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新华社:汾河又现好风光
本篇文章1040字,读完约3分钟
↑拼版照片:上图为2017年10月5日拍摄的太原市漯河市城区段治理美化工程三期施工现场(数据照片);下图为2020年4月29日无人机拍摄的太原市渭河两岸景色(新华社曹杨摄) "渭河在流,三月见杏花."一首脍炙人口的山西民歌,说不出汾河两岸的美景。 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太原市有九条主要支流。由于长期过度开采地下水和大规模开发煤炭资源,汾河流域地下水位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急剧下降,几乎停止流动。汾河两岸杂草丛生,垃圾遍地。 近年来,山西省牢固践行“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全省的努力,推动汾河流域生态修复。鱼和鸟都去过的汾河,又重现了它蓝色的河景。 为了改善汾河水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太原市开展了“九江”综合治理工程;过去,经过多年努力,有关部门建成了长达33公里的景观带,使之成为城市的天然氧吧;形状独特的汾河大桥也成为市民“打卡”的新地标。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汾河湿地栖息的鸟类越来越多,目前已达20余种。经过多年不懈的治疗,它已经成为鸟类再次栖息的天堂。 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风景优美...正在初步恢复的汾河向人们讲述了一个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故事。 ↓拼版图片:上图为2003年3月28日,太原市汾河以东中心区负责防洪排涝的南沙河道清淤(数据照片);下图为2020年5月2日太原市渭河两岸的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杨摄) ↑这是2019年5月30日拍摄的汾河二库风景。汾河二库位于汾河干流上,太原市西北30公里处。主要是防洪和生态补水的水库(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傅摄) ↑这是2019年6月10日拍摄的太原市金阳大桥(无人机照片)。 "渭河在流,三月见杏花."一首脍炙人口的山西民歌,说不出汾河两岸的美景。新华社杨照片 ↑这是2020年4月30日拍摄的太原汾河风光。新华社曹杨照片 ↑这是2019年7月26日拍摄的太原市汾河两岸的风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曹杨照片 ⊙太原市汾河公园南中环大桥段夜景(摄于2016年5月16日)。新华社曹杨照片 ↑这是2020年4月30日拍摄的太原汾河两岸的风景。新华社曹杨照片 ⊙拼版照片:上图为汾河太原段河床,摄于2011年4月20日,水资源紧缺(数据照片);下图为2020年4月30日无人机拍摄的太原市汾河两岸景色(新华社曹杨摄)。 ⊙这是太原汾河公园的水鸟嬉戏(2020年3月25日拍摄)。新华社杨照片 ↑这是太原市汾河城区段治理美化三期工程2018年7月4日拍摄的施工现场(数据照片)。 部分
标题:[要闻]新华社:汾河又现好风光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