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2019山西卫生健康工作大盘落定
本篇文章1688字,读完约4分钟
今年,我省卫生工作将重点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以县级综合医疗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城市医学会建设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三医联动”等。,全力推动医疗改革取得新突破。1月15日,省卫生工作会议对今年卫生工作进行了部署。
农村居民90%的疾病在县城解决
今年,我省坚定不移地推进县级综合医疗改革,以提高质量和效率。抓紧落实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各项政策,在细化和巩固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扩大、提高质量、提高效率,保持县乡一体化改革引领全国。
根据新一轮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要求,我们将重点提升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传染病等的诊疗能力。,力争解决全县农村居民90%的疾病。到2020年,再有20家左右的县级医院达到“三级医院”的水平。着力探索建立“公益性一级保障与公益性二级激励相结合”的新运行机制,通过搞活分配机制、扩大服务范围、发展特色专业、专家县乡分流等方式提升基层能力。
同时,多渠道提高乡村医生的收入和待遇,妥善解决养老问题。大医院、县医院远程医疗要深入县乡,加快县级医疗集团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建立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
以建立权责明确、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体系为目标和主要方向,按照“活化、规范、增效”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公立医院可持续运行的新机制。
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按照“两证”要求,逐步提高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例,推动建立符合行业特点、体现医务人员技术服务价值的薪酬体系,使政府部门能够接受,社会能够理解,行业能够认可。
推进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总会计师等制度。实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根据国家卫健委实施意见的要求,制定我省考核方案细则,全面开展三级医院绩效考核。通过考核,公立医院被迫加强医院管理,实现“三改三改”,即在发展模式上,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效益,提高医疗质量;在管理模式上,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和信息化管理转变,提高运营效率;在投资方向上,从投资医院建设到扩大布局,改善医护人员待遇。
加强“三医联动”解决看病贵
按照“完善、联动、共治”的原则,以遏制虚假高药价、改革医疗保险支付方式、规范医疗行为为监管切入点,增强“三医联动”的系统协同性。
完善药品供应保障政策,改革县市区公立医院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在县级,医疗保险包支付模式主要是按照筹资总预算在医疗组实施。城市公立医院全面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和疾病付费改革,疾病付费病种数和出院病人覆盖率进一步扩大。
加强医疗费用管理和控制,创新医疗保险监管方式方法,推进医疗保险管理系统、医疗机构管理系统和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卫生和医疗保险部门利用信息技术对医院和医生医疗行为的实时监管,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改革综合监管体制,推进卫生信用体系建设,强化监管对象主体责任,重点打击涉及医疗的六类违法犯罪行为,推进联合激励、联合处罚。
继续推进分级诊疗体系的分级和升级
从调整和完善医疗服务体系、资源布局和功能入手,可以有效盘活存量,引导优质资源下沉,引导患者有序就医。
实施全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建设区域性医疗中心,形成帮扶带动、共同发展的模式,努力解决全省最困难、最关键的疾病。
以县域综合医疗改革为起点,城乡要分开。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职责和职能定位,加强三级医院疑难重症救治能力,发挥县级医院的主导作用,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见病、多发病的把关作用,建立分工协作机制。
以疾病为出发点,自上而下分开。双向转诊畅通,尤其是下行转诊渠道,引导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患者转诊到下级医疗机构。有必要明确标准和程序,以确保大型医院可以转移,社区可以连接,家庭可以进入。
以日服为起点,分快分慢。三级医院应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积极调整门诊疾病结构,逐步扩大日间手术疾病范围,降低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比例,增加择期手术比例,缩短平均住院天数和手术等待时间。地级市和有条件的县级医院可以推广专科管理模式,提高治疗质量和效率。(奇娟丝)
标题:[要闻]2019山西卫生健康工作大盘落定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