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山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趋向科学合理
本篇文章1683字,读完约4分钟
一份新发布的报告显示,近年来,我省按照“产权清晰、配置科学、使用合理、处置规范、监管公正”的资产管理新模式,建立健全资产管理体系,创新管理工作机制,搭建资产管理信息平台,使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趋于科学合理。
走出一条符合我省实际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之路
根据财政部《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我省各级财政部门代表本级政府对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
近年来,我省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落实两个《办法》,本着“资本与资产并重”的理念,积极履行国有资产监管职能,努力提高资产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省、市、县财政都设立了专职资产管理机构。按照“产权清晰、科学配置、合理使用、规范处置、公平监管”的资产管理新模式,建立健全资产管理体系,搭建资产管理信息平台。把握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三大环节,逐步走出一条符合我省实际的行政资产管理之路。资产管理在服务我省公共财政改革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7年,按照分工行使权力、岗位设置权力、分级授权和流程控制的要求,结合资产清查中发现的问题和资产管理的实际情况,对我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流程进行了再次修订。在部门预算系统中增加资产配置预算审计模块,按照资产配置标准对资产配置预算进行审计,将资产管理与部门预算管理有机结合,保证了金融资产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资产配置趋于科学合理
我省行政事业单位新增资产配置主要通过新增资产配置预算和资产配置标准进行管理。有资产配置标准的,单位按标准配置资产;如果没有标准,将严格按照节约原则进行分配,单项价值超过10万元的资产将通过新的资产分配预算进行审批。
我省各级财政部门将新增资产配置纳入部门预算,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新增资产必须上报新增资产配置预算。资产配置预算与公共预算一起安排,同时收取,与部门预算部门一起审核批准。对于超标准或未经批准的资产配置事项,不予批准,不办理政府采购相关手续,财政预算不安排资金。资产配置管理功能纳入预算管理流程,为预算编制提供准确、详细、动态的资产信息。通过加强资产配置管理,杜绝了超编、超标准的资产购置支出,促进了单位勤俭节约,完善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机制,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同时,我省各级财政部门也制定并颁布了资产配置标准,规定了各类资产的配置数量和单价上限。最终全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科学合理。
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我省各级财政部门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内部资产管理办法。各单位最高领导对本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全面负责。固定资产的管理要具体到人。在购买、验收、储存、接收、损坏、报废等环节。,要层层检查,固定资产损坏或丢失,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在资产租赁、借贷和对外投资方面,我省各级财政部门都制定了管理办法并认真执行。通过一系列措施,资产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
查出国有资产
依托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我省按期完成了资产清查任务,全面掌握了我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状况,为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奠定了基础。
按照财政部的要求,我省还安排了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办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这对规范和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管理,明晰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办企业国有资产产权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在资产处置方面,省财政厅制定了《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暂行办法》,无偿调拨、出售、转让、置换、报废、挂失(包括核销货币性资产损失)。财务部门主要关注土地使用权、房屋、车辆、货币性资产损失、大宗价值300万元以上、单项价值50万元以上的资产损失。省级行政事业单位报废资产通过股权交易统一处置,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拍卖、招标、协议转让等方式处置实物,实现处置资产价值最大化。
在资产租赁和对外投资方面,我省不断加强管理。在保证和满足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发展事业需要的前提下,坚持加强管理和提高效率并重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定对资产租赁、出借和对外投资进行审计,提高了资产使用效率。
标题:[要闻]山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趋向科学合理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