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啃下硬骨头 兑现军令状
本篇文章2937字,读完约7分钟
四月充满了鲜花和春天。在三晋之地,到处都有强大的力量与贫困堡垒作战,在没有取得全部胜利的情况下,从不撤军。
今年是我省脱贫致富的一年。新冠肺炎突然爆发的肺炎给扶贫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我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反贫困斗争,政策明确,工作深入,坚决克服疫情影响,确保反贫困斗争如期取得胜利。
着眼困难,监督战争
检查问题并保持清晰
“政府兑现了4.5万元的拆迁复垦奖,拆除了两个旧窑洞。现在,我要在县城好好生活!”4月8日,汾西县店坪乡店南村的郭耀明挥手告别老房子,踏上了回县城底层移民社区的路。汾西县被列为战争监督县。针对易地拆迁复垦进展缓慢,全县筹集3500万元奖励资金,及时解决基层工作困难,确保4月底前完成全部拆迁复垦任务。
打赢决战是今年必须完成的艰巨任务,需要强有力的措施来推动。我省对10个深度贫困县和其他8个剩余贫困人口500人以上的县进行挂牌督办,对重大政策、重点项目、重要机制落实存在突出问题的市县,特别是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和绩效进行挂牌督办。自上而下,省级领导要帮助指导和跟踪联系、帮助县上监督战争、纠正问题的监督工作。各市市委书记、市长也要把任务最重、问题最多的县区包括进去,确保问题坚决彻底整改到位。
全面调查,确保问题得到解决。扶贫收尾期也是问题整改的最后一个窗口。根据我省下发的扶贫整改计划,国审、专项检查、检查监督、扶贫审计、自查反馈等问题已全部纳入问题清单,由市、县按部门交办,减仓、控增、防变、促全整改于一体,做到清仓,确保上半年全部整改到位。
准确的政策保证剩余贫困人口脱贫。对于剩余的2.1万贫困人口脱贫,我省采取“一户一案”的方式,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帮助发展合适的工业项目,安排就业岗位;家庭无劳动力的贫困户,要统筹实施低保、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综合保障政策。对于不稳定户、边缘户脱贫,及时落实有针对性的救助措施,通过预警、事中帮助、事后跟踪,确保不存在返贫、致贫重大问题。
大力推行支持政策
稳定就业,保护收入
“免费体检出具健康证明,免费专车直接去目的地。政府支持农民工的政策非常有力。这种“点对点、一站式”的服务似乎为贫困家庭建立了一座桥梁,让他们能够无忧无虑地重返工作岗位。”3月16日,临城庄镇小马房村的张坐在开往青海省西宁市的大巴上,高兴地说。解决贫困劳动力外出打工问题,保障群众工资收入,是我省应对新冠肺炎肺炎疫情,保障贫困群众工业就业和增收的措施之一。
2月14日,省扶贫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做好新冠肺炎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扶贫工作的通知》。省政府办公室致力于特色产业、就业、产销衔接、资本项目、金融扶贫和底部保护。在6个方面,制定了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28项政策措施。省人民政府和省扶贫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应对疫情、加强就业扶贫、促进有组织劳务输出的通知》。其他省级部门也
——千方百计畅通农民工就业渠道。2月24日,省政府办公厅出台8项政策措施,包括建立重点企业24小时就业调度保障机制、完善就业介绍补贴、完善中小企业就业补贴等;2月27日,省人民和社会福利厅出台了加大与经济发达地区精准对接和劳务服务、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就业等政策。要求贫困劳动力就业在去年的基础上只增不减,统筹省内外两个市场,摸清就业基础,分类制定精准政策,落实优惠政策,确保贫困劳动力就业在4月中旬得到“清理”。
——各部门通力合作,解决量产上市问题。3月2日,省扶贫办会同省教育厅、省农业和农村事务厅下发了《通知》。一方面,它组织贫困地区的农产品进入机构、企业、校园、医院和军营。省级企业明确表示,年度订单采购同比增长不低于30%;一方面在农产品产销平台(窗口)发布供求信息,协调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进行“线上线下”和“一对一”产销对接;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共销售农业特产品4.52万吨,3.34亿元。
——全力支持扶贫项目开工和复工。各级各部门落实省政府发布的应对疫情、支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的10项措施,利用网上项目审批平台和“点办理、批量处理”机制,组织“千干部进企业”服务,帮助协调解决问题。优先支持扶贫作坊、扶贫工业园等。目前,今年下达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已全部落实到项目中,优先支持受疫情影响较大、影响完成扶贫任务的项目。对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企业和扶贫作坊给予一次性补助。目前,全省399家龙头扶贫企业复工复产,复工率97.32%,吸纳劳动力3.9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94万人;764个扶贫车间恢复工作和生产,回报率92.16%,吸纳就业3.5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16万人。
严格执行“四不摘”
攻难点,保色
3月23日,在岚县普明镇关家庄村的扶贫车间,工人师傅们间隔轮流干活,加大马力,做了5000套工作服。家境贫寒的杜四平高兴地说:“车间已经复工,我已经正常上班了。是一个很好的政策,让我一天能挣100多块钱,日子越来越好。”
关家庄村第一书记张彦良说:“我们复工后,开始整理贫困户信息,协调工人复工,帮助企业解决原材料供应、产品运输等问题。目前村里有22户贫困户已经办了卡来这里工作了。”
五十八个贫困县已经脱帽,但严格执行“四不挑”的大要求,不能打折扣。
——保持脱贫的势头。各地区、各部门增强军令意识,继续明确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要职责,严格实行专项扶贫双组长制度,保持五级书记扶贫的势头,确保重点不变、目标不变、渠道不变。通过每月集中通报、常态化约谈等方式,对那些在问题整改中屡犯错误、虚假整改、脱帽后懈怠的人员,追究责任和问责的力度并没有减弱。
——保持金融投资不减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扶贫的支持力度,协调各种涉农资金,动员社会资金投入扶贫。目前,今年中央财政安排我省财政扶贫资金35.17亿元,同比增长4.05亿元,省级财政安排28.04亿元,增长1.34亿元。市县两级的投资只是在增加,而且仍然是一个难以评估的指标。
——保持政策措施支持力度不减。在扶贫小额信贷方面,要根据贫困户情况,充分利用疫情期间六个月的贷款展期、展期、还贷等优惠政策;在产业扶持方面,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和提升产业扶贫“五有”机制,各类经营主体带贫、惠贫日益明显;异地扶贫搬迁方面,狠抓搬迁、拆迁复垦、后续扶持,解决群众产业就业搬迁、公共服务、社会整合、社区治理等问题;在生态扶贫创新方面,应推广“合作社加”模式,引导造林扶贫合作社发展林业产业、经济林经营、生态林经营和保护等。,通过多种渠道促进人民收入稳定增长。目前,已安排3亿元林业生态扶贫ppp资金,支持贫困县150万亩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
——保持驻地干部援助不减。贫困村退出后,我省一直坚持“不减少驻军、不减少援助投入、不减少停留时间、不减少管理”。原则上,今年到期的一秘和驻地团队成员不轮换。广大村级帮扶干部围绕有工作能力、有事情做、有技能做、有钱做、有领导、没工作能力,确保帮扶到位、群众满意的“十有”要求,开展问题排查整改“十清行动”。
省扶贫办主任刘志杰说,今年扶贫工作的重点已经明确,要求已经明确,措施已经制定。关键是要一个一个把握现实,千方百计减少疫情影响,全力以赴抓扶贫质量,做到“疫情”和“两战”都要打赢。(李
标题:[要闻]啃下硬骨头 兑现军令状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