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众志成城降火魔
本篇文章3550字,读完约9分钟
3月29日中午12时56分左右,一股裹着火焰的强风穿过沁源县王涛乡王涛村,迅速蔓延成森林大火。
面对猛烈的炮火,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各级领导在一线指挥,各路部队密切配合,团结一致。到4月4日,经过6天6夜的连续扑救,火场外明火全部熄灭,90%的火场已经清理完毕,转入守护阶段,扑救工作取得关键进展。
在这场火灾中,没有发生伤亡事故。广大干部群众、消防官兵、部队指战员和各行各业以信心和勇气赢得了决战胜利的辉煌战绩,奏响了震撼人心的时代赞歌。
指挥有力,尽一切可能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这是一场大火。点燃王涛村。在高达8级的强风下,它迅速蔓延到聪子谷乡、赤石桥乡、馆陶乡和果道镇的一些村庄,情况非常危急。
省委书记罗慧宁接到火灾报告后,第一时间作出指示。他要求进一步动员专业救援力量;将火灾周围的所有村民疏散到安全地带;清理所有易燃易爆危险品,与专家讨论并提出打隔离带等灭火救灾方案,特别强调保障消防员安全。罗慧宁书记做了三次现场联系,了解火灾情况和扑救进展。省长楼也在第一时间对灭火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要求科学判断,科学灭火,防止救援人员伤亡和次生事故的发生。
根据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副省长何天才、副省长刘新云当天下午带领省有关部门负责人赶赴现场,成立森林火灾扑救一线指挥部,制定扑救方案。晚上,士兵们被分成几条路进行战斗和人员转移安置。3月30日凌晨,应急管理部灭火救援专家组和森林消防专业队赶赴现场,参加指挥救援工作。
3月30日上午,省委书记罗慧宁、省长楼赶到现场,立即召开指挥部会议,听取有关汇报,做好防火减灾工作。会后,省委书记罗慧宁和省长楼立即带队组织专家前往现场检查火灾情况,并于当天下午再次组织召开了分析判断会。结合现场情况,进一步部署兵力,敲定整体作战计划,确定“先控后清,科学组织,保障安全”的作战方针。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前者指统一指挥,组织实施撤、封、控、攻、清工作。在指挥部的统一调度指挥下,省应急管理部门、省自然资源厅、省林草局等有关单位紧急动员投入灭火工作,力争尽快扑灭火灾,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转运安置、物流供应、道路疏通、畅通电信、电力保障、物资调度、各方协调都进入高速运行。
火灾发生后,长治市、沁源县相关人员赶赴一线,长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扑救。
确保火灾现场周围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是重中之重。总部为了争取主动,早早出发,根据火势蔓延情况精心组织。3月29日晚,一线指挥部立即成立了以长治市委副书记唐为首的人员转移和善后处理小组。29日下午至30日凌晨,市、县两级300多名民警被动员起来,组织驻村工作队。包括一秘在内的数百名干部从一个村庄疏散到另一个村庄安置,并在县城、国道镇和交口设立了14个安置点,使用了2000年。截至30日上午5时30分,涉及或可能涉及火灾的6个乡镇的40个村庄和16个企业的4670人被安全疏散、妥善安置,所有易燃易爆危险品被安全转移。此后第31天上午,根据火势蔓延情况,他们从8个可能涉及的村庄转移了人员,共转移9149人,其中2308人集中安置,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每个安置点,折叠床、衣物、食物和饮用水都由专门人员组织和运送,并有一个专职医疗队提供24小时医疗服务。特警部队确保每个安置点的安全,对撤离人员的情感安慰和心理咨询也在第一时间展开。对于参与村庄转移的学生,设立专门的教学点,教师由专门人员授课。
强防控,一心一意铸就铁壁包围圈之势
森林大火很厉害。由于山高、林密、风大、风向复杂,控制火势非常困难。另外,火点多,火线长,火点主要在山区腹地。地形复杂,山势陡峭,沟壑纵横,难以实施机械化、专业化作战,给作战工作带来相当大的困难。长治市虽然组织了700多个专业森林消防队灭火,但面对复杂的火灾,迫切需要更多的专业队伍和设备。
面对严峻的形势,国家应急管理部紧急部署全国森林消防队开展长途跨区域机动作战,紧急动员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通辽、赤峰、兴安盟三个支队、两个直属旅,甘肃森林总队一个支队、一个直属旅,北京机动支队共1300人进行千里增援,全部在19小时内投入战斗。这是森林消防队转型以来,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增援距离最长的一次行动。
在强风的吹袭下,火势正向东南方向蔓延,并可能向东北方向蔓延。按照省委确定的“先管后清、科学组织、确保安全”的作战方针,以“围剿”作战为战略,按照1:1:2的科学梯队配置国家森林消防队、中央战区队和地方战斗队,一线指挥部统一部署的救援力量总数达到15234人。共有13架飞机、50辆消防车、21台挖掘机、7台推土机、16台装载机、8门消防炮等机械投入一线灭火工作。
面对火势掉头向北的情况,指挥部迅速制定了方案。一方面组织人员打开北部中间隔离带,另一方面充分调动空灭火。包括世界上最先进的空灭火飞机Mi 26在内的11架飞机从全国各地飞往沁源。同时,从4月2日起,全市紧急调集3架飞机集中喷洒阻燃剂,80台挖掘机加固北中段,调集40台洒水车投入第一线战斗,为明火北线隔离带拓宽作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4月2日,北方第二道防线成功突破,长8公里、宽1000米的隔离带成为阻止火势向北蔓延的强大屏障。空航空消防、工程消防、炮兵消防、化学消防、人工操作、立体消防态势创造了铁壁封闭的趋势,使火场得到有效封闭和控制,有序清理。动员全国如此庞大的队伍和如此强大的力量进行救援,我们在第一时间投入战斗,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展示了总部在火灾中的科学判断和精确指挥,向世界展示了强大中国的实力和形象。
强有力的支持,团结一致努力赢得决战
保障供给是决定战争成败的重要环节。消防也是如此。当总部调动飞机作战时,他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石油供应。一天几十次飞行需要几辆车。然而,作为一种危险化学品,运输石油的车辆不能在高速公路上通过。对此,指挥部协调供应部门和交警部门对接,交警带路护送油罐车到直达路线。
在大火之外的另一个战场上,成千上万的当地干部群众也在进行着一场战斗。自上而下形成的合力,尽可能为打赢这场战役提供了一切保障。
北线中段的隔离带是防止火势蔓延的屏障,但在深山密林中靠人力是很难打通通道的。命令下达后,长治迅速从全市收集大型挖掘机和推土机。有一段时间,大型平板车开着挖掘机和推土机到灾区,80台大型机器连夜集中。东西两端同时向。
面对干燥易燃的树木和草地的紧急情况,指挥部发布了指示。长治市迅速动员全市40台洒水车扑救,并在火灾前线架设了一串水龙带和铺砌湿地。
如果前线需要什么,马上动员,第一时间到现场作业。这是在这次灭火行动中呈现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
在过去的几天里,成千上万的人涌入消防部队。前线指挥部所在地自然成为为扑火前线提供粮食和后勤保障的大本营。每天都有几十个工作人员忙碌着,各司其职,忙而不乱。
热面、米盒装饭、方便面、瓶装水、煮鸡蛋、水果等。保存在保温桶中,并尽可能地提供。有些战斗地点很远,没有路。周围有村民主动充当多年不干活的搬运工,沿着浓烟滚滚的崎岖山路往山上送食物。
长治市作为消防后勤工作的直接承担者,采取了一切可用的手段,调动了一切可用的力量。4月2日至3日,根据一线指挥部部署要求,全力确保灭火工作顺利进行。公路、交通、城建、园林等有关部门派出精锐士兵支援战斗第一线,将急需的挖掘机、洒水车等车辆机械运送到现场。屯留、武乡、襄垣、长子、沁县、壶关、鹿城、历城、上党等地调集优势兵力和急需物资迅速增援。在指挥部和长治市的统一调度下,数千民兵部队迅速增援,有电有物资。
面对这场大火,太行精神无处不在。太行太岳老区人民以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战斗提供了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持。
“全国各地扑火,经常有热心人送饭,但这样一次送两个菜的人真的不多。”这是内蒙古一个消防员说的,一家餐馆的老板给他们送饭。自从火灾爆发以来,这家餐馆一直致力于为消防队员送饭。
在国道镇指挥部对面的社区,20多名当地居民自发组织,24小时制作手工面条,让救援人员可以吃到一些相对美味的饭菜。
长治市大中型企业纷纷伸出援手,潞安集团、湘矿集团、齐一煤矿等企业纷纷将年轻力壮的员工送上消防一线。在火灾现场,数百名干部群众利用对地形和火区的熟悉,自愿为消防队员带路。很多人六天休息时间不到10个小时。
火灾发生后,沁源县有14个群众安置点和6个服务点接受社会捐赠,其中,总指挥部服务点收到了长子、壶关、平顺、沁县等县、区、单位和社会组织的148批物资捐赠。长治市各种社会组织和基层干部的近千名志愿者为救援行动和群众安置提供服务。
每一场灾难都是民族意志的磨炼,每一场灾难都是民族精神的磨炼。这个救火行动让我们更坚定,更坚强;更加自信自强!(杨,)
标题:[要闻]众志成城降火魔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