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西时报网”,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山西地区每天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山西的最好窗口。

主页 > 山西美食 > [要闻]千里共筑晋疆情

[要闻]千里共筑晋疆情

来源:山西时报网作者:欧阳珍更新时间:2020-10-30 08:32:01 阅读:

本篇文章2821字,读完约7分钟

新疆阜康的金夫小学于9月底投入使用,可以解决附近1600多名学龄儿童的入学问题。北塔山牧场引水工程的建成,有效解决了近千人和3万多头牲畜的饮水问题。位于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杨梅集团五彩湾一矿项目开工建设。一期批准建设规模600万吨/年,总投资50多亿元,将建成完整的煤化工产业链,重点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修路建校建院,汇聚资金、人才、技术,促进产业合作,着力增强地方发展的内生动力,变“输血”为“造血”,一批又一批山西援建干部人才跨越千里,在广袤的天山南北展现出民族团结奋进的动人歌声。

[要闻]千里共筑晋疆情

对新疆的项目援助-

精准努力,注重综合效益最大化,注重帮助受援地区高质量发展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今年山西实施的78个救助项目进展顺利,投资2.07亿元,实物工作量超过65.5%。有望按期完成、验收、使用,发挥效益。”8月26日,山西省援疆总指挥丁永平表示。

2019年12月23日,第四批山西省骨干援助人员陆续进入新疆,推动新疆援助工作取得新成绩。

项目是发展的载体。援疆前,山西省以综合效益最大化为重点,扎实做好援疆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工作,在项目规划、实施、监督和调整的全过程各环节体现高质量要求,精诚合作,不断深入推进援疆工作。

坚持目标导向,准确满足需求。今年,我省在安排援疆项目时,坚持充分、合理、合理地使用有限的资金,做到了“三个重视”。第一,注重研究。2019年底,山西省第四批骨干援助人员进入新疆短暂休息后,集中一周时间对各受援地的项目工作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受援地的实际需求。第二,注意重点。坚持“三个倾向”、“四个突出”,向改善基层、改善民生、扩大就业和收入倾斜。今年,我省规划实施的47个援助项目投资3.16亿元,其中近3亿元用于民生项目援助,占94.29%;县级及以下基层项目补助资金2.75亿元,占86.93%。第三,注重长远。在做好新疆援助项目安排和实施工作的同时,要着眼于新疆援助资金效益最大化,帮助受援方高质量发展。

[要闻]千里共筑晋疆情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精准督导。按照年度投资计划,项目100%开工,资金100%到位,任务100%完成。6月,原山西省援疆总指挥丁永平率队对六师、五家渠市援疆现有和在建项目进行了全覆盖的调研和督导,并进行现场办公,跟踪项目实施单位的可行性研究、项目实施、项目决算、竣工验收和投入使用情况,对发现的问题逐一进行核实,督促现场解决。

坚持以结果为导向,准确盘点梳理。在山西援疆之前,意味着2019年之前的所有项目都要大清查,大垫底,以结果为导向,寻找好的经验和做法,供参考和推广。与此同时,要检查不足,填补漏洞,及时盘活项目剩余资金,根据受援人的需求,准确设立31个项目,确保新疆每一个援助项目都建成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廉政工程。

科技援助新疆-

依托农业科研项目,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帮助员工增收致富

又到了大丰收的时候了。在第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实验基地,棉花研究室主任赵占生一行人戴着草帽,在烈日下的棉田里仔细观察新品种紫顶6号的生长情况;在设施农业基地,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陈羲明穿梭在果树大棚里,看着枝桠覆盖的蟠桃和香梨,脸上带着微笑。

科技援疆是帮助受援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山西省援疆依托农业科研项目,立足解决当地农业生产关键问题,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帮助劳动者增收致富。

新疆是中国棉花大省,也是中国唯一的海岛棉(长绒棉)产区。但地方棉花生长周期长,产量低,皮棉率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农科院和山西省农科院棉花所联合开展科研,加大试种力度,解决了原品种的不足和缺点,育成了新品种紫顶6号,近年来在农场进行小规模试种,形成了优质、高产、高皮棉率的良种,满足了当前的市场需求,棉农收入显著增加。

我省援建团场六师设施农业基地,引进山西蜜蜂授粉技术。与当地传统授粉技术相比,坐果率提高了20%至30%,果树的果实大小和颜色得到了质的改善和提高,受到市场的广泛青睐。该技术广泛应用于桃、梨、苹果、草莓等品种,降低了人工成本,显著增加了种植者的经济效益,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自对口支援新疆以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和第六农业科学院全面开展农业科研合作,引进蔬菜新品种88个,筛选出适合推广种植的蔬菜新品种19个。通过项目实施,新品种、新技术利用率达到90%以上,辐射带动周边万亩蔬菜生产;共示范推广双孢蘑菇、姬松茸10万平方米,平菇、茶树菇、香菇1000万支,为当地150多名居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新疆的工业援助-

共建工业园区,创新投资模式,促进特色产业合作,增强受援地区内生动力

8月25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柳云湖农场金龙养殖小区的山西援建干部齐磊看着即将被宰杀的成年羊,心中充满喜悦。依托从我省怀仁县引进的全新养殖模式,2019年下半年养殖小区仅放生2批4000多只羊,净利润40多万元。到目前为止,六云湖农场已经成立了5个羔羊养殖合作社和4个标准化、规模化的养殖小区,今年上半年已放羊2.2万多只,年产量和收入增长3-4倍。全年预计可放羊5万只,产值7000万元。六云湖农场采用“养殖小区+专业团队+合作社”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开辟了一条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的现代畜牧业发展之路。六云湖农场党委书记邓说,这种全新的耕作模式给农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使工人和员工在致富的道路上拥有了光明的心灵和财富。

[要闻]千里共筑晋疆情

我省坚持把对新疆的产业援助作为增强受援地区内生动力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进山西与新疆的产业合作,实施11个产业就业促进项目,带动近3万人就业,形成了以产业促就业、以就业促发展的良好模式,有利于两地和兵团的优质发展。

推进工业园区共建。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等四个开发区分别与受援地区合作建设,深入参与“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太原十二家餐饮连锁超市与新疆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对接,每年销售近250吨新疆农副产品,覆盖面不断扩大。

推进投资模式创新。空升职后,云签了合同。在太原和五家渠市同时举行的“云推广”和项目签约仪式上,16个项目签署投资意向,总投资177.95亿元;引进10多亿元平遥煤化投资,整体收购大黄山煤矿,盘活现有资产,推进地方国有国企改革。

推进特色产业合作。山西省对新疆的援助,就是要充分发挥新疆的资源禀赋和我省农业科技优势,扩大育种、育种、农产品深加工等特色产业的合作,逐步实现规模经济。“离聚体处理玉米、百合新技术、新品种”、“额尔齐斯河特种鱼类养殖场、水产养殖”等14个项目,有效促进了当地就业和增收。

促进旅游和文化合作。我省探索创造了“专列+飞机+文化+旅游”的新模式。2019年,115万山西游客赴新疆欣赏美景、美食、探索人文、领略民俗。山西四家企业深入参与阜康旅游市场开发和文化产品培育。

金和江相爱至深,血脉相连。山西援疆干部正在以实际行动履行使命,与新疆各族干部群众携手共建美好未来。(金帅妮)

标题:[要闻]千里共筑晋疆情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山西时报网介绍

山西时报网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地方性门户网站,坚持“读者至上”,定位于普通百姓,按百姓的需要办报,不断提高“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力度和深度,在为国分忧和为民解难中找准结合点,架起党和政府与普通百姓沟通的桥梁,尽心竭力为网民提供山西新闻联播、山西招生、山西高考、山西中考、山西教育、山西人事、山西旅游、山西地图、山西十大景区、山西旅游景点、山西旅游攻略、山西大槐树、山西旅游地图、山西自驾游、人说山西好风光、山西11选5、山西特产、山西汾酒、山西美食、山西面食、山西刀削面、山西老陈醋、山西证券、山西焦煤、山西财政、山西煤炭、山西财经、山西民歌、山西博物院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