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务实创新书写群众满意答卷
本篇文章3106字,读完约8分钟
2018年,平安山西建设和法治山西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
今年,我省的专项斗争得到了郭胜坤、赵克志等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在全国专项斗争推进会上,作为六大发言单位之一的我省介绍了经验。
今年,《山西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18年)》编制出版,成为我省第一本法治建设“蓝皮书”。
今年,《山西省法官检察官撤岗管理办法(暂行)》在全国率先颁布,建立了良性的可进可退的岗位滚动机制。
今年,我省进一步推进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规范化建设,在中央政法委专题会议上交流经验。
今年,全省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刑事案件同比下降9.1%,命案同比下降22.48%,首次实现全年破所有现有命案的目标。
一个扎实的举措,一串有力的数据,一个法治大事件,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安全、公平、正义的更高要求,同时交出了一份有温度、有厚度、有分量的法治答卷。
【清单1】协调全面推进“真实结果”展示
省委高度重视政法工作,始终把政法工作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深入研究部署,统筹推进,为全省政法工作的深入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央政法工作会议、除恶推介会、司法体制改革会议、新时期“乔峰经验”推介会召开后,省委常委及时传达学习贯彻意见。
2018年,省委常委多次研究政法工作,尤其是除恶工作。罗慧宁书记和楼省长把政法工作牢牢抓在手中,亲自主持多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多次亲自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在人员和经费上提供了有力保障。按照中央政法委和省委的部署,省委政法委扎实推进“四个建设”,各项工作成效显著。专项扫黑、司法体制改革、支持配合监督体制改革、综合管理中心建设等重点任务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其经验在中央政法委专题会议上多次介绍。省级政法单位全面推进各项政法工作,不少走在全国前列,得到中央政法单位的肯定。
【库存2】强力扫黑除恶“重拳出击”
专项扫黄行动启动以来,全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开局强劲,继续严打、严打、严打,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效。特别是中央第二督查组进驻督查组和全国专项斗争推进会后,全省进一步掀起了斗争高潮。
一年来,全省共捣毁1007个涉嫌恶势力的犯罪团伙,其中黑社会组织70个,恶势力犯罪团伙275个。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黑恶腐败、充当“保护伞”和玩忽职守案件591起,涉案人员1288人,其中党纪政纪处分617人,组织处理738人,移送司法机关51人,开辟了从严治党、反腐败的新战场。
省委政法委牵头建立“一制两账”,协调涉黑犯罪和“保护伞”案件线索的收集、核实、传递和调查。我省成功查处了一大批有影响的黑恶刑事案件,如闻喜“六·三”工程、太原任案、吕梁案等。,并形成了消除黑恶的高压态势。
【盘点3】坚持综合治理,做好“先动”
在深入学习和推广新时期“乔峰经验”的过程中,我省提出了“344”工作模式,确定16个县、153个乡、1085个村(社区)为首批试点地区,并发布了《陕西基层乔峰经验典型经验精选》,提升了城乡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中央政法委推荐了我省五个典型做法。
加快“雪亮工程”示范城市和重点支撑城市建设,基本实现省市两级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管理服务平台联网对接,实现市县两级可视化联网建设综合管理全覆盖。
我省推动综合管理中心升级,得到了中央政法委的充分肯定。同时,将文物安全纳入网格化管理范围,建立健全文物安全防范体系和文物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中央政法委简要介绍并公布了我省的做法。
【清单4】深化政法领域改革跑出“加速度”
我省进一步推进实施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措施,有效提高了司法办案质量和效率。去年,该省的法院和解率达到94.69%,在全国排名第三。在省级,统一分配政法专项编制和岗位比例,将68项专项编制下放到12个个人案件矛盾突出的基层法院、检察院,缓解了基层办案压力。率先颁布了《山西省法官、检察官离任管理办法(暂行)》,建立了可进可退的良性滚动机制。截至目前,已有172名法官和84名检察官辞职。
扎实推进政法机构改革,省政法委完成机构改革任务,承担了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省维稳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省预防和治理邪教领导小组及其撤销后办公室的相关职责。原省预防办公室整体划归省政法委员会。省公安厅大力推进人民警察执法人员和警务技术两个岗位序列改革,率先完成岗位数量审批,并在非试点省(市、区)组织实施改革。省司法厅对原司法厅、省委法制办、省政府法制办的职能进行了重组,是国内最早完成职能重组的司法厅(局)之一。
【盘点五】强化法治拿出“真功夫”
我省依法保障私营企业健康发展,制定并颁布了《省政法机关支持私营企业发展服务保障指导意见》和《关于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为企业家创造健康成长环境的指导意见》的“1+4”制度。等文件,建立了以省政法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为首的企业合法权益保护问题协调工作机制,加强了产权司法保护,推动解决了项目落地难、业务操作难、企业相关合同执行难等问题。
省委政法委为了方便群众,组织开展了“最多跑一次”的改革,有效解决了群众办事难、慢、多岗跑、来回跑的问题。各级政法机关进一步利用网络平台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办案流程,向社会公布实施“最多运行一次”279项,提高服务效率。
与此同时,法治建设全面推进。省委成立了依法治省综合委员会及其办公室,以落实党和政府主要负责人落实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办法为抓手,开展依法治困、依法惠民、创建法治、建设农村法治等专项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山西法治建设水平。编制出版《山西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18)》,成为我省第一本法治建设“蓝皮书”。
【库存6】推进智能化建设,按“快进键”
去年年初,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尚率队赴沪、粤、深考察政法智能化建设,明确了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信息资源交流整合、实战平台网络化应用、配套机制体系建设思路,并在省委政法工作会议上做了专项部署。
作为中央政法委确定的七个试点省份之一,我省已完成安装部署、接口开发、系统对接测试等工作。在中央政法委确定的省会城市两县试点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到太原、朔州各级政法机关,共记录办理七类刑事案件940件,办案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从制度建设到试点应用,我省处于试点省份的前列。
积极推进山西省政法综合信息网扩容改造工程,完成省级政法城域网和刑事诉讼涉案财产集中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任务,基本完成省市县骨干网络建设,基本实现省委政法委与省级政法单位互联互通,全面覆盖各级政法单位网络。
【库存7】加强团队建设,练好“壮筋骨”
各级政法机关坚持以政治建设为导向,以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为方向,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首要政治任务。省委政法委机关和省级政法单位分别开展了“学习思想、转变作风、促进转变”、“大学习、大研究、大实施、大推进”等专项活动,建立了政治轮训制度。党建工作述职、政治监督、“以政治为先”等措施。要不断教育和引导政法干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实行“两个维护”,在思想政治行动中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我省制定了政法队伍五年培养计划,持续开展“大培养、大竞赛、大培训”活动,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培训班、轮训班等多层次培训,在省级政法单位各子系统开展多种业务培训,极大地提高了政法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坚持前沿向内,清理门户,配合纪检监察机关严格查处政法系统发生的腐败案件,深入吸取典型案例教训,在全系统开展政法队伍集中整肃专项活动和“以案为鉴,筑起防线”专项警示教育活动,引导政法干警构筑防线,敲响警钟。
标题:[要闻]务实创新书写群众满意答卷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