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硬核举措 提振文化旅游市场
本篇文章2540字,读完约6分钟
《加快服务业复苏和稳定增长的若干办法》(以下简称《若干办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是拉动旅游市场。主要包括促进旅游消费、支持文化旅游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发展“夜游山西”消费打卡场所等三项具体措施。围绕上述,我省将继续采取各种措施,提升文化旅游市场在全省的知名度,加快文化旅游服务业的稳步增长。
增强市场信心,促进旅游消费
拉动文化旅游市场离不开旅游消费的支持。促进旅游消费,一方面要打造旅游精品线路,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和档次;另一方面,要为游客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舒适的全程旅游服务。
《若干办法》明确要求,相关部门要落实“安顺真诚特需快感”六字重点,做好旅游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引导开展家庭式、个性化、漫步式旅游活动。
“将疫情防控与常态化现实相结合,为了促进文化旅游市场的复苏,省文化旅游厅及时判断市场需求变化,制定了拉动旅游市场的措施。”省文化旅游厅副厅长陈表示,文化创意是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开展文化创意竞赛,丰富旅游产品,对建设文化强省意义重大。文化旅游部将着力练内功、练内功、提素质、补短板,部署开展全系统、全行业、全周期行动,实施“六个重点”,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
同时,为帮助旅游景区恢复稳定发展,《若干办法》明确,2020年下半年,全国游客在我省甲类以上国有景区周一至周五工作日免票一张,减免税收入由省财政补贴20%,市财政结合当地实际补贴不低于20%。鼓励省内民营A级景区参照执行,享受与景区国有企业同等的减免首票补贴政策。
省财政厅一级巡视员黄淼表示,今年以来,由于新冠肺炎肺炎疫情以及减税、减费政策的出台,全省财政收入减少较多,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做好各项政策的资金保障工作,确保每项政策不打折扣、不落实。”
陈表示,有关部门要积极帮助文化旅游企业维持生存和求稳定,加大对企业的服务力度,推动帮扶政策的落实。目前已完成“招徕客源进山西”旅行社奖励政策调整,扩大奖励范围和力度,帮助旅行社应对疫情冲击,渡过难关。
为了保证旅客出行安全,避免景区人群过多,影响疫情防控,《若干办法》还要求,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旅游景区要建立完善的预约制度,合理控制人流。今年端午节假期期间,我省旅游市场持续回暖,实现了安全旅游。全省接待游客628.8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09亿元。
创新发展支撑文化旅游企业数字化转型
《办法》提出鼓励文化旅游企业创新转型,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移动通信等新技术,培育和拓展数字动画、在线旅游、在线阅读、数字文化博物馆等新业态。,并重点扶持一批高成长性创新型中小企业。鼓励探索小规模、基于预订的线下文化旅游活动。利用好我省智慧旅游云平台,加快联通我省智慧旅游云服务体系建设,支持智慧旅游建设和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推出云旅游和云观赏服务。
“如今,数字文化旅游经济已经成为解决文化与旅游要素融合、培育新的旅游业态和新产品、平衡旅游供需、加快旅游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山西是文化旅游资源大省。近年来,数字文化旅游的整合与发展进行了许多创新探索和生动实践。”省社科院专家侯晓滨表示,随着陕西智慧旅游云平台成功进入文化旅游部发布的2020年文化旅游信息化发展典型案例,我省智慧旅游云平台将进一步加快全省文化旅游信息资源整合,推进“互联网+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构建全省智慧旅游云服务体系,推动全省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山西智能旅游云平台由山西吕雯集团实施,与国内其他57个案例一起被认定为“基于信用的旅游行业监管新平台”。目前,我省正在继续推进11个城市分中心平台和智慧景区建设。朔州市应县木塔、崇福寺等智能化景区已经建成,雁门关、瑶庙、绵山、莽河等景区正在积极推进智能化建设。该平台将加快全省文化旅游信息资源整合,推进“互联网+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构建省级智慧旅游云服务体系,促进全省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凝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合力。在平台持续推进建设的同时,“游山西”app功能不断优化完善。金旅游码增加追踪,酒店增加频道页面和详情页,专题栏目增加两会专题和药茶,城市服务增加三金通服务功能。在文化旅游横向数据资源对接方面,与文化旅游部门、公安部门、太原市公交部门沟通协商,形成初步的数据对接意向。
加快发展“夜游山西”消费打卡场所
《若干办法》建议鼓励主要景区、景点和文化体育场馆延长开放时间,开展特色夜间旅游体验活动,打造一批夜间旅游项目,在文化体育场馆开展夜间专题展览和表演艺术。探索开通连接景区、文化艺术场馆、购物中心、特色街区的夜游线路和夜游大巴,促进夜经济和网络化发展。
“加快发展‘夜游山西’消费打卡场所。全省将重点发展娱乐、餐饮、住宿等领域,通过支付平台向全省消费者发放5亿元优惠券。”省委党校副研究员王伟鸿表示:“夜间文化旅游经济是转型发展的新引擎。要创造夜间旅游的吸引力,应该使用四种“武器”——夜间景观美化、民俗活动、商业街夜市和表演艺术活动。通过这四种方式,可以激活夜间经济,拓展旅游发展的新时代,形成全新的旅游生活方式。”
省文化旅游厅将重点关注文章《丰富产品供给》。针对市场对医疗保健、绿色和乡村旅游消费需求的增加,我们将继续做好乡村旅游和“黄河长城太行三家”品牌化工作,开展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升行动;设立专项奖励和补贴,大力实施非遗产品、演艺节目、特殊民俗风情等活动进入景区。特别是鼓励有条件的景区尽快推出夜间游,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打磨升级舞蹈史诗《黄河》、上党梆子《太行母亲》等优秀剧目,发展居民演艺、公园夜游、沉浸式体验夜生活项目,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省社科院专家侯晓滨表示:“如今,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需求面迅速扩大,供给面得到优化升级,使旅游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旅游消费可以更加繁荣。”
接下来,我省将加快制定和实施《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旅游整合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激发文化旅游消费潜力实施方案》、《赴山西读史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进一步释放文化旅游消费潜力,打造精品,强化服务,拓展市场,为我省的优质转型发展做出贡献。(张婷)
标题:[要闻]硬核举措 提振文化旅游市场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