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有机衔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本篇文章1245字,读完约3分钟
“今年是战胜贫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战的最后一年。我们必须尽一切可能巩固扶贫成果。接下来,我们必须做好振兴农村的工作,让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视察时,对推进扶贫开发与农村振兴的有机结合作出了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人民领导的强烈责任感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为我们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谱写农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注入了精神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决把反贫困斗争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把工业发展贯穿于扶贫、全面小康和农村振兴的全过程,加快完成“三农”问题。领域短板,我省58个贫困县全部脱帽,贫困发生率降到0.1%以下。扶贫工作取得了决定性成就 站在实现“两百年”目标的历史十字路口,我们必须牢记总书记的热情,进一步巩固扶贫成果,努力实现农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 工业的繁荣是解决所有农村问题的先决条件 推进“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的衔接,必须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从生产到市场、从粗放型到集约型、从家庭到一体化、从数量到质量、从“依山吃山”到“两山论”,发展十大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打造有机旱作农业和“山西药茶” 人才振兴是农村振兴的基础 推进“人才扶贫”和“人才振兴”的衔接,重点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的“谁种谁养”问题,进一步推进“人人认证、人人技能型社会”建设,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农村人才政策,引导传统身份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鼓励广大党员干部到农村实践创业,加强对农村振兴的人才支持。 农村文明是农村振兴的当务之急 推进“文化扶贫”与“文化振兴”对接,必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农村文明家庭、星级文明家庭等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延伸,思想政治工作向农村覆盖。在新的时代,文明实践将扩展到农村地区,将采取行动改变习俗,促进新的时代风格,创造一个和谐有序、安居乐业、创新创业的充满活力的村庄 生态宜居是农村振兴的内在要求 推进“生态扶贫”与“生态振兴”对接,要巩固和发展生态这一村最大的发展优势,大力弘扬右玉精神,协调景观林、湖、草体系管理,加快实施农村绿色发展模式,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农村厕所改善“四大工程”, 做好农村污染防治工作,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建设宜居、宜业、宜旅游的美丽社会主义新农村。 有效治理是农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推进“党建扶贫”与“组织振兴”的对接,要坚持党的建设领导,突出政治建设,以党组织功能是否增强、党员干部素质是否提高、党建各项安排是否落实、党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是否明显、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为标准,全面检验农村基层党建的成效;要完善“三治一体”的农村治理体系,全面推进“三零”村创建,进一步增强村民自治组织能力,推进法治村建设,发挥农村德治作用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深入贯彻金平总书记检查山西重要讲话的重要指示,把扶贫和农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搞好农村综合振兴,村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部门
标题:[要闻]有机衔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