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壮大产业龙头 提升带动能力
本篇文章2530字,读完约6分钟
工业扶贫是一种内生的发展机制,旨在促进贫困个人和贫困地区的协调发展,阻断贫困的根源 为了进一步发挥产业在巩固扶贫成果、促进农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近日,省扶贫领导小组发布了《山西省巩固和扩大产业扶贫成果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旨在进一步促进产业引领、产业增收、产业繁荣 发展工业是摆脱贫困的根本政策 【/h/】7月2日至3日,在全省巩固扶贫成果现场推进会上,省农业和农村事务厅相关人员赴省扶贫领导小组和省委有关成员单位进行脱贫攻坚督导小组,有扶贫任务的11个市、103个县(市、区)征求意见,采纳和部分采纳12条建议,完善了《实施意见》的形成 省农业和农村事务厅农村产业发展司二级研究员王表示,《实施意见》分为总体要求、目标任务、推进措施、组织保障四个部分 《实施意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十中全会精神和“四高两同步”的总体思路和要求,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和优质发展要求,准确把握山西“特”与“优”禀赋特征。依托农产品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南果中粮北肉”出口平台、“东药材西干果”贸易平台,推进盖县“一县一业”做强做大,扎实推进“一村一品一科”,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的产业技能,促进贫困户就业,创新创业,优化产业扶持政策, 为巩固我省扶贫成果、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持 保障收入稳定增长的五大措施 近年来,全省工业扶贫取得显著成效 深入开展贫困户扶贫等特色农业扶贫“九项行动”,准确落实“一县一策”、“一村一品一科”。去年,该省的工业使11.1万人脱贫 消费扶贫扎实推进,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宽 但也要看到,农产品深加工滞后,农村产业驱动力不足 2019年,我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5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贫困地区数据更低 此外,水果分级、冷链储运、深加工等后期制作环节发展滞后。农业龙头企业整体实力弱,业务量小,带动作用不强,与贫困户联系不够紧密 【/h/】《实施意见》确定了我省工业扶贫的目标和任务 2020年底前,工业扶贫任务全面完成,贫困村“五有”全部覆盖。每个县培育了三个以上的农业产业化综合体,力争贫困户100%的占有率,培育4万名高素质农民。贫困人口继续增加收入,稳步脱贫,贫困地区农村工业振兴开局良好 2022年底前,深度贫困县农林扶贫主导产业实现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发展,增收基础进一步巩固。贫困县将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示范基地,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将大幅提高。培育一个以上农业强镇,培育两个以上省级龙头企业,建设10个“一县一业”重点县,促进扶贫产业升级 省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农村工业发展司司长马介绍说,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该省提出了五项主要措施。一是提升扶贫产业,夯实增收基石;二是扩大行业“龙头”,提升带动能力;三是加强技能服务,激发内生动力;四是理顺产销衔接,促进销售收入;五是完善体制机制,紧密联系利益 毛杰县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产业,发展和提升“农、特、优、新”产品 特别是要发展壮大重点产业,确保贫困户就近就业 同时,工业减贫应加强工业驱动 积极推进新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业物联网,提高农村网络质量和覆盖面;积极应用新材料,大力推广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型生物农药、新型可降解地膜和地膜产品,促进农村产业绿色发展;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延伸农村产业链,规划实施乡村旅游、电子商务、“互联网+现代农业”、休闲保健、农耕文化传承体验等一批新产业、新业态项目,打造一批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促进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融合,为农村地区和农民留下增值收入、就业和创业机会 【/h/】对于深度贫困县,要继续推进落实《关于山西省深度贫困县发展农林扶贫主导产业的若干意见》 实施主导产业融合发展工程,提高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和水平 继续实施“一县一策”,引导贫困地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工业发展资金投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深化“五有”机制,紧密联系利益,对农民脱贫致富至关重要 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实施意见》提出要深化“五有”机制,不断提高贫困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确保“一带一带”稳定、准确、持久 要落实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加大对贫困惠农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为贫困村合作社或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适合当地承接的订单和劳务。 对于回乡创业的贫困企业和合作社,将积极提供土地、劳动力、资金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促进贫困户利益共同体 【/h/】发展农业产业化扶贫联合体至关重要 因此,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综合体,通过统一生产、统一营销、信息交流、技术共享、品牌创建、融资担保等方式,推进“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民”的产业发展模式。途径,拉近穷人和新农业经营实体的利益,让贫困户融入产业链和供应链,实现稳定的收入增长和长远利益 对于贫困家庭来说,掌握一项技能是激发内生动力的助推器 《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强地方人才的教育培训,大力培养地方专家,打造振兴农村产业的“龙头鹅”,培养不会脱贫致富的领军人物 为贫困户提供“菜单”、“分段”、“帮助带”培训,确保贫困户真正掌握和升级一两项实用技术 同时,要坚持扶贫、智慧、雄心相结合 不仅要为贫困地区引进懂科技、懂管理、懂市场、懂法律的现代人才,还要让贫困家庭深入参与发展,融入产业链,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h/】从今年春天开始,鉴于疫情对农产品销售的影响,我省启动了农产品百日消费季“金品金维扶农惠农” 省农业和农村事务厅市场和信息技术司副司长董建静表示:“林县和蓟县的直播活动,网上围观人数和网上交易非常火爆,拓宽了贫困地区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实施意见》也肯定了这种形式,并提出了“创新主播带货、线上主题销售、巡回销售、“新鲜农产品走出山西在线”等活动。,拓展贫困地区农业特产线上线下销售渠道 工业发展是减贫、全面小康和农村振兴的重要标志 《实施意见》强调,各级各部门要统筹推进产业扶贫,加强政策、资金、人才等资源保障,扎实推进农村产业振兴,巩固产业扶贫成果 各地要建立扶贫成果监测预警机制,定期跟踪监测和综合判断无上限县、外出村和贫困户,及时发现因产业发展影响巩固扶贫成果的倾向和问题,提前做好防范。 (汪秀娟) 部门
标题:[要闻]壮大产业龙头 提升带动能力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要闻]引黄入晋 造福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