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山西开发区成转型发展新引擎
本篇文章2706字,读完约7分钟
2018年,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空“双创”房6间;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所等四家R&D机构建成投产;山西华师低碳技术研究院等10家R&D机构开工建设;短期内,合作研发形成了煤矸石综合利用、转炉钢渣显热回收、秸秆生物炼制等国际领先的可转化技术成果...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已初步形成电子信息及其装备、装备制造和汽车。生物医药、食品、新材料、加工等40亿级产业集群 这只是省内开发区建设的一个缩影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省内空开发区的规划布局已经初具规模,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逐渐显现。以“三个转变、三项制度”改革为重点的体制机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形成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带动全省其他开发区和开发区引领转型综合改革的局面 到目前为止,全省共有64个省级及以上开发区 2018年,开发区创造了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4%,固定资产投资的15.9%,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41.6%,进出口总额的65%,实际利用外资的57.6% 空逐步优化布局 199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是我省第一个开发区。到2015年底,全省只有25个开发区,规划面积仅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54‰。 近两年来,我省加快了开发区的布局。2017年批准了15个新开发区,2018年批准了24个新开发区 目前,经国务院或省政府批准的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共有64个 其中,工业开发区58个,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3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3个;有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全省58个工业开发区规划面积达到2742平方公里,是2015年底的11.3倍。到2020年,起步区建设用地规模将达到1066平方公里 【/h/】省商务厅厅长韩春林介绍了省委、省政府对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提出的“五力破解”、“五个进一步”决策部署和“5+2”重点任务。引导和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继续推进开发区“二次创业”, 2018年,我省稳步推进开发区一体化,建立了开发区。省级及以上开发区从2018年初的40个增加到64个。工业区、生态文化旅游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开发区齐头并进,形成了山西转型和综合改革的示范。区一级领导,市管开发区多点支持,县管开发区联动良好 同时,按照“差异化、专业化”的要求,确定了开发区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食品农产品加工、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一批产业集群 【/h/】据统计,2018年,纳入统计的全省40个工业开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47亿元,同比增长13.9%,比全省增速高7.2个百分点 全省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6亿元,同比增长38.5%;税收收入443亿元,同比增长22% 截至2018年底,全省开发区累计入驻企业43031家,其中工业企业902家,高新技术企业805家,有进出口业绩的外贸企业510家,外商投资和港澳台投资企业226家,分别占全省的23.3%、49.4%、34%和36.2% 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 2018年以来,省内各开发区积极推进领导班子任期制、全员聘任制、绩效工资制“三制”改革的实施,制定并出台了开发区发展水平考核办法。管委会领导班子的收入绩效管理、开发区高级管理人员的市场化选拔等。,对开发区实行了动态管理,有进有退。 同时,推动开发区建立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管理运行机制。一些开发区引入市场主体,探索在规划、投资、开发、建设和项目管理、园区环境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实施行政事务管理和园区建设运营。 目前,共有35个开发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投融资和运营服务领域引进了74个市场主体 【/h/】我省还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设立开发区,探索民营经济主导、开发区公司化经营的新模式。2018年新批准的禹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由民营企业绿宝集团公司化。运营管理、 【/h/】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依托主导产业建设国际合作工业园,实现我省国际合作园区零突破 “依托自身的产业基础和特色资源禀赋,以建设底特律电动车园区和航空空工业园区为契机,构建‘一区两园多国多模式’的发展格局,建立两个国际合作研发平台,形成开放度高、产业结构高、研发创新功能强的国际合作工业园区 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任春生介绍,要鼓励园区优势企业大力引进外资项目,通过设立“海外人才工作站”、“海归创业园”等方式引进海归和外国专家。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 今年大同云冈开发区也在积极筹备成立。同煤集团将带领开发区实行企业化管理,进而在国企主导的开发区实现零突破 【/h/】此外,省商务厅还先后举办了开发区建设管理能力提升、开发区招商实践、国际合作园区、制造业十二大领域投资地图开发、土地政策等专项培训,有效提升了开发区干部业务能力水平。 经营环境持续改善 2017年,我省选择10个开发区进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改革,受到企业欢迎 2018年在全省推广,成为中国第一个承诺改革试点省份 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通过优化流程、减少环节、加强协同共享、强化流程管理,深化和拓展了“政府服务+企业信用”的双承诺体系,进一步完善了项目咨询、联合评审、联合调查和事后监督机制。企业投资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过程审批时限由省政府要求的45个工作日内缩短到33个工作日内,企业启动时间缩短到3个工作日内,已全面实现 【/h/】与此同时,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率先在全省推行一章管理审批、一厅管理服务、一队管理执法的“三个一”管理模式 “在此基础上,2018年,我们大力提升‘一个网络管理’的效率,形成了‘四个一’的服务管理模式 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投资合作司副司长李群介绍,将150项审批服务、三大类政策履行等政府服务量化、规范化,纳入“一网一厅”信息系统,实现投资审批。企业创业、政策执行、项目管理、企业服务、招投标采购、智能办公、公交在线服务、 特别是服务企业“一网通办公室”内容最多、量化最深、服务最全,处于全国前列 【/h/】2017年6月,省政府依法批准山西33个综合改革示范区,并将其延伸至全省开发区,实现“不出区办事” 指导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提出了6个方面的32条可复制推广经验,并在全省开发区进行了复制推广 【/h/】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还设立了开发区土地使用审批“绿色通道”,建设用地审批时间从29个工作日减少到15个工作日;拓宽开发区耕地占补平衡,建立指标交易平台 【/h/】《山西省开发区条例》于今年3月1日正式实施。确定和继承我省促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实践中以地方性法规形式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孟婷)
标题:[要闻]山西开发区成转型发展新引擎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