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他山之石】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山西
本篇文章1290字,读完约3分钟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具包容性的民生福利,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实习,深入开展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全面推进黄河(渭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太原及周边地区实施“1+30”大气污染治理。联合防治,特别是按照省委“四供四高两同步”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大声疾呼“切刀斩结构”,全面解决结构性污染问题。这个,
可以说,这几年来,山西省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最大的改善,工作得到了最大的推进,得到了人民的高度认可。生态环境部充分肯定了陕西省环境空气体质量的改善和违法排污“百日零清理”专项行动。
但是,必须认识到,山西省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效果并不稳定,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仍然存在不足和薄弱环节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一是山西省产业结构和布局污染问题依然突出,电力、有色金属、钢铁等支柱产业高排放特征明显。第二,山西地处黄土高原,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山西西部沿黄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之一。煤炭、煤层气和页岩气等能源和资源的开发可能会给脆弱的自然生态带来更大的压力。第三,环境质量更难进一步改善,特别是汾河流域,空天然气质量超标,该省严重缺水。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尾年,也是打赢这场抗击污染的硬仗的关键一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山西,对山西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为进一步推进山西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基本依据。下一步要牢牢把握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力量,保持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向和力度不变。
一是坚决打击结构,推动污染防治从“治标”向“治本”转变。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正向牵引和反向逆转作用,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空.布局等“治本”措施加快实施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在线和生态环境准入名单“三线一表”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污染。
第二,实施高标准的污染防治将大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以魏奋平原和太原及其周边“1+30”重点地区的4个城市为主战场,实施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和综合治理。以汾河流域为重点,坚持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同步治理,同时推进污染减排和生态承载力提高。稳步推进不同类别、不同用途、不同阶段的土壤污染治理,坚决捍卫净土。
三是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为山西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在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企业主体责任,加快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充分动员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环境治理。二是加强生态环境和经济政策支持,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政策的全面实施。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和扶贫长效机制。加强绿色税收、绿色信贷和绿色金融研究。
第四,建立新的生态环境保护智库,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决策服务。围绕山西发展战略中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构建了山西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智库”和“人才库”。山西省环境规划院是中国第一所省级环境规划院。该平台自成立以来,吸引了众多优秀人才扎根山西,打造了机制创新的团队,充分发挥了山西省发展和环境决策的支撑作用。要进一步结合当前科研机构改革的机遇,不断优化科研院所管理机制,增强科技在美丽山西建设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杨文)
标题:[要闻]【他山之石】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山西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