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决战完胜 脱贫攻坚】昂起产业扶贫的“龙头”
本篇文章2246字,读完约6分钟
发展工业是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根本途径和长远战略,扶贫龙头企业是工业扶贫的生力军。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扶贫龙头企业的培育,立足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扶贫龙头企业在工业扶贫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今年4月,我省发布了《关于完善产业带扶贫机制的指导意见》,统筹抗击“疫情”和贫困,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进一步增强龙头企业扶贫效果。
完善扶贫机制,确保“稳定带”
“莫道农家乐无宝玉,遍地黄花金针。”
盛夏,大同市云州区进入一年一度的黄花采摘季节,田野里到处都是人来人往。“近年来,我们村共种植了1500亩黄花。目前都进入了富裕期。在李三公司的支持下,我们的村民可以放心地种植黄花,不怕没销路。”西平镇何典村的一个贫困家庭谢文说。
谢文所说的“李三公司”是指云州区李三农副产品有限公司。通过“基地+农户+公司”的一体化运作机制,公司与全区10个乡镇的2.1万农民签订了种植和收购合同,有效带动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是面向农村、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是省级龙头扶贫企业。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扶贫不准确的问题,保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我省扎实推进“一村一品一主”,按照贫困村有扶贫产业、带动主体、合作经济组织、贫困户有增收工业项目、有劳动能力的“五有机制”推进工业扶贫。目前,全省5633个贫困村建立了“五有机制”,近3000家企业以各种形式参与了工业扶贫。
近年来,我省各地龙头扶贫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大胆探索和创新利益联动机制。通过“公司+”、“合作+”、“土地入股”、“金融扶贫”和“托管管理”等形式,产业扶贫模式多样化,特色农产品升级换代,为企业实体带来扶贫的效果日益突出。
今年4月发布的《关于完善产业带扶贫机制的指导意见》,以“引贫”为核心,以“减贫”为目标,进一步完善产业扶贫“五大机制”,旨在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建扶贫链,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动机制,促进扶贫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产业扶贫质量,带动贫困人口持续稳定增收。
拓展连接方式,确保“精准带”
王建福是榆社县何裕小米专业合作社的董事长。他正忙着和当地农民签订新年小米收购协议。
发展“订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王建福介绍,何裕小米专业合作社与农民签订种植合同,为农民提供种子、化肥、技术、产品销售等服务,既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又保证了合作社优质原材料的供应。购买价格采用保证合同价格与市场价格相结合的原则。当市场价格高于合同价格时,收购价格比市场保护价格高出0.4元/公斤,保证了农民收入的稳定。
2019年,合作社以云群、何裕、北寨为重点,与贫困村农民签订订单种植合同1.5万亩,涉及679户农民,其中贫困家庭343户,从贫困家庭购买小米307.65吨,平均每亩纯收入1260元,平均每户收入约3800元。
在产业扶贫实践中,我省组织龙头企业依托自身优势,根据个人需求制定政策,通过用工、订单生产、生产托管、产品代销、资产租赁、保护价收购等方式,建立契约式和股权式联动机制。,探索工业扶贫的利润分配模式,多渠道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增收。
省扶贫办副巡视员张解释说,各种涉农经营实体组织贫困户,壮大实力,打入市场,推动订单购买、股份合作、分红保障、利润回报等利益联动机制更加紧密,让贫困群众分享产业发展各方面的红利。
支持做大做强,确保“长期服用”
6月24日,我走进山西天之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自动化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进行灌装、分拣和包装。“我们的产品原汁原味,酸甜可口,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销量不断攀升。”该公司负责人严伟伟表示。
严维维以前在网上卖沙棘果汁饮料。随着生意的扩大,他想出了自己生产饮料的主意。在当地农业、扶贫、金融部门的支持下,2017年成立了集沙棘种植、采摘、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山西天之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将土地流转种植沙棘,农民可以享受地租和赚取工资,导致160多名贫困人口收入增加。
实施工业扶贫,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从“特”和“优”入手,做大做强市场主体。近年来,我省把工业发展作为脱贫的重要抓手,多方扶持,推动各类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有效带动了贫困人口稳步增收。
政策优先考虑龙头企业。去年8月,省政府出台了《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制定了企业投资项目、高学历人才补贴、省级示范联合体建设、企业贷款贴息等10项配套政策,建立了科技、金融、人才、流通、政策相结合的产业发展保障体系。
优先考虑贫困地区。去年实施的30个重大农业标杆项目中,12个项目位于18个贫困县,总投资19亿元。今年35个项目中,10个项目位于9个贫困县,投资9.51亿元,充分发挥产业集聚优势,进一步带动贫困县产业发展水平。
资金优先支持贫困科目。自2016年以来,贫困县连续五年农业资金分配比例超过30%,并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今年,省农业厅专项资金1.2亿元支持龙头企业,预计支持贫困县近70家龙头企业,资金达到6000万元。在资金支持方面,省农业和农村事务厅今年帮助61家农业企业获得超过15亿元的低息贷款,其中贫困县20家龙头企业获得近4亿元的低息贷款。
省扶贫办工业站主任张表示,2018年以来,我省各地依托农业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帮扶主体,形成了省、市、县三级扶贫龙头企业带动扶贫的局面。这些企业起主导作用,给农民看,教他们做事,带他们去挣钱,把产业留在农村,把工作留在农村,把增值收入留在农村。(李
标题:[要闻]【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决战完胜 脱贫攻坚】昂起产业扶贫的“龙头”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