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山西技能提升工程样本调查
本篇文章2548字,读完约6分钟
南瓜种植有很多bug。如何消除它们?一个玉米苗有三个主茎,影响玉米产量……5月16日,面对网络另一端的园艺专家,沁水县张村乡张河村的一户贫困户孙金龙,出现了很多问题。他在家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在线技能培训,通过手机学习作物种植。学完之后可以直接应用到自己的土地上。“有了劳动技能,我对脱贫充满信心。”孙金龙笑着说道。
我省继续深化“人人有证、技能型社会”建设,连续三年开展全国技能提升培训。今年新冠肺炎的肺炎疫情并没有停止技能培训的步伐,而是让更多的培训走上了网络,来到了工人中。2018年和2019年,我省共有216万人接受培训,覆盖150多个专业岗位。今年,我省将开展100万次补贴培训。截至5月底,市县在线学习平台实名注册用户已达13.29万人,企业组织实名注册员工参加在线培训175.9万人。
近日,山西晚报采访了几个国家技能培训项目的样本,他们的经验表明,越来越多的工人实现了技能就业,技能增长,技能成为人才。
技能培训使贫困家庭摆脱了贫困
从办卡的贫困户,到年收入3万元以上的致富“带头人”,来自绛县大桥镇徐路峪村、59岁的王就是靠技能培训起家的。王患有脑梗塞,又无一技之长,一心要摆脱贫困,但又不知如何是好,便去村里找帮扶干部咨询。“帮扶干部告诉我,这山上的蜂蜜纯度高,味道好,不卖。还从自己口袋里给我送了几盒蜜蜂。”王说,2018年村里成立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后,他首先申请加入。“蓟县人民社会保障局为贫困人口开设了农业技术培训班。去县城好好学习了一个月,养蜂水平越来越高。蜂蜜纯度越来越好。”
在训练期间,王年纪太大了,无法在学习上做到最好,但从未想过放弃。下课后,他追着老师提问。连老师都被这个“年纪大”的学生感动了,经常送他一个“小火炉”。根据他的养蜂实践,他提出了许多建议。王慢慢地将自己的养蜂经验与课堂上学到的专业技能相结合,养蜂理念越来越清晰,形成了自己的“养蜂经典”。2018年底,王成功摘下贫困户的帽子;到2019年底,他的蜂箱已经从5箱增长到108箱,年收入达到3万元。在王的带领下,村里12户贫困户开始了养蜂业。
2020年,疫情将技能培训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我是第一次参加技能培训。我每天上网学习3个小时,主要是学习化妆理论,疫情结束后再做线下练习。”今年春天,来自高平市叶川镇后沟村的赵报名参加了高平技工学校的免费化妆师技能培训班。感觉收获特别大。“老师讲解的很仔细,不仅给了我一个技巧,也给了我一个梦想和创业的动力。”
据省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各市县已通过学习强国、颤音、Aauto rapper、qq群、钉钉等各种在线学习平台进行直播教学,实名注册用户已达13.29万人,其中包括电焊工、汽车等。订单式精准对接培训133次,7380名贫困劳动力参加培训,涉及制造业、生活服务业、农业种植等60多名工人,截至5月29日,全省贫困劳动力就业人数已达到去年的87.17万人。
领个技师证,领个补贴,涨工资
去年,太钢集团冶金铸造分公司浇注工人康参加了集团内部取证培训,通过了铸造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我从8月13日开始训练。我每天下班后学习两个小时。回家后,我反复消化。9月17日的理论考试顺利通过。”康告诉山西晚报,他已经提交了职业技能补贴的申请。“各种补贴加起来差不多能有三万块。团改正在进行,到时候工资可以涨。”
疫情没有打乱企业内部培训。今年,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太忠集团进行了多次提升职业技能的线上培训,近期还有序恢复了部分线下培训。截至5月底,集团已组织培训130次,其中在线培训25次,线下培训105次,员工4000余人。
在线培训对于太忠集团的内部培训师、评估师、学员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的彭飞说:“钉子培训使我们能够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学习提高职业技能。这种新形式与以前的线下培训有很大不同。它不仅可以看直播,还可以在课后回放自学,让我们利用零碎的时间学习,提高时间利用率。”
台中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表示,集团将规范和吸收疫情期间的在线培训经验,拓展培训方式,丰富培训方式,采取多种形式提升员工专业技能,增强企业自豪感。
企业是高技能人才培养、成长、成才的地方。我省不断加大企业在职职工培训力度,2018年和2019年每年培训40万人。今年,我省为山西33家央企和大型省属企业准备了43万个培训机会,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员工准备了12万个培训机会。截至5月底,山西所有央企和大型省属企业通过自建企业等网上学习,共参与网上培训175.9万实名注册员工,涉及岗位约50个,涵盖煤炭、燃气、民航、钢铁、交通、物流等行业。
80%以上的学员都能找到工作
乡宁县魏庄乡仁一村、店岩村、西交口乡简子沟村是三个集中安置点,500人以上的贫困人口可轻松搬迁。根据产业发展规划,乡宁积极宣传和鼓励贫困劳动者参加服装加工培训,培训合格后,安排其优先在县内扶贫作坊就业。目前,第一期培训已有27人完成学业,在仁义扶贫工场实现就业,第二期有35人正在接受培训。培训结束后,他们将进入店岩村和尖子沟扶贫车间实现就业。
“在正式任命之前,我们接受了三个月的裁缝技能培训。老师几乎是用手教的。从事这项工作后,每个人都可以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在仁义扶贫车间工作的一位女士说,车间就在门口,主要加工县城学生的校服和煤矿企业员工的制服。“可以照顾老人小孩,一个月收入2000多。”
“精确”这个词对于职业技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家政服务、养老护理、餐饮烹饪、手工技能、电子商务都是需求量大、供不应求的职业。针对这些地区,我省开展了重点群体产教一体化、供需对接、订单式、菜单式、项目式培训,大力推进“工学结合”、“职业培训包”培训。2019年,除在职职工外,62万多名城乡职工参加了国家技能提升工程,所有参与者均获得国家技能培训证书,80%以上找到了工作。
山西计划在2020年再培训100万人。今年的政策明确提出,要狠抓农民工培训,结合实际提高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补贴标准,努力提高就业程度。同时,企业或培训机构免费组织企业员工和受训人员取得特殊职业能力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按规定给予企业或机构相应补贴。(吴佳)
标题:[要闻]山西技能提升工程样本调查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