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打好政策“组合拳” 夯实基层力量
本篇文章1813字,读完约5分钟
今年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一年,是全面战胜贫困的一年 要如期实现这些目标,巩固基层力量迫在眉睫 近年来,我省结合实际,完善了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相关政策,适当降低了困难偏远地区的“准入门槛”,有针对性地拓宽了基层公务员的来源渠道,更加注重准确的教育培训,促进了基层干部的有序流动,进一步丰富了基层公务员队伍。基层公务员的能力和素质得到提高,基层干部能够有序地安定下来工作 被“录用”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重点,基层干部是加强基层工作的关键 长期以来,由于物质条件艰苦,工作压力大,一些贫困地区基层劳动力不足,县乡两级人员不足的问题突出,空系列。很多公务员有多份工作,工作很辛苦 选拔和使用好基层公务员,巩固基层力量,是打好扶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也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 4月初,全省抓党建促反贫决战推进会议强调,要及时补充乡镇劳动力,继续加大困难边远地区公务员考试报名力度,严格落实各项保障政策,以“砖瓦”制度夯实基础。基层干部成长壮大的舞台 基层公务员的主要来源是公务员考试。只有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结果为导向,不断完善和完善基层考试制度,切实解决基层特别是困难偏远地区的“招人”和“留人”问题,才能有活水之源滋养基层力量长期以来“渴”的短板 在公务员考试方面,我省对艰苦边远地区的县乡机关放宽了学历、专业、年龄限制,采取了合并条件相近的乡镇岗位、面向当地户籍、分别划定笔试合格线等措施,做到了熟悉基层、热爱基层。人们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效缓解了基层的“冷遇”现象 【/h/】在公务员“四级联考”中,除了一些特殊岗位和专业性很强的岗位之外,要求省级机关招聘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验的人员,并且明确只有通过基层“敦妙”的经历,经过“风浪”,才有资格通过选拔更高层次的优秀人才,引导优秀人才进入基层公务员队伍。 2016年以来,全省已有11448人通过县乡两级考试,其中58个重点扶贫开发县4493人,进一步丰富了基层公务员队伍 “可以招”可以“用” “知道房子漏水的人在天底下,知道政治损失的人在草丛里。” “干部好,群众说了算,一个以人心为心的人,可以用心为人民谋福祉 我省在衡量考生基本能力和素质的同时,注重加强对考生感情、服务意识和工作能力的评价,使基层录用的公务员能脚踏实地,懂当地口音,懂当地条件,贴近家乡。站起来,抓住根 我省加大了从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中招聘公务员的力度。自2016年以来,共有1089名合格人员通过申请服务基层项目人员特殊岗位进入县乡机关公务员队伍 在调查中,一些基层干部反映,基层公务员不能不理解“三农” 因此,自2018年以来,我省利用15%的乡镇岗位计划招聘农业和农村专业人才,为乡镇开展扶贫和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持。在过去的两年里,有295人被招募并受到基层的欢迎 【/h/】为把招录的基层公务员培养成“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群体,我省结合县乡工作需要,精心设置公务员初级班,做到精准上课、精准培训。 充分发挥各级党校和公务员培训中心的主体地位,灵活运用网上学习强国、好干部等网络平台,利用党员电教远程教育接收站,不断加大基层公务员培训力度 目前,全省县乡公务员年平均培训117854人,基层公务员的能力和素质进一步提高 “可以用”更多的是“留存” “上千行,下一针”。基层工作繁重而琐碎,必须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关心基层干部的政治、工作和生活。 近年来,我省努力完善基层干部培养选拔机制,促进基层干部有序流动,使基层干部安居乐业 【/h/】省委组织部出台规定,省直机关增补科级以下干部。原则上,它们是通过公开招聘和公开选拔进行的 进一步加大公务员公开选拔力度。自2016年以来,从基层公开选拔了798人进入省市当局 严格组织人事工作纪律,落实乡镇公务员最低服务年限。在任职期间,不得调入上级机关,不得参加公务员选拔,不得参加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招聘和录用考试,进一步规范乡镇借调人员。保持基层公务员相对稳定 基层干部是我们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石中的钢筋” 为进一步完善基层公务员保障体系,近年来,我省不断改善乡镇工作条件,解决危房问题,加强乡镇“五小”工程建设,充分保障工作经费,努力实现乡镇公务员收入比县机关同级人员高20% 2017年和2018年,省里两次上调乡镇工作补贴标准,目前标准接近每月600元 (陈) 部
标题:[要闻]打好政策“组合拳” 夯实基层力量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要闻]乡村美起来 农民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