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山西出台措施确保贫困群众产业就业增收
本篇文章1661字,读完约4分钟
突发疫情对扶贫影响很大。为了克服疫情影响,坚决完成脱贫和保障贫困人口工业就业和增收的任务,2月28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克服疫情影响、保障贫困人口工业就业和增收的政策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3月6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克服疫情影响、支持贫困人口工业就业和增收的相关政策措施。
山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刘志杰早些时候表示,截至今年2月底,山西省58个贫困县(区)已全部脱贫。到2020年,我省将确保2.1万余名贫困人口如期脱贫,12.4万不稳定贫困家庭和边缘贫困家庭不会出现新的返贫问题。
《通知》从加强特色产业、就业、产销衔接、资金项目、金融扶贫、全方位扶持等六个方面提出了28项具体措施。这些政策针对性强,力度大,温度高,含金量高,增收效果大。
加大特色产业支持力度的六项措施
十大农产品产业集群、省级龙头企业、旱作节水工程、省级绿色、优质高效食品创建工程、水果产业和蔬菜产业园布局等政策、项目和资金优先向贫困地区倾斜。优先向贫困地区农业企业和防疫物资的采购、储存和仓储服务提供贴息贷款。为有效应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疫情,优先考虑省级示范联合体,并对项目给予优惠支持。为贫困村、贫困户、扶贫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组织和提供政策信息技术服务。贫困地区高素质农民培训资金5088万元。支持旅游扶贫示范村“十个一”工程建设,有序组织景区开放。林业生态扶贫公私合作项目安排3亿元支持150万亩干果经济林的质量改善和效益提高。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合作社、贫困户、乡村旅游经营实体等给予补贴。
增加农民工就业支持的五项措施
对于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将直接实行“一车一策”、“点对点、一站式”运输,免收过路费,对输出吸纳贫困劳动力的中介和企业给予补贴。疫情防控期间培训效果好的培训机构和外出打工的贫困劳动者,可给予奖励和补充。为贫困劳动者提供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电子商务培训。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组织贫困劳动力参加疫情期间设立的临时公益性岗位。光伏扶贫收入的80%用于贫困公益性岗位工资,对防疫工作成绩突出的贫困户给予奖励,对受疫情影响生活困难的贫困人口给予补助。
四项措施加大对产销衔接的支持力度
对贫困地区积压的农业特产实行“一对一”产销对接,开通“菜篮子”生产供应热线,支持电商、邮政、快递等在贫困地区销售农业特产。通过“五进九出”消费进一步推进扶贫,组织特色农产品进入机关、企业、学校、医院、军营。省级企业年度采购订单同比增长不低于30%。贫困地区特殊产品年网上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奖励不超过网上销售额的5%(最多50万)。对贫困县供销社电子商务企业给予“五免一扶”的金融优惠政策。供销系统扶贫业务主体通过订单援助、就业援助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对农产品、中药材收购给予价格优惠,对商家给予优惠减免。
增加对基本建设项目支持的四项措施
第二批省级专项扶贫资金对疫区给予优惠支持,市县专项扶贫资金加大对工业就业、产销衔接、复工的优惠支持力度。对符合疫情防控和扶贫政策需要的项目,优先给予资金支持。对特色产业集群试点项目中的建设项目优先给予省级财政支持。取消贫困县采煤塌陷区搬迁安置项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的县级配套资金,加大对贫困地区项目的财政支持力度,吸引贫困劳动力参与项目建设。贫困县用于扶贫项目的土地应得到保障,并在网上提交审批。
增加财政扶贫支持的八项措施
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中小企业和扶贫项目给予延期还款和融资担保支持。对有合理需求的贫困户给予充分贷款,对复工复产的贫困企业给予更多的工业扶贫信贷,给予差别化支持。对扶贫行业的小微企业和人才大户给予不低于10%的优惠贷款利率。依托网络为贫困户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对受疫情影响的逾期贷款不做不良信用记录。推动保险机构开展返贫保险业务,对吸纳70%以上贫困户的贫困户和扶贫企业按规定减免自缴农业保险费。
1增加底部支撑的措施
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支持范围,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救急”作用。(郭鹏)
标题:[要闻]山西出台措施确保贫困群众产业就业增收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