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首届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于7月21日拉开帷幕
本篇文章1737字,读完约4分钟
7月18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省文化厅厅长、省旅游委副主任荣、山西工美集团董事长李荣刚介绍了首届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以下简称首届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并回答了提问。
据报道,首届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于7月至9月分三个阶段在太原、忻州、晋城和临汾举行。本次博览会由山西省文化厅、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和山西工美集团联合主办。举办首届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也是列入2018年省政府工作报告的文化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
博览会以“保护、传承、转化、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为主题,致力于通过展览搭建省内重点旅游景区与非遗产项目保护单位深度交流合作的互动平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意转化和创新发展,推进旅游景区文化内涵建设,为推动山西文化优质发展、建设富有特色和魅力的强省做出贡献
博览会分为开幕式、“长城博览会”非遗展系列活动(忻州市)、“三金珍宝”非遗精品及非遗文化创作作品展(太原市)、“大美太行”戏曲艺术收藏展(晋城市)、“黄河之魂”传统音乐展(临汾市)、闭幕式等6大14项专项活动,共200多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首届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针对“文化旅游一体化”,设立创新展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山西的“名片”,对于凸显三晋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文化大省的风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方水土养一方”的最好见证。山西独特的自然景观禀赋和文化历史积淀铸就了黄河、长城、太行,也孕育了渊源清晰、色彩丰富、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二者的有机融合将更有利于展示山西多元立体的文化旅游形象。今年的非遗博览会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培育文化旅游成为战略支柱产业”的目标,致力于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加快非遗景区步伐:在展区设置上,突破传统展示模式。创新性地,展会直接在三大旅游板块的代表性景区举办,并在雁门关、司徒镇、壶口瀑布三个重点活动点进行评选;时间选择上,主要安排在暑假高峰期出行,更方便带着父母孩子出行的人和全家人观看和参与。同时,也将增强展会的贸易合作功能,激活展会市场化运作的新引擎,将适合现场销售和现场演出的非遗留项目与景区匹配,促进项目在景区扎根,与景区联姻,促进双方长期交流合作。
二是丰富展览内容,体现一个大省的魅力。今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共评选出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民间艺术、传统体育、传统艺术、传统技艺、中医药等7大类20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国家和省级项目为主,展示项目文化含量高,展示项目实用性好,展示项目观赏性强,技能项目参与度高。比如在“长城博览”板块的漳州市雁门关景区,会举办传统武术表演,会组织形意拳、信义拳、洪洞通北拳、文水长拳等表演,既强身健体,又各具特色;传统手工艺作品及中药加工技艺展览,包括漆器、瓷器、铁器、石雕、砖雕、木雕、龟龄集、定坤丹、安宫牛黄丸等项目;在晋城市司徒镇,在“大美与太行”板块,将举办“山西味”互动展,集体推出金酒、金醋、金面、特色小吃等项目,让游客充分体验“舌尖上的山西”,留下独特的“山西记忆”。
第三,优化展示结构,打造特色。今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力求与表演、展览和销售展览兼容,既有静态条件,也有动态条件。在壶口瀑布景区,组织演出《黄河之魂》、《史圣鼓励》、《黄河爱韵》、《唱黄河》民歌;在晋城,《梨园菜鸟》,山西青年戏曲演员秀,《唱响新时代》等。,以丰富的表演为山川增添色彩,给游客带来巨大的价值。在晋城司徒镇太行风情传统艺术展中,设计了面塑、泥塑、剪纸、刺绣、砖雕、木雕等特殊项目,方便游客参与体验。
第四,与现代生活握手,体现无形时代的价值。例如,在世博会太原展区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生命”展览,将依托省内文化创意企业、文化文化单位和设计机构,展示一批具有实用性和市场前景的文化创意产品,也将全面展示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人民生活、消费、娱乐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成果。非遗产博览会的各种文化礼品(文化创意产品)、美食礼品(非遗产技能和美食)、生活礼品(非遗产生活产品)将再次传达这样的信息:非遗产绝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我们可以听到、看到、拿走、使用、欣赏和享受的日常用品。(郭辉董磊)
标题:[要闻]首届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于7月21日拉开帷幕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