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创建绿色生活 山西计划这么干
本篇文章3583字,读完约9分钟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绿色生活创造行动总体规划》,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创造优质生活”的部署,省政府办公室近日发布了《山西省绿色生活创造行动实施方案》,通过发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旅游、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7个重点领域,打造促进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发展的行动 《山西省绿色生活创造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绿色生活创造行动取得显著成效,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绿色生活方式得到广泛推广,倡导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基本形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成为现实 经济机关以县级以上的党政机关为创造对象 建立健全组织管理制度,明确负责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的组织机构 制定能源和资源消耗统计、节能、节水等能源和资源节约管理制度 【/h/】加强能耗和用水量目标管理,制定《山西省党政机关能耗定额》标准,通过能源审计和统计报告等方式定期分析能源资源消耗情况。 【/h/】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力度,率先采购更多节能、节水、环保、回收等绿色产品,更新公务用车,优先采购新能源汽车;推广绿色办公,推广无纸化办公,减少一次性办公用品的使用,推广使用回收产品;建设绿色食堂,推广节能节水餐饮设施设备应用,采用节能炉灶、节水洗衣机、高效油烟净化设备等节能环保餐饮设施设备,开展“反对食物浪费”、“倡导光盘行动”等节约食物行动 率先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按照国家标准制定办公环境涉及的生活垃圾强制性分类制度;培育绿色文化,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宣传引导,在全省党政机关广泛开展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能源资源节约宣传活动,举办节能低碳等生态文明建设讲座和培训。 到2022年,争取70%左右的县级以上党政机关达到创建要求 绿色家庭 将大多数城乡家庭作为创造的对象 充分动员各级妇联把创建“绿色家庭行动”与深化寻找“最美家庭”和评选表彰“五好家庭”结合起来,引导全省广大城乡家庭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增强绿色环保理念,学习资源和环境。基本国情、科普知识和法律法规 【/h/】发挥“连”字优势,广泛整合社会资源,同时依托社会机构、妇联等各种活动阵地,举办创建绿色家庭系列主题实践活动。 积极推进绿色家庭创造行动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通过专栏、专题、微视频展示等形式开展多种形式的绿色家庭环保主题实践活动 积极引导广大城乡家庭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积极购买节能电器、节水电器等绿色产品,树立节约水电、节约食品、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绿色生活方式。不断增强家庭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少生活垃圾分类的意识,积极组织和参与野生动物保护、义务植树、环境监测、环保宣传等绿色公益活动,在全社会树立绿色家庭典范,培育生态文明新风,不断构建全社会 【/h/】到2022年,将评选出200个典型的“绿色家庭”,全省65%以上的城乡家庭将初步达到创建要求 绿色学校 以大、中、小学为创作对象 充分发挥省级环境保护教育综合实践基地的作用,开展多种类型和形式的生态文明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师生生态文明意识 充分发挥文明校园作用,提高整体创建水平,为深化绿色学校创建、营造优美校园生态环境营造浓厚氛围 不断完善《山西省高校增设本科专业指导意见》,将生态、节能、环保等相关专业纳入高校学科目录,鼓励高校增设生态文明相关本科专业 创建节能环保的绿色校园,采用节能、节水、环保、再生等绿色产品,增强校园的绿化、美化和清洁 培育绿色校园文化,在学校内外组织多种形式的绿色生活主题宣传 推进绿色创新研究,在高校科技创新项目和成果转化培育项目中设立“绿色发展”专项,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加强绿色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到2022年,超过60%的学校达到设立要求 绿色社区 以广阔的城市社区为创作对象 以创建工作为抓手,建立健全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体系,推进社区节能节水、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垃圾分类、设施维护等质量提升 着力解决设施陈旧、容量不足等问题,更新完善供水、供气、供热、供电、道路等配套基础设施 园林绿地合理布局,增加绿道绿色廊道 增加居民公共活动/房间和健身器材数量,有效改善社区居住环境 积极推广节能照明、节水器具和雨水收集利用技术 规范管道设置,实施管道入地,加强供水、供热管网管理和维护,消除渗漏,推进社区基础设施绿化 规范和加强清扫保洁,建立生活垃圾前端分类投放、中间定时定点收集、不落地管理、末端机械化和智能分拣,形成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焚烧资源化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 提高社区清洁度 优化社区停车管理,科学新增或规划一批公共停车位,规划建设收费停车位,鼓励开放单位停车位,解决居民停车难问题 加强社区周边噪声控制,有效预防和制止噪声扰民行为 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平台,整合社区安全、公共设施管理、环境卫生监测等数据信息,提高社区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落实共建、治理、共享理念,开展多种形式的绿色生活主题宣传,积极动员居民广泛参与,培育社区绿色文化,营造浓厚的社区创造氛围 到2022年,争取60%以上的社区达到国家规定的建立要求 绿色出行 太原市、过境大都市等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为创作对象,鼓励周边中小城镇参与创作行动 【/h/】加快打造太原、临汾等全国公交大都市,积极开展创建公交优先发展省级示范城市活动 修订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建立交通影响评价机制,优化城市路网设置,协调公共交通、慢行交通和静态交通系统建设 推进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应用,在城市建成区优先使用新能源汽车作为新的和替代的城市乘用车;鼓励早日淘汰高能耗、高排放的车辆 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纯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能力,加强公交场站和充电设施设备的统一规划和建设 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实行客运联合运输,加强和改善城市公共交通与民航、铁路、轨道交通等运营时段的无缝衔接,引导推进立体换乘和同阶段换乘;优化公交线网布局和站点设置,加快公交专用道网络建设,促进公交服务向通勤方向供给,提高运营速度,重点解决早晚高峰出行难的问题;加强宣传引导,不断提升绿色出行吸引力,加快转变城市核心区过度依赖汽车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 加快建设交通卡和移动支付应用试点城市,推广电子站牌和智能公交,提升公众出行体验 加快网上预约出租车合规流程,推进新老交通业态融合发展,建立健全联合监管机制,不断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 【/h/】到2022年,力争建成60%以上的城市中心城区,绿色出行率达到70%以上,绿色出行服务满意度不低于80% 绿色商场 以大中型商场、超市为创作对象,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绿色商场行业标准(sb/t11135-2015),引导企业按照绿色商场行业标准的要求,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方向,从基础管理、设备设施、绿色供应链建设、实施绿色服务、引导绿色消费等方面,树立绿色管理理念。 【/h/】制定并完善一套完整的设备设施管理制度,如空法规、给排水、供配电、电梯、楼宇维修管理等。,制定节能、节水、节材、绿化管理等一整套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的管理制度,加强能源消耗和用水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完善绿色供应链体系,采购产品和选择供应商应符合商务部等部门颁布的《企业绿色采购指引》的相关要求。商场应在运营过程中推广绿色环保理念,提高绿色节能商品的销售比例 开展绿色服务和宣传,树立绿色服务理念,建立绿色服务体系,开展员工节能环保培训,组织节能环保公益活动,在商业和办公区域设置节能提示和宣传标志 通过优化布局和加强宣传,积极引导消费者优先购买绿色产品,简化商品包装,依法禁止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产品 鼓励建立智能回收设备 深入挖掘流通产业发展潜力,打造一批绿色商场 【/h/】到2022年底,力争全省每个城市都有绿色商场,引领绿色循环发展。全省有10-20家大型商场初步达到筹建要求,绿色商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绿色建筑 以城市建筑为创作对象 市人民政府将绿色建筑发展纳入城市发展总体战略,加强政策引导,建立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在土地出让、规划条件审查、节能评估和可行性研究审查中落实绿色建筑要求 【/h/】自2020年起,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所有新建建筑将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达到基本水平及以上 其中,政府投资的公益建筑和经济适用房,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必须执行一星级及以上标准 结合清洁供暖和旧住宅区改造,因地制宜实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推进既有公共建筑绿色改造 积极培育高星级绿色建筑,促进绿色建筑优质发展 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试点,引导技术创新和试点示范项目综合应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和经验 推广绿色施工新方法,提高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比例 加强绿色建筑运行管理,积极推进合同节能和合同节水管理,引导用户合理控制室内温度 到2022年,绿色建筑将占新建城市面积的60% 部门
标题:[要闻]创建绿色生活 山西计划这么干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