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我省全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的“山西样本”
本篇文章1246字,读完约3分钟
长治市现有社区156个,社区600多个,综合管理中心3813个,电网1.2万多个,注册社会组织1548个,均具有党组织或政党实力,实现了党的领导与城市社会治理的无缝对接。
太原市建立了591个“社区居民议事厅”,实行“网格化议事、会议决策、联动工作、居民评议”的社区咨询工作机制,解决了9100多项居民日常问题,满意率达85%以上。
运城招集了一万多名新乡圣贤加入电网管理团队,评选列“星级文明户”87461户。人人讲文明,家家户户争“五星”,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
12月24日,省委政法委报道,我省以市级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探索和实践,开创了以党建为主导、“三治合一”、多元参与的山西特色市级社会治理新格局,构建了充满活力、高效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社会治理整体水平大幅提升。
我省始终把党组织建设作为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和保障,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统筹规划、协调调度各方的作用,将党的领导优势有效转化为社会治理成果。在省级层面,制定发布了一系列规范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的指导性文件,高层部署推动党组织向政法各综合单位拓展,党建网络向各群体组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拓展。截至11月初,全省已建立起包括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电网党支部和党建小组在内的四级党建网络和服务体系。电网中共有11813个党组织,将党的领导体制牢牢扎根于基层治理的末端。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模式,推进街道(社区)大型工委、党委实施,构建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驻地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我省深入学习了新时期“乔峰经验”,各地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实践,推进自治、法治、德治的融合互动,创建了符合时代和城市特点的社会治理模式。制定《关于深化安全村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四个讨论、两个公开”为主要形式,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积极推进公民协商、公民执政、公民管理。积极开展解决法治问题、法治惠民、创建法治、农村法治建设等专项活动,引导社会成员在法治轨道上主张权利、解决纠纷。各地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发挥乡规民约的权威作用、生活习俗和家庭伦理的教育作用,构建突出时代精神、体现山西特色的德治城市体系。
我省加强制度建设,合理界定政府、市场和社会的治理边界,积极探索和完善人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组织形式和制度保障,构建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人民广泛参与的网络治理格局,共同绘制城市治理“同心圆”。在省市两级出台了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政府的保障职能,做好财政保障,确保人民调解案件、电网长补贴等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提升各级综合管理中心科技含量,实现省、市、县综合管理可视化网络化建设全覆盖。各地依托综合管理中心,建立社会力量培训基地、社会组织孵化指导中心和“电网工人之家”,开展正常培训。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救助+基地孵化+志愿服务”模式,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社会治理。(赵明瑜陈琦君)
标题:[要闻]【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我省全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的“山西样本”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