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省文旅厅发布3·15旅游消费提示:走出旅游消费七大误区
本篇文章1152字,读完约3分钟
目前,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支出在人们消费中的比重逐渐扩大。在3月15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之际,省文化旅游厅结合近期旅游投诉和旅游消费新特点、新问题,发布旅游消费小贴士,希望消费者能走出消费误区,安心旅游。
旅游消费误区——轻信虚假宣传
消费者跟团旅游,一定要选择信誉好的正规旅行社,尤其是证照齐全的(旅行社营业执照、工商营业执照),签订书面旅游合同,注意旅游产品质量,不要相信虚假宣传,以免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增加维权难度。
旅游消费误区:盲目追求便宜轻信虚假宣传
我国居民收入逐年增加,但人们仍然抱着“花小钱办大事”的消费观念,对旅游质量和旅游产品价值没有一个合理的认识,缺乏等价交换的旅游消费观念。消费者要看清低价掩盖下的“泥潭”,避免被“低价”诱惑去旅游,在核算了“吃、住、行、行、购、娱”等旅游成本后,理性地认识旅游产品的价值,然后做出决定。
旅游消费的误区三仓促签约
注册旅行时,必须与旅行社签订书面旅行合同。旅行社拒绝与旅游者签订合同的,旅游者有权拒绝签订或者向旅游主管部门投诉。签订合同时,游客应仔细阅读所有条款,尤其是与朋友、亲戚等熟人签订合同时,不应因“面子”、“信任”等因素而忽视合同内容。如发生旅游纠纷,旅游主管部门将严格按照合同处理。如果游客在签订合同时不小心,后果将由游客自己承担。
对旅游消费的误解4盲目跟风购物
在一个人们不熟悉的陌生地方旅游,游客往往会对一些事情失去正常的理解和判断,容易和大家“买,买,买”。消费者需要有这样的认识:理性消费,谨慎购买,不参与购物群体;制定合理的购物计划,谨防被洗脑;选择对本地人开放的知名品牌商家,放心购买商品。
对旅游消费的误解5坚信奖励旅游
市场上各种类型的奖励旅游产品层出不穷,商家纷纷推出购买产品赠送旅游券、中奖赠送自由行、购买保健品赠送自由行等“噱头”。消费者要多注意这一点,仔细筛选促销方式,避免冲动消费。游客应警惕以“中奖”、“送礼”、“低价”等噱头组织的旅游活动,增强自我防范意识,避免上当受骗。
旅游消费误区六假期聚在一起旅游
每到节假日和关键出行时间,总会出现高速公路长时间通行缓慢,景区人流快速增加,入住酒店、餐厅困难等情况。这与假日旅游的初衷严重不符。游客耽误时间,但好心情也受影响。省文化旅游局提示:假期时间有限。为保证出行顺畅,游客应关注旅游目的地的交通运行和景区预警提示,及时调整出行路线,避免结伴出行。
旅游消费误区7。过度愤怒和维权
旅行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不尽如人意的方面和纠纷。当消费者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通过正常渠道维权。而且,维权要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进行,不能有过激行为或过度维权。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如遇维权问题,可拨打0351-7731999或12301投诉咨询。(贾尚志)
标题:[要闻]省文旅厅发布3·15旅游消费提示:走出旅游消费七大误区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