雇主,提供了78.8万个就业岗位,11.7万人达到了就业意向。
各地都采取了稳定就业和增加收入的行动。
大同推出了“送大篷车”政策,送工作送服务,保证贫困劳动者不出村就能在家里找到工作。截至3月12日,已有4.26万贫困人口重返城市就业。
晋中市开展临时就业(时间不少于三个月,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通过“帮助企业就业、市政工程就业、涉农工程就业、公益性岗位就业、农村工业就业、劳务就业、照顾性岗位就业”等措施,优先吸纳不稳定户脱贫、边缘易贫困户等。,并促进失业的贫困劳动者受疫情影响。疫情期间,提供“爱心”扶贫岗位的企业,由各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奖励和补充。
朔州市协调已复工或待复工的工矿企业,对接餐饮企业,以季节性农民工为重点,积极挖潜求新,开发扩大就业岗位5673个。
充分挖掘就业潜力。我省已将农业企业和农业经营实体纳入扶贫讲习班支持范围;重大政府项目、临时性公益性岗位、农业生产链等。,新的工作不断出现。同时要求公益性岗位月补贴标准不低于我省扶贫标准折算的月收入水平,不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50%,购买不低于30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所需资金可从当地就业补贴资金中支付。
无缝对接,优质服务
“疫情的影响不能出去工作。没想到政府给我们发了免费体检的健康证,还提供了免费上门接送的车。心里觉得很温暖。我出去打工,一定要把全家人都赶出贫困!”3月10日,来自临县歧口镇马家庄村的42岁的丽贝卡,上了一辆去陕西省神木市就业的公交车,高兴地说。
今年,我省建立了由人力资源和社会部门牵头,交通、公安、卫生、铁路等部门参与的农民工返乡“点对点”工作机制,帮助农民工实现从家庭到企业的“点对点”运输,尽快重返工作岗位。对于外出打工的贫困劳动者,还可以根据农民工所在地、交通费用等因素给予不超过800元的一次性交通补贴,具体由县(市、区)社会保障部门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实施。截至3月23日,全省共组织专车(汽车、飞机)1667辆,帮助36657名农民工返乡就业。
为了将农民工安全运送到目的地,五寨县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后恢复工作和生产的要求,定员定车,实行“点到点”、“一站式”无缝对接和专项运输。出发前,工作人员对公交车进行了仔细消毒,测量了所有工作人员的体温,发放了防护口罩、工作服和食品,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健康。
运城市重点企业和重点工程,一次招用30人以上的,由企业所在地县(市、区)人社部门、交通、卫生、公安等部门制定运输方案,采用“点对点”包车、联运等方式将劳动者运送到重点企业或工程,费用由同级人民政府承担。截至3月12日,全市88554名在业贫困人口已就业64923人,已乘坐4架专机、526辆公交车运送1.2万人(含2300名贫困劳动力)到长三角、珠三角。
在垣曲县猫王镇刘庄村,驻地队和负责人积极动员恢复工作。目前,该村285名贫困劳动者中,有184名农民工,其余的都在自家门口就业。“这个棚每天有200斤-300斤的采摘量,一天有800元-1000元的收入。”村民郭文远(音译)正在番茄温室里忙碌着。(张力元)
标题:[要闻]强举措 稳就业 促增收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