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七大看点解析民法典草案如何回应百姓关切
本篇文章4098字,读完约10分钟
5月22日,作为今年全国人大的重要组成部分,酝酿多年的民法典草案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这将是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民法典草案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由民法总则和各种分编草案“组合”而成,包括总则、财产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和补充规定,共1200余条,涵盖一个公民的全部生活。 《民法典》出台后,我国现行民法通则、物权法等相关法律将被取代 作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民法典草案充分体现了时代特征 该草案直接回应了社会热点和人们的担忧,如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70年期满、空高空抛物、性骚扰和收集个人信息的手机应用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草案还反映了对流行病预防和控制的有针对性的考虑 方面1- 疫情相关:特殊情况下保护无人看管的“病房”,明确财产紧急处置责任 新冠肺炎突发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给民事立法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 结合疫情防控工作,民法典草案最新做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修改: -进一步完善监护制度。草案规定,因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不能履行监护职责。如果被监护人的生活无人照管,被监护人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实际上,存在监护人被隔离的情况,导致对被监护人缺乏照顾。” 草案的这次修改是非常必要的 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黄琦委员表示,监护制度的完善可以有效加强特殊情况下对被监护人的保护,也要求基层组织及时履行职责,及时发现相关情况,采取措施 -草案在征用组织和个人的不动产或动产时增加了“防疫和控制” 对于疫情中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的相关责任和义务,草案补充规定,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者应当落实政府依法实施的应急措施和其他管理措施,积极配合相关工作,业主应当依法配合 “疫情期间,物业承担了大量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目共睹。” 北京市律师协会会长高子程代表表示,通过立法明确物业服务企业在疫情等特殊情况下开展应急响应的责任,明确业主的合作义务,有助于物业开展相关工作,维护社区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h/】此外,草案完善了国家订货合同制度,规定国家根据抢险救灾、疫情防控或者其他需要下达国家订货任务和指令性计划的,有关民事主体应当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订立合同。 【/h/】方面2-【/h/】产权编:明确居住权,解决业主权益保护和维护问题[/h/】产权编草案的亮点之一是新增“居住权”用益物权,明确居住权原则上是无偿设立的,居民有权按照合同或意愿登记和占有使用他人房屋,以满足其稳定生活 重庆索通律师事务所律师韩德云表示,该制度承认并保护民事主体对住房保障的灵活安排,有利于为公共租赁住房和老年人提供法律保护 此外,在追债和银行拍卖方面,居住权的确立也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 【/h/】此外,草案明确规定了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70年期满怎么办、小区业主维权难、公共维修资金常年“沉睡”等社会热点:【/h/】——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满自动续期;续期费的缴纳或者减少,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明确地方政府部门和居民委员会对成立业主大会和选举业主委员会给予指导和协助;适当降低业主共同决定事项的投票门槛,特别是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维修资金的使用,增加紧急情况下维修资金使用的特别程序 高子程说,民法典草案为现代产权保护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人民的财产权能够得到更有效的保护 它为调整财产纠纷等民商事关系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依据,也为空地方制定细则提供了空间 方面3- 合同编制:增加物业服务合同,完善电子合同,对高利贷和“霸王条款”说“不” ,从买房到交水电费,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合同。 针对近年来合同领域出现的新问题,草案在合同汇编中做了一系列规定,有如下亮点: -针对物业服务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草案增加了物业服务合同条款,为普通民众解决物业纠纷提供法律依据。 -为适应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和人们网上购物习惯养成的需要,草案完善了电子合同订立规则 “以立法的形式确认电子合同的未来发展前景 黄琦说,这确保了商业活动中双方之间的合同可以通过方便的电子合同签订,降低了书面合同的复杂性 -针对近年来各界强烈反映的高利贷问题,草案明确规定禁止高利贷 对于许多消费者遇到的商业“霸王条款”,草案对格式条款制度进行了完善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双方平等 过去,我们更关心形式上的平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个人对合同本质平等的要求越来越高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与法律学院教授王玉玉表示,格式条款草案制度的详细规定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方面4- 人格权汇编:加强对个人信息和隐私的保护,关注性骚扰和基因研究 人格权独立汇编是民法典草案的一个亮点 代表们普遍认为,这是《民法》立法中的一项重大创新,有助于加强对个人尊严的全面保护 手机app悄悄收集个人信息?骚扰电话难以忍受?...为应对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新问题,草案对隐私和个人信息的保护可谓丰富多彩 -隐私的明确定义 草案规定,隐私是自然人拥有安静的私人生活,不愿意为他人所知的私人空房间、私人活动和私人信息 北京金泰律师事务所主任皮剑龙专员认为,将“私生活的安宁”写入隐私权,不仅是一种完美的书写,也是对法律保护范围的延伸和丰富 “这意味着频繁的骚扰电话、短信、强行弹出广告等。也可能被视为侵犯隐私权 ”他说 -完善防止性骚扰的相关规定 草案在总结现有立法和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规定了性骚扰的认定标准以及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预防和制止性骚扰的义务 "草案规定了性骚扰,也就是说,有必要通过立法来制裁违法行为并安慰受害者的心 明确企业和其他单位的相关义务是为了更有针对性地防止工作场所和校园中的性骚扰,并有助于在第一时间保留和掌握证据 重庆京生律师事务所主任彭静说 此外,为了规范与人类基因、人类胚胎等相关的医学和科学研究活动。,草案明确了在此类活动中应遵守的规则,并避免了科学伦理的“不堪重负” 方面5- 婚姻家庭编:建立离婚冷静期,明确夫妻共同债务 草案中备受关注的婚姻家庭编,着力促进家庭和谐,解决当前人民群众强烈反映的现实问题。 【/h/】——为了减少“头脑发热”离婚,草案规定了提交离婚登记申请后30天的离婚冷静期。在此期间,任何一方均可向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申请 “中国离婚率逐年上升,‘闪婚’和‘闪离’现象越来越多 设立离婚冷静期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家庭关系的稳定,与“离婚自由”并不冲突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经济法室一级巡视员杨明伦表示,离婚冷静期制度在很多国家已经实施 本制度适用于夫妻协议离婚,不涉及家庭暴力等诉讼离婚。 ——很明显没有错,但是离婚后就是“两个人两个wealth空”;离婚后,我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地“负债”...草案对这种现象说“不”,反映了保护家庭成员合法权益的明确价值取向 【/h/】草案吸收了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明确了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增加“其他重大过错”作为离婚损害赔偿的适用情形;如果婚姻无效或被撤销,无过错方有权要求损害赔偿... 高子程说,明确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有利于保护家庭成员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设立离婚损害赔偿的“底层”条款,增加了对婚姻无过错方的法律救济,有利于引导人们提高对婚姻家庭的责任感和诚信度,维护和谐的社会关系,为司法裁判提供更明确的制度保障 方面6- 继承:扩大遗赠和赡养协议的范围,增加新的遗嘱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财富增加,财产继承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继承系列草案中对现行继承法的许多修正有利于遗产的妥善保管和顺利分割,并促进家庭和谐 -保障“老年人的安全感”,满足养老形式的多样化需求 草案完善了遗赠扶养协议制度,适当扩大了被扶养人的范围,明确了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可以成为被扶养人 -与时俱进,遗嘱的形式和效力更加灵活多样 草案增加了打印和录像等新的遗嘱形式,增加了对继承人的赦免制度,并删除了现行继承法中关于公证遗嘱优先权的规定... “现实中,当遗嘱人要变更遗嘱时,是不可能去公证处重新立公证过的遗嘱的。 黄琦说,不再规定公证遗嘱的效力优先,说明法律充分尊重遗嘱人的真实意愿 新的遗嘱形式使遗嘱人的表达尽可能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是社会民事活动更加动态化的体现 此外,为了确保遗产的妥善管理和顺利分割,草案还增加了遗产管理人制度,以更好地维护继承人和债权人的利益 方面7- 侵权责任汇编:解决高空空抛物坠落物问题,防止滥用“自救行为” -在加强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的同时,侵权责任汇编草案兼顾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社会生活提供行为规范 对于高空抛物线形物体,草案采取了多管齐下的方法:明确禁止从建筑物中投掷物体;处理此类事件的主要难点在于肇事者难以确定,强调相关部门要依法及时调查,查出责任人;规定物业服务企业等物业管理人员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此类行为的发生 高子程表示,草案完善了高空抛物体所涉各方的民事责任,有利于受害人的索赔,有利于监督相关当事人自觉履行职责和义务 -为了更好地保护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草案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了“自助行为”制度 【/h/】草案规定,如果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情况紧急,不能及时获得国家机关的保护,不立即采取措施,合法权益将受到不可挽回的损害,受害人可以采取合理措施,如在必要的范围内扣押侵权人的财产,以保护其合法权益,但应立即请求有关国家机关处理。 草案 还明确了受害人采取不当措施,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自助行为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公众灵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突发事件,维护自身权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法律宗旨 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陆认为,维护自己的权益必须建立在不损害他人权益的基础上。草案吸收了各方意见,为这一制度增加了必要条件,引导大家依法行使权利、承担义务,防止这一制度被滥用 此外,草案还完善了生产者和销售者召回缺陷产品的责任规定,完善了网络侵权责任制度,加强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对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的保护 部门
标题:[要闻]七大看点解析民法典草案如何回应百姓关切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