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西时报网”,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山西地区每天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山西的最好窗口。

主页 > 山西美食 > [要闻]山西多举措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

[要闻]山西多举措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

来源:山西时报网作者:欧阳珍更新时间:2020-11-06 12:28:02 阅读:

本篇文章3243字,读完约8分钟

2020年是彻底摆脱贫困的决战胜利,实现全面终结的一年。今年,我省不仅要全面完成剩余的扶贫任务,还要巩固扶贫成果,防止贫困回归贫困,确保扶贫成果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4月20日,山西省扶贫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党组成员、副主任、、龚,省扶贫办副主任张,省扶贫办2020年工作领导小组签发二级督察员。山西省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的若干政策措施、《建立防止返贫监测支持机制实施办法》、《关于完善产业带扶贫机制的指导意见》、《规范与完善》

全省已建成1502个集中安置点,11万人已全部迁入新居

我省是战胜贫困的重要战场。中国有吕梁山、燕山-太行山等14个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为了解决“一方不能养另一方”的问题,我省通过扶贫搬迁等措施,对深度贫困展开了总攻。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集中安置点1502个,安置贫困人口36.2万人,11万人全部迁入新居。

为了加大异地扶贫搬迁地区和搬迁人员的后续援助力度,确保到2020年底如期取得反贫困的胜利,《山西省2020年异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指出,我省要完善安置地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强移民安置区的产业培育和就业援助,加大生态扶贫增加移民收入,加强移民安置区的社区管理,充分保护移民的合法权益,加大后续扶持投入等。,以确保他们如期获胜。

其中,我省将大力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储蓄指标,支持扶贫搬迁等相关政策。2020年后,允许在省内连片特困地区、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和省级重点扶贫开发县转移与增减挂钩的储蓄指标。贫困县实行增减挂钩规模指标不受限制,及时审批。

城市移民安置区以就业安置为主,推进移民安置区配套工业园区和项目建设,推进扶贫作坊生产,发展移民安置区公共管理服务岗位和公益岗位,预留移民安置区支持创业。完善安置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在大型安置区特殊场所设立公共就业服务站或窗口,提供一站式就业管理服务。对3000人以上的大型安置区进行专项救助,建立岗位信息推送机制,举办专项招聘会。对有就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拆迁户,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实施“人人持证上岗,技能社”项目,确保有就业意愿的拆迁户至少接受一次职业技能培训。

[要闻]山西多举措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

农村移民安置区优先发展工业,支持和全面提高移民安置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鼓励安置区农产品加工企业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在认定省市示范联合体时给予优惠,通过贷款利息补贴、高学历人才补贴、项目投资奖励等扶持政策,解决融资难、人才引进难等问题,促进贫困主体与拆迁户建立稳定紧密的利益联动机制。将有条件的移民安置区纳入工业园区体系,优先支持贫困县申报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工业园区,鼓励市县将移民安置区纳入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工业园区规划范围。支持移民安置区配套产业开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降低认证注册费。

[要闻]山西多举措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

重点监测12.4万户贫困家庭和边缘贫困家庭

目前,我省绝大多数农村贫困人口在现行标准下已经脱贫,但部分脱贫人口存在返贫风险,部分边缘人群存在造成贫困的风险。为防止返贫,《关于建立预防返贫监测支持机制的实施办法》明确,我省将建立返贫预警动态监测机制,建立分类支持机制,明确政策。

在返贫预警动态监测机制中,以家庭为单位,以2019年以来出院的12.4万户不稳定贫困户和边缘贫困户为重点,主要监测已脱贫的不稳定户和收入略高于已建档贫困户的边缘贫困户。监测范围包括人均可支配收入5000元左右的家庭,以及因病、残、灾导致刚性支出明显超过上一年度收入且收入大幅减少的家庭。尤其是非贫困县和非贫困村,要重点调查,确保不留盲点。同时,继续实施动态管理常态化,将不稳定贫困户和边缘贫困户纳入常态化管理,实施跟踪监测。新确定的监测对象履行农民申报、走访调查、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县扶贫部门认定等程序。,按季度动态管理,建立工作台帐,并录入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

[要闻]山西多举措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

在精准的政策分类救助机制中,对于有劳动能力的人,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采取劳务合作、扶贫工业园、扶贫作坊、龙头扶贫企业等方式帮助转移就业;采取以工代赈、奖励补偿、劳动补贴等措施,促进参与农村公路、水利、基本农田等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护、环卫保洁、巡逻执勤等公益性岗位。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人员,进一步加强低保、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扶贫帮扶、临时救助、残疾人救助等综合保障措施。,以保证保险得到保障,补助和救助资金按时足额发放。

[要闻]山西多举措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

此外,我省将克服“等待必要”的思想,通过扶贫济困和支农志愿者的“五有”措施,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对于自立安定,要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进一步推进农村改俗工作,采取积极引导、司法介入等措施。,防止农村地区被禁止的儿童因未履行赡养义务和非生产生活必需的高额支出而重新陷入贫困。

贫困县优先发展农产品产业集群项目

自脱贫以来,我省通过建设“一村一品一科”和完善“五有”机制,促进了一大批贫困人口脱贫。但是,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扶贫责任落实不到位、与贫困户利益联系不充分、村到户收入分配不准确、扶贫效益不平衡等。

为充分发挥产业在带动贫困人口稳步脱贫增收中的支撑作用,有效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产业带脱贫能力,巩固和扩大扶贫成果,继续推进综合扶贫与农村振兴的有效对接,《关于完善产业带脱贫机制的指导意见》旨在推进全省未来一段时期的产业扶贫。

文件共分八个部分,从明确产业带扶贫的要求、规范扶贫主体责任、拓展扶贫带模式、完善收入分配机制、稳定产业扶贫政策、加强产业服务引导、加强扶贫项目监管、做好典型示范推广等方面提出了完善产业带扶贫机制的具体要求。

在产业带贫要求上,提出全面提高产业扶贫质量,以“带贫惠贫”为重点,落实精准要求,坚持共同发展,让贫困人口参与,完善带贫惠贫长效机制,确保“稳”、“准”、“长”。规范扶贫主体责任,提出要规范扶贫主体,必须量化扶贫标准,细化扶贫协议,落实扶贫措施。特别是对于扶贫龙头企业、扶贫农民合作社、贫困村领导,要把带动贫困户增产增收、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作为认定的首要条件。同时,建议对于因管理不善而遭受长期损失,未能履行脱贫责任的,要及时清理。

[要闻]山西多举措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

在扩大扶贫的方式上,建议扶贫主体与贫困户形成利益共同体。支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加入合作社。贫困县应优先发展10个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项目。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向贫困地区布局,加强原材料和劳务采购。此外,在收入分配机制中,提出收入资金要明确支持受益者、与贫困者的合作期限、保障收入的比例、收入分配的形式和实现分红的期限,以保证收入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创新保险扶贫模式细化救助标准

为充分发挥保险在扶贫和风险缓释方面的独特优势,《关于规范和完善扶贫和预防保险机制的指导意见》将探索“商业+政策”互补的1+n综合保险。

此次重点是坚持现行“两保三保”标准,以贫困户、易贫困边缘户为基本保障对象,充分考虑因病返贫、上学返贫、受灾返贫等因素,重点关注未脱贫户、不稳定脱贫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1.5倍左右(5000元以下)的边缘户。

在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借鉴保险扶贫的有效好模式、好经验、好做法,鼓励市县采取政府设立救助基金、购买保险机构专项服务或开发以扶贫为目的的商业保险产品,探索“商业+政策”互补的1+n综合保险,创新、规范、完善适合本地情况的保险扶贫模式。

其中,建议建立政府与保险机构的合作机制,包括团体参与、市场化管理、社会化管理和阳光经营。地方政府与保险机构共同协商确定保险扶贫计划,签订保险合同,明确保障对象,细化救助标准和救助方式;规范和完善调查和损失认定、索赔支付、赔偿处理等具体事项的服务流程;明确保险赔付标准、预警起付标准和保险赔付标准,实行分段分级赔付。完善个人入户申请、乡镇审核、入户调查、补偿援助、公告等程序。,简单快捷,并支付所有赔偿。因赌博、吸毒、过度医疗、隐瞒财产、虚报费用等原因返贫的。不包括在保护范围内。(李静)

标题:[要闻]山西多举措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山西时报网介绍

山西时报网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地方性门户网站,坚持“读者至上”,定位于普通百姓,按百姓的需要办报,不断提高“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力度和深度,在为国分忧和为民解难中找准结合点,架起党和政府与普通百姓沟通的桥梁,尽心竭力为网民提供山西新闻联播、山西招生、山西高考、山西中考、山西教育、山西人事、山西旅游、山西地图、山西十大景区、山西旅游景点、山西旅游攻略、山西大槐树、山西旅游地图、山西自驾游、人说山西好风光、山西11选5、山西特产、山西汾酒、山西美食、山西面食、山西刀削面、山西老陈醋、山西证券、山西焦煤、山西财政、山西煤炭、山西财经、山西民歌、山西博物院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