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关于贯彻中办发〔2020〕15号文件精神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的措施
本篇文章3656字,读完约9分钟
现将《省委办公厅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2020〕15号文件精神深化和扩大基层减负工作的办法》发布如下: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严格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深化和扩大基层减负工作,解放基层干部的手脚,摆脱形式主义的束缚,确保战胜贫困、战胜困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战,谱写新时期山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篇章。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继续解决基层形式主义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中办发〔2020〕15号)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继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巩固和扩大“不忘首创精神,牢记使命”主题的教育成果,组织开展新时期全省学习贯彻习近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讨交流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要指示精神, 组织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理解和贯彻习近平在新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四个自觉”、“四个自信”、“两个坚持”深入人心。 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牢牢把握以新的发展观推动发展,切实把对上级的责任和对下级的责任统一起来。千万不要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傻事。永远不要带着你的身体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但你的思想仍然停留在过去。组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禁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必修课的重要论述。严格禁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入体制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牢记使命,建立和完善理论学习、问题检查、实事求是整改的长效机制。
二、继续纠正疫情防控和恢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狠抓疫情防控常态化,准确落实外防、内防、反弹措施,全面恢复经济社会秩序,防止多头反复向基层送任务、送材料,严格控制各种不必要的会议和检查,及时纠正多层次超重和“一刀切”政策落实情况,坚决纠正表防疫、数字化复工、复工等问题。准确治理扶贫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取消不相关的搭便车任务、未经批准的评估和评价、不必要的填表和备案会议,及时纠正重点推广工作每周通知、每月评估等频繁排队和评分现象,防止数字扶贫和虚假扶贫,消除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
三、继续保持美术减量化会议的硬性要求。省级及以上严格落实文件会议计划控制目标,对各市各部门文件会议进行季度统计分析,动态对账结算,及时预警提醒超发超开迹象,加大对突出问题的督促整改力度,确保省级文件会议分别控制在1910次和830次以内,各级文件会议比2019年只增不减。要及时督促纠正红头换白头、正式改笔记、同一题目层层重复开会等问题。要严格控制县级以下发送的文件数量,减少基层向上级发送的消息和报告数量。特别要注意解决请示报告工作中的形式主义问题。对于所要求的事项,应提出明确的意见和可行的方案。对上报的事项应认真核实情况。没有实质性内容的陈述和情况不需要上报,防止重数量轻质量。
四、继续加强监督检查计划管理。实行省级检查考核项目审批管理机制,对列入年度计划的项目实施监督,严格审批计划外项目,确保总量不增不减。列入省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的事项,不要求配套市县开展。加强城市监督检查备案管理,年初掌握计划,年底掌握执行情况。部门党组(党委)按照法定职责加强系统内日常监督检查的整体管理,严格执行党组(党委)审批机制。
五、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持续改进。打破推广工作主要依靠会议、发文、检查“三轴”的传统路径依赖,坚持结果导向。主要采用“四不二直”、“双随机”的方法,在基层、工厂车间、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要发送带有空洞内容的不切实际的文件,也不要打开现场。从注重过程到注重结果,从注重彻查到结合暗访,从一味的挑毛病随意发号施令到发现问题帮助解决。完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工作和开发区考核实施办法,加强对重点单位的核查分析考核。建立检查评估结果共享机制,促进结果的相互认可和相互利用。按照“13710”的理念和机制,搭建省委“13710”信息监管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手段对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进行跟踪监管,让更多的数据跑腿,更少的干部群众跑路,让各级别从“表兄弟”和“堂兄弟”中解脱出来。
六、继续增强调查研究的实效性。各级党委(党组)要加强对自身调研活动的统筹规划,坚持轻车简从,严格执行“六不”规定,避免同时在同一地点聚集调研。开展随机调研、蹲点调研、解剖麻雀式调研、走、看、听、问、查真相、听真相、取真经、不作秀、不走“经典路线”。在制定政策前,要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在执行政策时,要注意基层反映,避免毫无根据的“空对华政策”和“标准政策”互相争斗。
七、继续深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省级机关开展创建让党中央、省委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活动,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的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回眸”,全面检查、有针对性地处理,重点解决态度高、行动少、落实差、层层加码、留分过多等问题。,以实际行动作为“两个维护”的范例。在企业、学校、医院、科研单位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并设立基层观测点。完善省级整改形式主义是基层减负清单。专项整治清理后,涉及全市评选、评比、表彰的“一票否决”、责任事项签订、创作活动等由名单管理,根据基层反映和实际结果进行动态评估,尽可能减少。规范理论学习app,完善三金先锋、干部在线学院、法宣在线等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平台教学评估机制,不以学习点、在线时长等方式讨论英雄人物。
八、继续鼓励干部负起责任。做好中央和省委鼓励干部担当的相关具体措施,完善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合理宽容过错的机制,推出一批典型的落实“三个区别”的引导案例。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澄清被诬告、错案干部姓名的意见,全面了解和梳理近几年被追究责任和受到处分的干部情况,积极稳妥使用影响力期满、业绩突出的干部,按照规定和纪律查处诬告、错案,旗帜鲜明地支持责任干部,澄清姓名。准确审慎地实施谈话询问和问责,规范实施问责的工作程序,及时纠正滥用问责、不当问责、以问责代替整改等问题。
九、继续完善干部考核机制。把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干部考察考核的重要内容,改革干部绩效考核方法,坚持以结果为导向,从结果中发现人才、先进典型和优秀干部,从发展实践、工作前沿和社会声誉中识别干部,特别是做好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斗争中的干部考察鉴定工作, 打三大仗,真正做到政治硬,善于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具有较强的系统执行和治理能力。 “总结推广一批勇于承担责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的好经验、好榜样。
十、继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落实中央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政策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预防和纠正“村霸”问题的长效机制,推进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多网融合”。要把建立“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与坚持完善新时期“乔峰经验”相结合,推进“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构建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理的有机统一的基层治理体系。
十一、继续下放基层权力。制定并实施基层赋权清单,向基层推广更多的社会资源、管理权限和民生服务,向基层投放人力、物力、财力。实施“敦妙”运动,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街道)任职。加强专职社会工作者建设,完善社会工作者专业体系。深化乡镇(街道)机构改革,推进审批服务执法力量基层整合。落实干部职工带薪休假、天津市补贴、职称等待遇保障制度,落实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工资倾斜政策,建立村(社区)干部工资动态增长机制。
十二、继续规范各级各部门的职责。按照权责一致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职责界限,建立健全职责清单,科学规范“属地管理”,防止责任层层转移。结合市县“一封审批”改革,完善省、市、县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建立清单动态管理机制。推进落实《关于明确乡镇(街道)职责和明确县乡关系的指导意见》,规范县乡关系。
十三、继续推进政治监督和政治监督常态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预防和克服应深入到巡视、党委监督等制度中去。年度述职应作为重要内容,年度民主生活会应致力于党性分析、批评和自我批评。介绍加强政治监督的实施意见,加强对“两个维护”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入手,深入找出落实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政治偏差,深化执政。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只表示不落实,维护群众利益不作为,特别是忽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等突出问题,不惧或care,/きԅ利用好“四风”监督举报平台,加大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的监督调查力度,及时揭露典型问题。
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履行主要职责,坚持第一级,抓好下一级,以以上速度示范。在省委的统一领导下,省委要把整顿形式主义作为基层减负的专项工作机制,继续发挥带头、抓大局、协调作用,加强对各地区、各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开展常态化调查研究,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推动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取得基层减负的实效。
标题:[要闻]关于贯彻中办发〔2020〕15号文件精神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的措施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