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开展“三零”单位创建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乡风正 产业活
本篇文章1013字,读完约3分钟
4月28日,农村万物春暖花开,田野生机勃勃。阳曲县芦姑嘴村门口,路边统一布置蔬菜大棚。不时可以看到村民们从忙碌的身影中进进出出。
鲁家嘴村是著名的先进村,有386户968人。这些年来,没有人上访,没有发生刑事案件,没有发生交通事故。2019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走进村民苏运军的大棚,他正在搬西红柿。这些年来,他们的家庭不仅变得富有,而且变得更加舒适。“别说我们村里的案件和上访,就是邻居之间的冲突和纠纷也很少听到。现在大家一心一意搞生产,比谁都有能力发财强。”
苏运君停下手里的活,直起腰来,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开了声:“以前淡季我们坐在一起聊天,现在在商量来年种什么,怎么增加收入。村里还有红白会、村民会、道德会、反赌禁毒会。周末,村里请老师上课,教我们学习政策,学习法律,学习道德,学习技能,学习文化。大家都可以知道该怎么做。"
“录古嘴,善至上,善即美,讲故事……”村里小广场的墙上,醒目地贴着“记录古嘴村规民约”。“一段时间,村里家家户户都在制定家规,然后不得不坚守自己的家门。无论是村规民约还是家规,我们都是先取‘好’的。一个人只要心地善良,就会约束自己的行为。”村委会主任刘志军介绍。
民俗源于积极的政党作风和明确的政治作风。“村里的‘两委’干部都是一碗水,从来不会偏向三四。村里的一切事情都要集体研究,公开公平。在这次美丽乡村的基础设施改造中,我们使用的所有工程队都是政府公开招标的,村里的‘两委’干部没有一个人介入这个项目。”村党支部书记白二云接任。
村干部自律树立了威信,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共同努力办好了小康社会。泸沽嘴村以乡村旅游为增加村民收入的主要渠道,已建成果园2300亩,果蔬大棚42个,乡村客栈10个,农家14个。2019年全村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近60万元。
59岁的陈这两天正忙着在果园里除草。桃花刚落,枝头已结出小果。陈一直单身。几年前,他抱着“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想法生活,家里留下近20亩果园任人荒废。美丽乡村建设以来,他逐渐改变了主意,积极参加农业技术知识的培训,精心经营果园。2019年,果园的收入达到了4万元,陈的内心更加强大:“以后,我也打算成家,好好生活。”
今天的泸沽嘴村有着积极的乡村风格和活跃的工业。“结合‘30’创建,继续营造‘村务公开、民生保障’的良好环境,让每个人都能脚踏实地地过上小康生活。”白二云对泸沽嘴村的未来充满信心。(定远)
标题:[要闻]【开展“三零”单位创建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乡风正 产业活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