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吕梁生态扶贫成全国样板
本篇文章996字,读完约2分钟
在脱贫的主战场上,吕梁再次站在改革创新的最前沿。在2018年全国扶贫表彰大会上,吕梁林业局荣获2018年“国家扶贫奖和组织创新奖”,成为全国林业系统和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吕梁林业局局长郝被确定为21名巡回演讲代表之一。10月19日至28日,赴湖北、安徽、海南、湖南、江西五省讲学,直接听众达4万余人。吕梁的生态扶贫模式已经走向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吕梁生态扶贫起源于蓝县。2016年,该县将原来的“公司造林”改为“合作造林”,将公开招标改为公开招标,将少数赚钱的人变成脱贫增收的穷人。那一年,全县形成了47个扶贫造林专业合作社,承包造林5万阿木年,参加造林的社员人均收入增加5000元。同年8月,陆良林业局会同有关部门,率先在全市推广兰仙县试点经验,在项目安排和技术服务上给予严格标准和大力支持。最重要的一点是,有档案有卡进入社会的贫困户比例不低于60%。在政策的引导下,吕梁市迅速掀起了合作造林的新高潮。
吕梁仍在探索升级的生态扶贫模式。在石楼县推广“造林加合作社分支,生产经营结合营可禁牧,兼顾社员分配,两战共赢快速致富”的模式。这种模式建立了村社职工利益分配的联动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干部群众参与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今年,石楼县除完成14.5万亩退耕还林外,新增6000亩。全县146个村依靠“支部+合作社”的模式,使集体经济破零。
目前,全市已建立造林合作社1121个,吸纳贫困农户20592户,完成荒山造林330万亩,占全省任务的41%,退耕还林,占全省任务的64%。森林覆盖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林地面积达到全国土地面积的62.8%。参加合作社的贫困户至少获得6项收入,如退耕奖励补贴、造林工作、森林管护、种苗销售、经济林质量提高和效益提高、合作社利润分红等。这六项收入使76,000人脱贫,400,000多名穷人直接受益。
吕梁山变得更绿了,人们增加了收入,生态环境也逐渐得到改善。年平均降水量增加了81.8毫米,流入黄河的泥沙量减少了700万吨。生态好,投资人多。吕梁连续五年位居山西前列。产业转型升级势头强劲,大数据产业发展迅速。今年前三季度,非煤炭产值首次超过煤炭,旅游产值增速位居全省第二。
吕梁相关负责人表示,吕梁将认真实践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带领全市人民艰苦奋斗三年,让人民的钱袋逐步膨胀起来,在一个战场上打赢扶贫和生态治理两个战役。(赵、王绍科)
标题:[要闻]吕梁生态扶贫成全国样板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