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完善疫情监测预警系统 提升疫情监测预警能力
本篇文章1818字,读完约5分钟
为深入贯彻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切实落实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外防投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严格防范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可能出现的疫情风险和新的燃点,7月初, 新冠肺炎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发布《陕西省疫情监测多点触发预警机制》(以下简称“预警机制”)。 目标是进一步完善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体系,有效实施早期发现和早期处置,提高疫情早期监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全面提高疫情监测预警能力 建立多点触发机制 预警机制要求各市相关单位完善传染病疫情监测机制,开放传染病监测系统与电子病历信息系统的对接,实现直接捕捉病例信息、实时网上直报功能。 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可以通过电子病历信息系统直接报告确诊的传染病病例,提高传染病病例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h/】各城市相关单位应建立多点触发机制,在港口、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学校、社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设立并完善监控岗。,从而提高早期监测的及时性和敏感性 在港口、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交通运输站,配备卫生管理员,设置观察室,对车站工作人员的健康进行监测,并设置专门区域或专用仪器设备,对乘客的体温进行监测,掌握工作人员和乘客的传染病早期症状信息 【/h/】学校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对学生和教职工进行早、中、晚健康监测,掌握传染病早期症状信息 【/h/】在社区,社区网格化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居民主动申报,必要时进行健康监测,掌握社区居民传染病早期症状的信息 【/h/】供水单位配备卫生管理员,对产水消毒和微生物检验进行监督管理,并对单位人员进行早、中、晚健康监测 【/h/】企业、邮政快递业、建筑业、机关事业单位应配备卫生管理员,对本单位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对来访者进行体温监测和个人信息登记,掌握工作人员和来访者的传染病早期症状信息 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宾馆、饭店、商店、理发店等生活服务场所应配备卫生管理员。,对该场所工作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进行早晚健康监测,掌握传染病早期症状信息 【/h/】在畜禽等动物养殖和屠宰场,配备卫生管理员对场所内的动物疾病监测和消毒进行监督管理,并对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 【/h/】在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健身场馆等室内场所,以及影剧院、娱乐场、歌舞厅(ktv)、游泳场所、公共浴室等封闭式娱乐休闲场所,配备卫生管理员对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和个人信息登记,掌握工作人员和外国人的传染病早期症状信息 完善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 预警机制要求各市相关单位完善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 因此,有必要建立传染病病原体监测机制 重点监测传染病的病原监测、疑似病例人员和环境物品的标本检测、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确诊病例的活动场所和可能暴露病原体的场所 有必要建立一个病媒生物和宿主动物监测网络 必须建立专门的药品零售监测和报告制度 药品零售点动态监控抗生素、退烧药、镇痛药等特殊药品的销售 同时,加强舆情监测报告,加强对大型集会和会议的监测和管理 活动组织者安排专人在活动期间进行健康监测 密切关注周边地区和国际上的传染病信息 各级疾病控制机构通过国内外卫生专业机构的官方网站了解与传染病相关的疫情信息,及时开展疫情研究和风险评估,为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全面提高重大疫情监测预警能力 预警机制要求各市相关单位加强传染病早期症状识别能力 对各地各单位卫生管理人员和各级医疗卫生人员进行传染病和重大疾病的培训,增强对发热、皮疹、腹泻、黄疸、结膜充血等传染病常见早期症状的识别和鉴别能力 加强医疗机构传染病监测和报告职责十分必要 各级医疗机构按要求设立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规范诊疗报告流程,严格控制首关,防止传染病在医疗机构传播 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 利用5g技术,通过智能终端和智能管控,建立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疫情监测预警网络,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预警 加强信息交流和互联互通,完善防疫相关部门信息共享和快速反应机制,提高重大疫情研究、风险评估和多部门协同作战的效率,全面提高重大疫情监测预警能力 【/h/】预警机制明确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或本部门监测预警的第一责任人,强调提供卫生管理员、完善设施设备、保障工作经费等要求,确保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加强多部门合作,建立健全疫情监测预警工作联动机制,确保疫情监测预警能力的有效提高 创造一个人人参与、建设和分享的舆论环境 (杨勤) 部门
标题:[要闻]完善疫情监测预警系统 提升疫情监测预警能力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