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全省10亿资金培训百万人 帮近20万人端上“饭碗”
本篇文章1451字,读完约4分钟
11月23日,来自省人民和社会福利厅的消息称,按照“人人有证,技能型社会”的要求,我省“国家技能提升工程”取得了实效,用10亿元资金提前一个多月完成了省政府培养百万人的目标,其中近20万人实现了就业。
“你去省城工作,县里会送技能培训班去省城,不收学费,推荐就业。”35岁的林县人薛学勤通过训练学会了一项技能。现在在锦西集团做焊工,月薪5300元。2018年初,薛学勤和他的老乡去省城打零工。在人力资源市场,他学历低,没什么技术,处处碰壁。“做过保安保洁,不怕辛苦,就是收入太低。”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现,省会和薛学勤一样,是县内农民工的重要目的地。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张振宇表示,今年7月,该县在省会陕西省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开设了一个“国家技能提升工程”培训班。教室靠得近是不够的,课程靠得近才是。临县改变了过去很多地方遍地开花的培训方式,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转向订单式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增加了电工、焊工、网络工程、汽车司机等紧缺岗位的培训。数据显示,仅通过汽车司机培训,就有1626名“兄弟姐妹”被派往太原,并通过网络汽车的方式成功就业。像临县,我省各市县普遍开展了“送培下乡”活动,有的采取了“田间培训”、农民+企业(农民合作社)培训、家庭式手工技能培训、课时积分制培训等灵活多样的方式,针对市场,提供精准培训。
在培训机构的评选上,我省改变了过去由人类社会、财政等部门认定的方式,改为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评选出全省最佳。以朔州市平陆区为例,中标的10家培训机构不再都是本行政区域内的单位,也是大同市和怀仁县的培训机构。同时招标时明确如果当年培训通过率低于80%,就业率低于30%,则取消下一年度的培训资格;合格培训机构人均补贴1000-1500元左右,根据培训后的就业情况,给予300-800元的岗位介绍补贴奖。根据省人民和社会福利厅的数据,在省内中标的550家培训机构,设置了150多个职业(工种),涵盖家政、养护、物业、消防、烹饪、旅游服务、加工制造、建筑、装配维修、养殖等,尽可能满足工人的培训意愿。
培训是为了就业。根据省政府规定,我省对所有参加“国家技能提升工程”培训并通过考试的合格人员颁发了“山西国家技能提升工程培训证书”。一证在手,一技挨着身,其次是政府就业服务,各种现场招聘、网上招聘、订单招聘活动从省到市到县密集开展。截至目前,全省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共收集发布就业信息50.2万条,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住宅服务等第三产业以及制造业、建筑业等第二产业。各地也高度重视劳务品牌的选择,坚持通过品牌培训和品牌服务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吕梁山护工、天镇保姆、沁县月嫂、祥芬金香素、福山厨师、榆社古楼、五台瓦工、林县兄弟、灵川叉车、平陆动力建设等品牌培训就业势头良好。
目前,我省1908万从业人员大多依靠实力而不是技术谋生,继续开展“国家技能提升工程”是及时而紧迫的。省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算了一笔账:10亿元培训了全省百万人,培训后实现就业近20万人。按照2017年我省农民工平均年收入2.97万元计算,20万人可以获得近60亿元的年收入,这是一个可喜的经济账户。
今年是我省“国家技能提升工程”的第一年。根据省政府部署,2019年至2022年,我省应积极开展大规模、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化、专业化职业能力评估,力争每年达到100万名接受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的劳动者,使我省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和技能得到较大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韩瑞琪、王斌)
标题:[要闻]全省10亿资金培训百万人 帮近20万人端上“饭碗”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