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牢记殷殷嘱托 建设美丽山西
本篇文章4691字,读完约12分钟
俯瞰,右玉县被绿树环绕 (杨燕摄) 卢梁山,山青水秀;人们在汾水河畔游泳,河水波光粼粼,碧水碧绿;看东边的娘子关,药香果味,绿富双赢;看西边的干鲲湾,山峰灰暗,山河壮丽...一幅美丽的山西新画卷来了 十五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一个重要结论——青山绿水是金山银山 15年来,“两山”理念已成为我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后续,成为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识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的热情,统筹管理山水、林、湖、草,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全方位、全地区、全过程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山西。三晋大地绿了,美了,人民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富裕。 -绿色山西生态优美 在南山之巅听松涛,在苍头河边乘凉 八月,悠悠,碧海绵延,风景恰到好处 绿色是游宇人的骄傲 几十年来,右玉县的干部群众始终不渝,坚持植树造林,继续推进生态修复。森林绿化率达到56%,从前的“不毛之地”变成了今天的“绿洲” 2017年9月,右玉县成为全国首批实践创新基地,“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 长期以来,严重的水土流失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一直是山西的“标签” 特别是吕梁山,由于缺水、生态差,是典型的“生态洼地” 实施土地绿化,弥补生态缺陷,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必然的选择 三金继续大规模的土地绿化 【/h/】特别是“十三五”期间,我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启动太行山吕梁山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重大工程,重点建设生态恢复机制创新试验区、风景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试验区、“一圈一带”生态恢复试验区、生态保护与恢复促进扶贫试验区,实施国家“绿化与绿化”行动,全面加强林草资源保护 【/h/】2018年,以渭河为重点的七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启动,“两山七水”生态修复全面启动 我省开创了全面实施风景林、湖泊、草地管理制度的新时代 【/h/】目前已初步建成沿黄经济林和平原区农田防护林、吕梁山中南部水土保持林、汾河上游水源涵养林和北方风沙区防风固沙林的区域防护林体系 在三晋大地,曾经的“黑”和“黄”被越来越多的绿色所覆盖 【/h/】2018年我省森林资源年度清查结果显示,森林面积535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2.79% 特别是黄河流域86个县的森林覆盖率从“十二五”规划的不到20%提高到24.44% “你看,汾河现在多美啊!”8月11日,静乐县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的巡警王国平感叹道 从他望远镜的镜头里,远处汾河的芦苇在摇曳荡漾 【/h/】从单一种植到“三个转变”融合,从“单兵作战”到系统管理,我省在北方防风固沙区、中央水土保持区、重要水源保护区等生态脆弱区建设了一系列绿色生态保护屏障。 根据2017年国家生态气象通报,2000-2017年山西植被生态质量改善率居全国首位 【/h/】全面推进蓝天碧水净土防御,坚持山、水、气、城一体治理。全省11个城市年环境空气体质量超过二级标准,pm2.5平均浓度高于京津冀周边地区的平均水平。 今年上半年,渭河流域13个国考断面全部退出劣V水质 “我在这里工作了27年,见证了吕梁山的变迁 过去,白龙山和野鸡山到处都是黄土,到处都是低矮的灌木,现在成了层状 在山顶上看着从黄色到绿色的山坡,感受秋天层次感森林的壮丽,是我最大的享受 红茶山国有林业局资产管理中心主任薛学泽表示遗憾 可喜的是,随着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太行山绿化、退耕还林等国家重大工程的实施,我省森林资源得到有效增加,野生动物分布面积逐年增加,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和发展 如今,自然林区充满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雨后,精神空山空的空气格外清新,树木更绿了 “在山里巡逻了这么多年,这片森林就像我的孩子 把森林治理好之后,这里的环境好多了。近年来,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野生豹子的踪迹 太岳林业局的局长李春海看上去很激动。 【/h/】2019年监测数据显示,我省自然保护工程区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能力为92.72亿m3,森林生态系统年涵养水源土壤12829.4万吨。2019年我省自然保护工程区森林生态系统总生态效益价值为1162.04亿元。 ——增绿增收促共赢 8月8日,庐山扶贫造林专业合作社郭看着山坡上那棵茁壮的核桃树。他笑着对领导高文祥说:“这些苗好不好? 临县是吕梁山生态脆弱区生态修复区的主战场,也是扶贫的主战场 “过去,我只想到各种地方。谁想变得越来越贫瘠,人们越来越穷 没想到,我现在种树,却赚了钱 跟着我们村的合作社,春秋我能赚两万五 今年我会用这笔钱来翻修房子 ”郭笑着对说道 从光秃秃的黄图山到三季常青的四季鲜花,这种变化让林县柏文镇李家湾村的村民李增明至今记忆犹新。 柏文镇镇长何旭峰说:“生态造林能给贫困户带来四个收入,一是劳动收入,二是退耕还林政策补贴,三是林业管护收入,四是参与合作经营分红收入 【/h/】退耕还林过程中,对于办了卡的贫困户,在我省国家每亩补助1600元的基础上增加700元,贫困县每亩造林增加300元,投资增加到800元 “现在不仅有退耕还林的收入,还有种树的钱 我在一家合作社工作,一年差不多1.3万,能照顾家庭,挺好的 克兰郡普惠造林专业合作社的贫困户冯爱平脸上恢复了笑容 “老百姓加入合作社,自主购买种苗进行种植和管理,林业部门接受回购。” 这样,群众就赚到了钱,植树护林的积极性提高了,也提高了造林绿化的效率和质量 省林草局生态保护与恢复司副司长李俊解释说 代购造林模式实现了荒山绿化,增加了农民收入 目前,全省58个贫困县成立了3378个造林合作社,吸纳贫困成员7万多人,完成造林820.8万亩。13.7万贫困成员获得造林劳务收入11.25亿元 【/h/】近年来,我省坚持生态治理与扶贫相结合,共同实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保护就业、经济林效益、林业增收等林业扶贫“五大工程”。连续三年惠及52万贫困人口,年均增收10.3亿元 2018年,国家林草局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务院综合司扶贫办联合发布《关于在全国推广山西省扶贫造林(种草)专业合作社扶贫模式的通知》。该省为国家生态扶贫提供了“山西计划” “老郭,这片沙棘是今年第一次结果,整体外观很好。 ”“是的,我已经开始在这里收集了,一英亩大约200磅。 按照这个比例,满果期肯定不靠谱 8月10日,岚县林业局副局长袁远湖与扶贫造林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茂林在郭盛一号沙棘树下进行了座谈 【/h/】老郭的沙棘林是从该县王石乡吐神村调入种植的经济林,2254亩。 今年是第一次结果,平均亩产200斤左右 这让老郭非常高兴 “该县引进的沙棘品种不仅产量和品质优于本地品种,而且成熟期短,上市早。” 沙棘从管理到保护再到收获基本都是用合作社的成员,也给大家增加了收入 目前一磅15元卖的鲜果,除了人工费和包装费,还能赚五六元 由于有了新的经济林,老郭的生活发生了变化 这一变化源于我省开展的经济林质量提高和效益提高工程 经济林是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近年来,我省以品种改良、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每亩200元标准的干果经济林质量提升和效益提升工程,努力弥补经营管理中的不足,实现贫困户低质低效经济林。完全承保 数据显示,全省经济林1950万亩,其中核桃、红枣等干果经济林1400万亩,沙棘、连翘等特色经济林550万亩,林草总产值达535亿元 实践证明,植树造林意味着创造财富 我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走上了兼顾生态与民生、增收与绿化协调、共赢的绿色发展新路 -绿色产业欣欣向荣 初秋的太行山,树木深浅,风景如画 沿太行一号旅游公路,进入平顺县阳高乡南河沟。在张卓河畔的东平村,这个用石头砌成的小山村就在眼前 进入村庄就像进入山林 这个只有28户人家的小山村,四周都是青山。村里两株笔直的白松树冠硕大茂盛,街道两旁随处可见胡椒树 村委会主任石表示,大红袍是当地的辣椒品种,也是东平村最重要的产业 近年来,乡村旅游业的兴起使胡椒等当地农副产品名利双收 村民魏晓云去年用他闲置的空房建了一座农舍,现在回头客越来越多 近年来,东平村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全村的房屋和基础设施进行了修缮,新建了步道、民居等。,包括经济作物种植区、粮食种植区、室内农具展览中心等。农业知识博物馆项目正在建设中 石告诉记者:“东平村位于平顺旅游路十里生态走廊。石头民居是这里的特色。近年来,乡村旅游得到了发展,村庄面貌得到了整顿,吸引了许多自行车爱好者和游客。村民依靠旅游业和胡椒产业,收入稳步增长。2018年,全村脱贫 【/h/】长治市壶关县桥上乡前垴村,李启福的“前垴别墅”B&B已运营4年,生意一年比一年好 自该村整治生活环境以来,已由“污水横流、泥泞不堪”变为生态环境优美的古村落 村民赢得了旅游业的“金饭碗”,赚到了生态钱 【/h/】省农业和农村事务厅社会事业促进司司长杨忠介绍,从2018年起,全省将学习和推广浙江省“千万工程”经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三年行动,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农村。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青山绿水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 【/h/】关岑山、太岳山、中条山等九个林区从北到南在山西分布密集。2200多万亩森林资源使森林健康具有独特优势 “夏养山西”的战略部署,使我省森林健康产业的发展步入快车道 【/h/】据悉,经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批准,我省婺源县、平顺县、阳城县洛河镇、左权县龙泉镇、乡宁县裘芸山等40个单位成为国家森林养生试点建设单位。 其中,中条山、左权龙泉、丽水太行红谷被评为首批“国家森林健康基地”;太行林业局单塘寺林场、太岳林业局七里峪林场等四个林场被中国林农协会评为“中国森林杨康林场” 【/h/】大河森林健康基地位于“环骊山生态旅游圈”的核心,在骊山最高峰舜王坪山脚下 目前已建成氧吧体验区、知青文化区、景区观赏区、休闲健身区、综合服务区五大区域 省林业局副局长张盖英说:“我省是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是华北地区一颗珍贵的绿色明珠 森林保健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下一步,我省将继续推进森林保健产业布局,推进林业、农业、中医药、养老、文化、旅游、体育一体化发展,重点建设全省90个森林保健基地。 “ ”沙棘茶口感好,有清热解毒、降‘三高’的功效。 我们的沙棘茶是用科兰县的野生沙棘制成的 8月13日上午,山西宋家沟功能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燕峰严肃直播 他告诉记者,克兰县有42万亩野生沙棘有机林,沙棘品质好,营养价值高 此外,全县还投资2200万元建设了2000亩高标准沙棘药茶示范基地 现在,他们已开发出7个系列14个品种的沙棘产品,都很畅销 村党支部书记雷说:“山西宋家沟功能食品有限公司带动村里的农民采摘沙棘叶和果实,到沙棘产业园进行加工,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只有采摘沙棘果,才能为98户家庭增加人均9700元的收入 生态就是生产力 【/h/】今年3月20日,我省正式发布“山西药茶”省级区域公共品牌,以品牌覆盖中药材整个产业链,提升特色农产品价值 灵川县连翘产量居全国第一 原来,当地农民除了摘连翘,还要摘一个月的连翘叶 如今,随着加工连翘茶企业的不断扩大,每个茶叶车间每天需要约1500公斤连翘叶,农民从4月到9月都在采摘 加工车间很多工人都是贫困户,年收入一万多元 目前,药茶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全省人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劳动收入 从生态收益到产业收益,从近就业到利用创业,我省的生态优势正在逐步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多渠道绿色发展道路成为“青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诠释 (康美张力元) 部门
标题:[要闻]牢记殷殷嘱托 建设美丽山西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