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店]“酸酸”的太原话
本篇文章810字,读完约2分钟
语言是一个人的名片 当你张开嘴时,你向别人介绍自己 语言也是当地的广告语言。即使全国各地的人聚在一起,一开口就有了自己的籍贯。 太原方言总给人“酸”的感觉。既不是像吴侬软语那样的英格岩语,也不是像北京话那样的清音醇厚 市场上有个很流行的笑话。一个太原人去北京饭店吃饭:给我60(蒸馏)一笼馒头,70(冲泡)一壶茶,80(去皮)一头蒜。服务员问:吃这么多,你们几个?甲:九十(也就是)一个人 太原有着悠久的历史,一些非常古老的文言词汇仍然保留在口语中 如果你有幸听两个太原老人聊天,你真以为你是在解释古代汉语:说两个人抬东西,叫“余”,而《说文解字》里有:“余,一起抬。” 说有人拿东西叫“莲花”,意思是承受和移动,也引申到一般的“拿”和“扛” 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口语 “不能动”就是不能动 这个用法也很老了。汉代张衡的《东京赋》中,有一句“天下之责” 你听起来很土,不可能很土,写的时候很古,不可能很古。 好像是汉代的陶罐,土的渣子让人感觉亲切真诚 文言文里有个常用词“非常”。现在大部分地方都用“什么”或者“什么”来表示这个意思。至少在原方言中,我们还是用这个词,比如:“你是做什么的?” 如果你是太原人,无论你走到哪里,只要一听到熟悉的地方口音,你就会不自觉的走进这样的人群,这个人群里的每个人都会热情的接纳你 太原方言和太原人的性格一样厚重直白,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们喜欢用很多重叠的词来突出一些东西,就是口袋是布袋,背心是腰,口袋是肚子 我也喜欢用很多语气助词来强调语气,比如:稍微看一下;游:闲;挤压:在人群中用力挤压 太原方言也对事物和物体的细节进行了细致的刻画,比如:前生家庭:前妻所生的孩子 产后:第二任妻子所生的孩子 为了区分前后妻 【/h/】现在,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和世界各地人民的交流融合,太原方言的一些词汇不常出现在人们的嘴里。我觉得这是太原越来越开放的体现,但对太原方言来说真的很无奈
标题:[探店]“酸酸”的太原话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探店]山西年俗忆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