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山西非遗项目年产值近200亿元
本篇文章874字,读完约2分钟
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居全国首位 7月18日,省文化厅发来消息。目前,我省已进入116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确定168个项目保护单位,居全国第三位;输入537个省级非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和942个保护单位;市级项目1534个,县级项目4010个 我省共有四级非遗传传承人6322人,其中国家代表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50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815人,市级传承人1855人,县级传承人3502人 非遗四级代表性项目名单和传承人制度基本形成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中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 有形物质文化遗产易于理解和界定,主要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等 在目前的实践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10类,如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民间艺术、传统体育娱乐和杂技表演、传统艺术、传统技能、传统医药和民俗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无形资源。以上10大类中有大量的无形项目,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弥足珍贵。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省文化厅厅长刘润民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整体文化现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根本的是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保护传承环境 【/h/】近年来,我省一直秉承“见人见物见命”的保护理念,支持非遗实践回归社区、回归生活,让非遗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得以体现和传承 一批珍贵、濒危、珍贵非遗产项目得到有效抢救和保护,名录体系和传承机制不断完善,生产性保护和整体保护不断推进,非遗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全社会共同参与。非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 【/h/】据不完全统计,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周边有生产企业、经营户、作坊3000多家,从业人员400多万人,年产值近200亿元,涉及近百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全省有3个国家级非遗生产保护示范基地和14个省级示范基地,产品基本实现了全国市场覆盖 (贾芸) 部门
标题:[要闻]山西非遗项目年产值近200亿元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