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山西博物院三件珍品将亮相央视《国家宝藏》
本篇文章875字,读完约2分钟
从12月9日起,《国宝》第二季将于每周日晚19: 30在央视综艺频道播出,届时将正式揭晓27件国宝,并评选出3件山西博物馆文物。届时,观众将见证侯马晋代东施墓俑、侯马盟书、木漆画的风采。
金金奎大二年(公元1210年)侯马东施墓高约20厘米,宽约6.5厘米。侯马市牛庄东明墓出土。文物位于墓北墙上部,为单檐山。两个八角形短柱支撑桌面,简洁精致。舞台上有五个彩色的小雕像。从左到右有五个角色:庄谷、副端、端泥、庄丹、副网。其中后期泥是主角,不同于前期以副后期和副网为主角,以搞笑调侃为主要内容的杂剧,标志着中国戏曲艺术正在走向成熟。
侯马盟书,春秋时期,出土于1965年至1966年侯马市晋国遗址。在40多个祭祀坑中出土了5000多件玉器和石书,其中大部分呈桂形,最长32厘米,其余为圆形和不规则形。大部分发言都是用朱的笔写的,也有少数是用墨水笔写的。有656个可识别的字符,从200多个单词到不到10个单词不等。内容可分为五大类:主盟誓言、宗族联盟、佣金质量、受理室、诅咒。对于领导和宣誓的时间有不同的看法。大多数学者认为,侯马誓约书是以赵氏家族为首的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举行誓约活动的承诺书,如实记录了晋国后期各强势民族斗争的史实,具有政治档案性质。它的发现对晋国历史、古代盟誓制度和古文字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北魏木漆画,长82厘米,宽40厘米,厚2.5厘米。1965年,大同石家寨太和八年(484年)出土司马金龙墓。是两块漆画屏,用榫卯连接。木板涂朱漆,《列女传》故事分四层画。线条是黑色的,人物的脸和手是铅白色的,服装是黄色、白色、绿松石色、橙色、灰色和蓝色的。铭文和清单都是用黄色颜料画的,上面有墨水和文字。画风接近顾恺之。碑文和名单上的碑文是李和凯之间的,是北魏罕见的墨迹。木漆画是南北朝文化融合的产物,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据了解,《国宝》第二季继续由央视和故宫联合制作。新增河北省博物馆、山西省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四川省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等9个博物馆,从馆藏中选取3件国宝,共计27件。(孟淼)
标题:[要闻]山西博物院三件珍品将亮相央视《国家宝藏》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