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本篇文章3138字,读完约8分钟
“照顾好山,水就出来了。”汾河作为山西省最大的河流,养育了山西省近41%的人口。"让山西的母亲河水资源丰富,水质好,风景美."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陕西时,对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汾河治理恢复作出了重要指示。在领导的委托和人民群众的期待下,7月1日汾河治理终于迎来了一个重要的阶段性进展: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对外发布,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6月,汾河流域13个国检断面全部退出劣V水质,连续几个月和单个月水质均为上年同期最佳。
定个时间,定个任务,只进不退,打个坚决彻底的仗
7月5日,住在太原西山九原新村的杜伟光一大早就驱车进入市区。他说:“你不知道几年前有多乱,河里堆着淤泥和垃圾,两边都是狭窄的道路。以前想不到今天有这么漂亮的环境!”
全流域13个国考断面全部退出劣V水质,这是山西水污染治理工作中的一件难得的大事,一件喜事。
近年来,通过不断努力,汾河干流水质优良的断面比例逐渐增加,但形势始终严峻。汾河径流中自然径流占不到10%,城乡生活污水和工业企业废水占90%以上。大量的污染物排放是汾河水质改善不佳的现实原因。同时,合作治理能力弱也是造成汾河水污染防治整体成效的重要因素。此外,控制目标不具体,时间节点不明确,所以很多普通人对汾河污染控制似乎信心不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全面启动汾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进一步推进汾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治理,加快治理,强化监管,提高质量和效益,稳定汾河生态基流,保证流域水质达标。先后编制了《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2015-2030年)》、《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条河流生态保护与修复总体规划》和《山西省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条例》。
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风景优美,当务之急是改善水质,这是实现汾河治理蓝图的首要任务和前提。
2019年5月12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汾河流域治理攻坚战的决定》正式实施。可以说,从这一天开始,三晋开始了一场保护母亲河的硬仗。
根据该决定,2020年汾河流域劣V断面将全部淘汰,水质优良断面将扩大到6个以上。其他断面水质将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明显改善,汾河水源地(包括汾河二库)水质将保持在二级以上。各级公安机关应当会同生态环境、水行政、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联合罢工等合作机制,形成治理合力。对不认真履行职责、采取无效措施、未能完成年度目标和重点任务的单位和个人,要按照事实和规定追究责任。
一城清水抵千金。汾河流域治理启动以来,城乡黑臭水处理被列为我省各地的一项重点工作。各地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唱响了保卫清水的“关键事件”。经过大力整治和治理,过去遭受水污染的城市不仅达到了生态和水源保护的目的,还向城市注入了绿色能源,将原本让居民苦不堪言的“污水河”和“垃圾路”变成了美丽的风景,让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了由此带来的“绿色福利”。
谋域先谋大局,治污先改观念,将汾河治理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全方位、全系统
作为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流经山西省6个市的45个县,承载了近41%的人口和42%的国内生产总值,拥有全省27%的水资源和25%的土地。由于历史原因,流经三金土地的母亲河受到各种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它就像一个晴雨表,忠实地记录着它所经过的地方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因此,汾河流域治理的攻坚战,表面上是一场河流的生态恢复与保护,实际上是我省转型发展的攻坚战,是对山西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极大提升。只有站在政治的高度,寻求先谋地区、先谋大局的战略思维,才能彻底打赢这场母亲河保卫战。
为了实现汾河“更好的水质”,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生态环境部门加强了统一指导、协调和监督,切实做好汾河水污染防治工作。严格推进重点项目治理。渭河流域水环境治理遵循“治污、增湿、疏浚、绿堤、调水”的治水思路,协调上下游岸段污染治理,强化减污增水,全流域、全方位、全系统综合治理,以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为主要抓手,全面落实各项重点任务,重点建设改造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人工湿地
磁窑河是汾河的支流之一。国考段主要污染物超标数百倍。涉及太原、吕梁、晋中的清徐、蕉城、文水、汾阳、孝义、平遥、介休等7个县市。其水质对汾河水质影响较大,尤其是文水、蕉城、清徐三县交界地区。工业企业偷工减料,农村污水横流的问题令人震惊。
盛夏,在蕉城磁窑河、霍山河、白石南河的交汇处,可以看到河岸上一排排的柳枝随风摇摆,地上的草竞相吐绿,到处散发着清新的泥土气息。蕉城县水污染治理重点工程——磁窑河水质改善及生态修复工程现场,机器轰鸣,焊花飞溅,工程车辆来回穿梭,汗流浃背的工人不停加快脚步...两年来,地方政府深入开展了大气、水、土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坚定不移地保持铁拳治理污染的决心和决心,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含金量”、“新含量”、“绿色含量”,特别是2019年,蕉城县紧紧围绕全面消除劣质V水体这一政治任务, 以自我革命精神和非常措施大力推进磁窑河水环境治理,创造了水清、岸绿、景美的河流水生态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全面实现汾河水污染治理的良好局面,我省环保部门配合公安打击水环境违法行为,全面开展以查处取缔小炼油厂、小化工、小橡胶等“小规模”企业和“分散污染”企业为重点的专项执法行动,开展流域内水污染源头地毯式调查,对非法排污企业进行分类整治。针对汾河流域的实际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督察和约谈,加快汾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步伐,从源头控制到末端治理的全过程全方位、多层次强力实施治理措施。
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风景优美。“母亲河”正在成为山西人的“幸福河”
来自晋中市张庆乡东家村的村民康在那里经营着一家小超市。七月初,康高兴地说:“静修两旁有树有水,环境好多了。接下来湿地公园建成了,游客多了,家里的小超市生意更好!”
康口中的“宇泰推”是晋中市汇集数十万人生活污水的回水渠道。它一直流到榆次区地势最低的张庆乡东家村,在那里与太原推水道汇合,注入汾河。作为一项横跨太原、晋中的重大防洪排涝工程,也是一条重要的城市排水通道,该排水通道是汾河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多年来,退水渠沿岸污染严重,地下水位逐年下降,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夏天,空的空气充满刺鼻的气味,蚊子和苍蝇大量繁殖。为了改善流域的生态环境,晋中市开展了太榆台(榆次段)生态修复和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对污水进行了数十年的深度处理,将原来的盐碱地变成了风景优美的生态湿地公园。
臭水沟变成景观带,尘土飞扬的道路变成高速公路,盐碱地变成大公园...看汾河流域,变化有目共睹。今年4月,我省发布了《汾河流域生态景观规划(2020-2035)》,明确汾河流域生态景观规划总投资870.5亿元,其中汾河干流303.2亿元,汾河支流567.3亿元。
汾河流域生态景观规划布局将以河流为纽带,实施源头区保护,通过恢复河流自然形态、控制两岸“水ecology/"きだよ 0”、调整种植结构、引入绿色产业等措施,建设“一源、两路、三线、四区、五带、多节点”的河流生态景观。规划实施流域水生态空治理等7项措施。 节水型社会建设和生态补水调度、水系综合整治和水文化景观改善、河口水质改善、河源和生态敏感区保护、河流生态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水生态管理体系改善。 预计经过5-10年的工程处理,再经过5年左右的养护和培育
在汾河两岸,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汾河不仅关系到山西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也关系到太原乃至山西的历史文化传承。汾河流域国考断面水质完全退出劣V类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要牢记领导的委托,继续进一步推进汾河流域水污染协调治理,确保汾河流域水质稳定达标,把汾河建设成为三晋人民的生态河流和幸福河流。(贾利军程国源)
标题:[要闻]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