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西时报网”,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山西地区每天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山西的最好窗口。

主页 > 山西美食 > [要闻]五个维度构建山西一流创新生态

[要闻]五个维度构建山西一流创新生态

来源:山西时报网作者:欧阳珍更新时间:2020-10-31 14:32:02 阅读:

本篇文章2773字,读完约7分钟

一年时间,柱子竖起,三年时间突破,五年时间基本成型。中共山西省委近日发布《关于加快山西省创新生态建设的指导意见》,按照省委“四高两同步”的总体思路和要求,牢固树立“创新第一”的发展观。围绕做强做大实验室、加强试点基地建设、依法抓好企业创新全覆盖、率先构建部分重点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完善以智创市为载体的二元创新体系、弥补人才不足、推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八项重点任务,坚持以培育产业集群为主线。加快产业集群创新生态建设,构建创新生态技术体系,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加大创新财税金融支持力度,改革重塑创新制度文化“五个维度”,打造产业链、创新链、要素链、制度链和供应链。通过多链聚合和有效耦合,它贯穿于政治、生产、学习、研究、金融、服务和使用的各个方面

[要闻]五个维度构建山西一流创新生态

第一维度:

构建产业集群创新生态

坚持综合建设,实施产业链整合创新生态支撑专项行动,围绕先进制造业、绿色能源和数字产业三大板块,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和传统产业整体生态建设。

坚持重点示范,实施标志性主导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示范和引领专项行动。围绕14个标志性主导产业集群,按照上市和立项的方式,实施精准培育、精准攻关、精准投入、精准引进、精准支撑。重点选择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大数据集成创新、半导体等发展势头强劲、前景广阔的产业集群,引领突破,示范带动全省建设创新生态。着眼未来5-10年的发展需求,对比各行业创新的生态云图,发现、培育、引进一批专业化、创新型、科技巨头、个人冠军、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

[要闻]五个维度构建山西一流创新生态

第二维度:

创建创新的生态技术体系

构建重大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推进“111”工程实施。实施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突破项目、重大创新平台引领项目、创新型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项目;构建创新全覆盖体系。聚焦“五三”工程。

构建创新成果产业化体系。科研经费向创新型龙头企业倾斜,有效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实施“131”科技成果转化行动;加大科技成果转移力度,支持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在我省开展后续研究和产业应用;加强科技中介服务。建设公共科技基础设施平台和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创建科技成果和风险投资超市。

构建创新协作系统。构建全方位“点对点”产学研一体化联合创新主体。用“三个转变”促进产业创新发展。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构建“互联网+”集成创新体系和“平台+数据+应用+服务”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构建创新平台的支撑体系。依托开发区搭建创新集聚发展平台,推进产业和创新一体化布局。打造集聚“双创新”要素的平台,加快吸引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等高端双创新资源集聚于枝庄市。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融合平台,继续支持省部级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

构建开放式创新体系。深入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推进跨区域协同创新。

建立创新的标准化信息系统。建立创新生态标准化体系,加快形成一批标准体系,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建立创新生态信息系统和全省创新生态系统信息集成平台。

第三维度:

扩大和激活创新人才团队

着眼三个层面,努力打造高水平创新人才团队。创新技术人才,加强“高精度、捷径”人才的精准引进;创新技术管理人才,聚焦重点产业领域,探索高校联合实验室和产业创新研究院的建设;创新型企业家,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吸纳更多企业家参与科技创新政策、规划、规划、标准制定和项目评估,打造绿色通道,服务企业创新发展。

推进“三个优化调整”,努力打造专业创新型人才队伍。着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山西产业集群建设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创建创新平台基地,促进创新人才发展。依托“111”、“1331”、“136”等重大项目和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等重点平台,吸引人才、聚集人才。鼓励高端创新人才集聚工业园区和工业园区,为各类人才创业提供发展平台。在山西搭建人才共享云平台,利用互联网高效匹配人才需求。引进和培养一批专业特色突出、服务于省内创新需求的高端智库。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探索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和股权、期权、分红等分配方式,做好激励组合。完善吸引人才和人才的弹性机制,围绕科技和产业的重大需求,研究制定“一人一策”、“一案一议”的人才引进办法。深入实施“三金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等扶持计划。推进人才测评改革,全面深化科研院所、高校、医院科研和人事制度改革。

第四维度:

加大财税金融对创新的支持力度

完善风险投资体制机制,加快发展股权投资,支持省内风险投资机构向科技成果产业化企业提供风险投资。

积极培育天使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等早期投资力量。构建科技信贷风险分担机制,降低科技企业融资门槛,充分发挥科技金融创新发展专项资金作用。

加强金融创新投资。加强对新动能资金的支持,用新动能资金培养专项技术创新项目,加大对“四新”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强科技专项和资金保障,统筹利用省级科技计划(专项、资金等。)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

引导金融业加强创新支持。实施企业生命周期金融创新覆盖工程,组织银行、券商、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联合组建服务业创新金融联合体,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推进重点产业金融服务升级,对基础能源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给予相对充裕的增量支持。实施创新龙头企业上市项目,建立100家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后备资源库。支持多种形式的股权投资。发展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立新型国有信用信息服务公司。

落实鼓励创新的国家税收政策,加快实施鼓励企业创新的国家包容性税收政策。

第五维度:

改革和重建创新体系文化

完善创新体系。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管理体系。完善省级科技计划管理流程,提高科技计划实施绩效,完善多投入机制;完善重大科技项目研究体系,建立成果管理机制,实行“公开制度”,实行首席专家和项目专家管理;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从申请到保护的完整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创新评价体系,建立分类分层的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加大创新评价的比重和力度,构建创新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有机结合的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深化科技领域“分拨服”改革。按照创建创新生态的要求,科技主管部门从机构设置、机制运行和功能发挥等方面进行了试点改革。

[要闻]五个维度构建山西一流创新生态

培养创新文化。培育创新文化,鼓励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创新,鼓励干部努力成为创新理念的实践者、技术突破的创造者、产业升级的先锋;培养创新容错文化,容忍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错误;培养创新工匠文化。鼓励科技工作者长期致力于研究和工作,努力克服一批核心技术的瓶颈问题。鼓励企业家注重质量,追求卓越,推动从“山西制造”向“山西制造”的转变;培育全社会的创新文化。营造人人都是创新主体,人人都需要创新,人人都可以创新的创新氛围,创新不存在“旁观者”或“局外人”。(齐泽平)

标题:[要闻]五个维度构建山西一流创新生态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山西时报网介绍

山西时报网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地方性门户网站,坚持“读者至上”,定位于普通百姓,按百姓的需要办报,不断提高“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力度和深度,在为国分忧和为民解难中找准结合点,架起党和政府与普通百姓沟通的桥梁,尽心竭力为网民提供山西新闻联播、山西招生、山西高考、山西中考、山西教育、山西人事、山西旅游、山西地图、山西十大景区、山西旅游景点、山西旅游攻略、山西大槐树、山西旅游地图、山西自驾游、人说山西好风光、山西11选5、山西特产、山西汾酒、山西美食、山西面食、山西刀削面、山西老陈醋、山西证券、山西焦煤、山西财政、山西煤炭、山西财经、山西民歌、山西博物院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