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西时报网”,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山西地区每天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山西的最好窗口。

主页 > 山西美食 > [要闻]从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上看丰收

[要闻]从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上看丰收

来源:山西时报网作者:欧阳珍更新时间:2020-11-12 12:08:02 阅读:

本篇文章907字,读完约2分钟

亩产一万斤的土豆,亩产一千斤的小米,12天就能发芽的豆类……在山西省太谷县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会展示了一幅丰收的画面。

在展览现场,一个重达5公斤的大土豆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种大土豆的技术员毛亚宝高兴地介绍自己的产品:“土豆是喝中药长大的,亩产轻松过万公斤。”

毛亚宝研究的中药肥料技术,用中药水溶肥料、中药菌肥等肥料代替传统的化肥。该产品是国家专利中药推广项目,荣获长城食品安全科技奖,并通过相关有机生产认证,不仅解决了肥料毒性问题,还使农作物产量迎来几何增长。现在,采用传统中药施肥技术的马铃薯亩产量已超过12000斤,并正在发力亩产16000斤毛亚宝说。

在展览会上,自然条件差的地区农业产量的增加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姚建民,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在低产农区实现高产是他20多年来的研究课题。“在吕梁山和燕山沿线的半干旱地区,农民一直过着依靠天气吃饭的生活。雨水多的时候,他们可以收集一些食物,雨水少的时候,收成很低甚至没有收成。这些地方也是集中连片的地区。我们要做的是增加这些地方农民的生产和收入。”姚建民说道。

20多年来,姚建民一直致力于可生物降解的透水性塑料薄膜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即将5 mm以下的降水转化为有效水,使作物在半干旱地区正常生长。该技术可以保证水、肥、气、热、菌的协调,从而实现产量突破,投资减少近60%。

“以前半干旱地区的谷子亩产最多500斤。近年来,山阴县和神池县几十万亩示范基地的谷子亩产在1000公斤以上。从扶贫到奔小康,打算在地里吃饭的农民增加了生产保障。”姚建民说。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山西粮食总产量增长近6倍,超过138亿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数百倍,达到11000元以上。各项农业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农产品也向有机化、功能化发展。

“我们培育的幼苗没有土壤,也没有肥料,从根部就解决了农作物所含的有害成分。这才是真正的有机农业。”山西省长治市玉峰农业科技公司销售总监苗天宇说。

在展会上,灵芝制成的盆栽、牡丹花制成的牙膏、连翘制成的茶,都成了“爆品”。吃得好,吃得健康,成了很多人的新追求。(王金玉)

标题:[要闻]从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上看丰收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山西时报网介绍

山西时报网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地方性门户网站,坚持“读者至上”,定位于普通百姓,按百姓的需要办报,不断提高“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力度和深度,在为国分忧和为民解难中找准结合点,架起党和政府与普通百姓沟通的桥梁,尽心竭力为网民提供山西新闻联播、山西招生、山西高考、山西中考、山西教育、山西人事、山西旅游、山西地图、山西十大景区、山西旅游景点、山西旅游攻略、山西大槐树、山西旅游地图、山西自驾游、人说山西好风光、山西11选5、山西特产、山西汾酒、山西美食、山西面食、山西刀削面、山西老陈醋、山西证券、山西焦煤、山西财政、山西煤炭、山西财经、山西民歌、山西博物院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