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山西深化安全生产整治有“硬杠杠”
本篇文章1934字,读完约5分钟
近日,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以防范和化解安全生产领域重大风险为重点,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快开展重点行业“体检”工作,突出专项整治、风险防控、隐患整改,把安全生产风险和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千方百计确保全省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好转。 两项任务一起进行,明确了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金属冶炼、道路交通、建筑、消防及人员密集场所、水利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目标任务。 明确深化专项整治的目标任务 煤矿:继续推进“三带联动立体”瓦斯抽采,严格落实规划区“先抽后建”、准备区“先抽后挖”、生产区“先抽后采”措施,继续深化防治水“可采区”、“缓采区”、“禁采区”三带管理,严格落实“三专两探一撤”措施。 非煤矿山:继续推进空地区地下开采管理,完成尾矿库在线监测四级联网建设,大力推进尾矿库湿排干排尾,年内完成30项改造任务。 危险化学品:对189家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卡车装卸系统进行了处理,实现了封闭装卸、流量控制和自动化管理。继续推进6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在人口密集地区搬迁。 道路交通:推进公交车行驶区域安全防护隔离设施安装,检查加固桥梁防撞护栏;继续推进“两客一危”车辆智能视频报警系统安装,安装率达到70%以上;高速公路长下坡路、桥梁、隧道等高风险、事故多发路段联合排查整治;继续开展“卡车右行”、“大轿车贴墙进洞”、“行人、闯红灯非机动车、机动车不礼貌斑马线”等专项整治。 建筑施工:以防倒塌、防坠落为重点,重点关注高空施工平台、起重机械、脚手架、模板支撑等作业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严肃查处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或不按方案施工等问题。 消防和人员密集场所:深化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将电气线路改造作为城中村、棚户区、老社区、传统村落改造工程的重要内容,纳入各级政府重点工程和为民工程;继续深化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管理,督促住宅小区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继续在大型商业综合体、博物馆、文物等场所开展消防安全管理;监督养老机构安装独立的烟雾报警器等消防设施。 金属冶炼、特种设备、旅游景点等行业也应结合实际情况,确定1至2个重点内容进行专项整治。 确定安全“体检”的目标和任务 煤矿:围绕预防和化解瓦斯突出、高瓦斯、水文地质类型复杂和极其复杂、冲击地压、开采深度超过800米、单班下井人数众多等重大风险,2019年6月底前完成全省258个高危煤矿安全“体检”,结合实际有序推进其他煤矿安全“体检”。 非煤矿山:重点防范和化解尾矿库溃坝、金属非金属矿山空矿区塌陷、中毒窒息、提升运输、火灾、边坡坍塌等重大风险。,全省196个正常运行尾矿库的安全“体检”将于2019年6月底前完成,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的安全“体检”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 危险化学品:以预防和化解危险化学品爆炸、泄漏等重大安全风险为重点,全省氯碱、合成氨、有毒化学品等196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安全“体检”将于2020年12月底完成。 金属冶炼:以预防和解决冶金铸造企业金属液提升、气体泄漏等重大安全风险为重点,全省629家冶金铸造企业安全“体检”将于2020年12月底完成。 水利:以预防和化解水库溃坝等重大安全风险为重点,全省229座水库的安全“体检”将于2019年12月底完成。 施工:以预防和解决建设项目坍塌等重大安全风险为重点,桥梁、隧道、涵洞等在建工程的安全“体检”将于2019年12月底前完成。 道路交通:重点防范和化解重大交通事故风险,实行联合管理、联合控制,分散危险车辆的交通流量;积极推进公安部通报的吕梁市和临汾市两个长下坡路段集中治理,牢牢把握不发生重大交通安全事故的底线。 要求健全的责任机制,严格追究责任 通知要求,安全“体检”应参照煤矿安全“体检”的做法,按照“政府采购服务、专家排查隐患、企业实施整改、部门执法监督”的要求,组织省内外专家重点关注重点企业和高危行业。项目进行集中“体检”,真正抓好排查重大隐患、防范重大事故、识别重大风险、防控重大风险工作,坚决杜绝重大事故 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风险分级管控机制、风险防控协调机制、风险防控责任机制、专项整治工作机制和安全“体检”工作机制,坚决防范专项整治和安全隐患。“体检”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坚决克服各级推诿责任、敷衍塞责的工作作风,形成一级抓、层层落实、人人有责的局面。 各级各部门要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安全“体检”纳入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纳入党政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范围。考核是奖惩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要严格监督检查,强化监督落实,对专项整治和安全“体检”工作组织不力、开展不深入、造成严重后果或重大影响的,要严格问责。(王嘉利) 部分
标题:[要闻]山西深化安全生产整治有“硬杠杠”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要闻]助推特色农产品“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