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西时报网”,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山西地区每天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山西的最好窗口。

主页 > 山西美食 > [要闻]第一观察|下好“山水”这盘大棋

[要闻]第一观察|下好“山水”这盘大棋

来源:山西时报网作者:欧阳珍更新时间:2020-11-05 08:40:01 阅读:

本篇文章2111字,读完约5分钟

几千英里的河流,一万英亩的山脉和河流支撑着几亿人和一个大国。 3月,我去了浙江安吉的玉村,深入西溪湿地。 4月份,我走进陕西秦岭,视察生态保护和恢复情况。 5月份,我来到山西汾河岸边,了解了九河的综合治理成果。 今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三次“翻山越水”,下了一盘大棋,又输了一盘。 守护风景 山川承载岁月,生态需要守护。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的关注是生动的: 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2013年提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体系体系”; 2014年,“保护生态环境”被纳入综合法治; 2015年,“绿色”被纳入新的发展理念; 2016年,全面绘制空气、水、土壤污染控制立体业务图,审批《关于建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 2017年,“反污染之战”成为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战役”之一; 2018年,“生态文明”写入宪法; 前年湖北总书记乘船游览长江,主持座谈会,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去年河南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优质发展座谈会; 今年,山西总书记视察了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 以太原晋阳桥为例,话语意味深长:“治理汾河不仅关系到山西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也关系到太原乃至山西的历史文化传承。” 2020年5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视察太原。这是习近平在汾河太原市金阳桥向公众挥手。新华社谢焕池照片 “国家最大”,读到这里。 年复一年,习近平总书记用数百座秦岭、数千条汾河和1万亩湿地填满了他的心。 在青海,他说要保证“一江向东流”;在云南,他说生态文明建设要“持之以恒,长期努力”;在甘肃,他说:“祁连山是我们的‘母山’,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它,给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 他以“我不一定要成功”和“我一定要成功”的境界要求自己对历史和民族负责。 规划景观 2005年,习近平在安吉玉村提出“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经济发展vs环保似乎进退两难,孕育了一条新路。 在今年的浙江之行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安吉雨村,见证了多年来发展方式转变的成就。 2005年,我去了安吉县玉村。(图片由安吉县委宣传部提供) ⊙2020年3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视察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雨村,了解该村多年来在践行“青山绿水,金山银山”理念,推进绿色发展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新华社沈宏社 从柞蚕菌到平利茶再到大同黄骅,证明脱贫计划要量身定做。村民想清楚种什么,养什么,到哪里增加收入。水适合水,山适合山。因地制宜,依托当地生态条件,“绿”产生“金”。 ↑这是2020年4月21日在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拍摄的照片。新华社陈昌琦照片 生态本身就是经济。“生于内室,无人知晓”的好去处正在被激活,在建设生态文明和脱贫致富的道路上相互促进。 我们最终会摆脱贫困,但我们永远不会离开大自然。高品质的生态促进高品质的产品,高品质的产品才能满足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在浙江考察期间,总书记走进“绿色空厅”看到了生态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游船在浙江省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航道上行驶(2020年4月1日拍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翁雨社 以西溪湿地为中心的大西溪经济圈、文化圈、生活圈的雏形,是大自然帮助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注脚。城市居民只有对自然产生亲近感,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宗旨。 重组景观 生态是人类社会的镜子,反射肮脏或清澈,反射贫瘠或茂盛。就像汾河、秦岭、西溪湿地都发出过警告: 由于长期过度开采地下水和大规模开发煤炭资源,汾河流域地下水位一度暴跌至几近断流,而干流劣质五类水质比例飙升至68%; 西溪湿地面积一度缩小,成为城市快速扩张前瑟瑟发抖的羔羊; 秦岭北麓的许多坡山和河滩都被扒去了绿袍,别墅砸山麓。 习近平总书记对自然生态保护红线一直是零容忍,只要一拉响警报,就会发出警告。 ━拼版照片:上图为2018年9月,Xi市长安区在其辖区内东大街拆除秦岭非法别墅“群仙别野”(新华社邵瑞摄);下图为秦岭和谐森林公园,拍摄于2019年7月秦岭非法别墅“群仙别野”拆迁后(新华社刘晓摄)。 从滇池到洱海,从呼伦湖到洞庭湖,从祁连山到秦岭,从长江到黄河,他始终注重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始终坚持抓到底。问题解决后,他经常去当地“回望”。 今天,渭河“九大河”综合治理取得成效,水量丰富,水质恰到好处,风景秀丽; 如今城市已退,西溪湿地已能休养生息,成为“天堂绿肺”; 如今秦岭青山绿水,一千多栋建筑被非法拆除,涉案官员被全面查处; ↑拼版照片:上图为2017年10月5日拍摄的太原市漯河市城区段治理美化工程三期施工现场(数据照片);下图为2020年4月29日无人机拍摄的太原市汾河两岸景色(新华社曹杨摄)。 自然生态要美,政治生态要美。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必须要有良好的生态。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万事俱备。决战果断,冲锋陷阵的时候,更需要充当行动的精神。 大江大河、城乡、山水、森林、湖泊、草木……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千年大计。有了同样的愿望和共同的努力,中国才能美丽,民族才能长存。 部分

标题:[要闻]第一观察|下好“山水”这盘大棋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山西时报网介绍

山西时报网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地方性门户网站,坚持“读者至上”,定位于普通百姓,按百姓的需要办报,不断提高“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力度和深度,在为国分忧和为民解难中找准结合点,架起党和政府与普通百姓沟通的桥梁,尽心竭力为网民提供山西新闻联播、山西招生、山西高考、山西中考、山西教育、山西人事、山西旅游、山西地图、山西十大景区、山西旅游景点、山西旅游攻略、山西大槐树、山西旅游地图、山西自驾游、人说山西好风光、山西11选5、山西特产、山西汾酒、山西美食、山西面食、山西刀削面、山西老陈醋、山西证券、山西焦煤、山西财政、山西煤炭、山西财经、山西民歌、山西博物院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