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我省城市新建房屋可抗大震倒塌
本篇文章2731字,读完约7分钟
5月12日,第11届全国防灾减灾日,省地震局、太原市防震减灾局在太原少年宫举办了大规模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吸引各界人士学习防灾避灾知识。
在活动现场,群众参观地震科普体验馆,了解防震减灾和心肺复苏知识。他们还在地震虚拟场景中练习自救互救,并参与了获奖的防震减灾知识互动问答。大家对地震谣言识别、地震防灾、地震紧急避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山西省地震局预测中心主任闫吉明、山西省地震灾害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曾金燕针对地震预测现状、地震预测进展的难点、山西省地震风险概况、山西省建筑抗震设防现状、如何防范地震灾害风险、减少地震灾害损失等问题,向观众和媒体做了详细解答。专家表示,我省新建房屋基本满足抗震设防要求,能够抵御大地震倒塌。
“人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面临的灾害风险越来越大。提高防灾减灾意识非常重要。要有防灾减灾知识库,学习自救互救知识,提高防灾避险技能。”山西省地震局副局长李杰表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普及各类灾害事故知识,增强各界风险防控意识,向公众宣传“提高灾害防控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进一步提高全民防灾救灾意识,提高全民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专家问答
不允许跨国地震预测
山西地震灾害风险高吗?山西的建筑能最大限度抵抗多少次地震?如何防范地震灾害风险……5月12日,《山西晚报》就人们关心的防灾减灾知识,详细采访了山西省地震局预测中心主任闫吉明和山西省地震灾害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曾金燕。
山西晚报:山西地震灾害风险高吗?
曾金燕:山西位于山西地震带,是中国23个主要地震带之一。山西是历史上地震活动强烈的地区之一,地震活动频率高,震级大,地震灾害严重。历史记载以来,6级以上地震近百次,一系列强震造成了严重的地震灾害。比如1303年洪洞M8地震时,极端地震带的死亡率高达70%,这样的伤亡在世界灾害史上是罕见的。从伤亡情况来看,主要是6级以上地震,占死亡总数的90%以上,而洪洞8级、临汾7 . 3/4级次生地震占死亡总数的93%以上。
山西地震构造环境复杂。台东、丁鑫、太原、临汾、运城五个断陷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存在大量的地震活动断层,盆地边界的深大断裂是未来强震的震源。此外,还有地裂缝、空矿区和我省许多地方容易发生崩塌和滑坡的地区。破坏性地震一旦发生,就会发生严重的次生灾害。所以山西潜在地震风险高。
山西晚报:我们山西的建筑能承受多少次地震?
曾金燕:现行国家强制性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规定了各地区的抗震设防参数,建筑设施必须按照抗震设防参数进行设防。从区划图来看,山西省8度(高烈度区)的土地面积占全省的21.82%,7度(中烈度区)的土地面积占56.03%。这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我省约78%的人面临的潜在地震风险相对较高。
正常情况下,按照区划图规定的参数进行抗震设防的建筑物,在基本烈度的影响下是安全的。目前城市新建房屋基本能满足规范要求,抵抗大地震倒塌。一些新建的农村自建房也是按照现在的规范建设的,但是在一些城市,一些老房子基本上是不设防的,一些预制建筑,大部分是农村不设防的。根据我们调查的不完全统计,在一些地区,60%以上的房屋没有受到保护。所以这些建筑是未来地震灾害风险最大的群体。基于这种状态,有关部门正在推进地震风险隐患排查和建筑物、设施的加固改造,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山西晚报:现在天气预报的短临预报越来越准了。地震预报的短期临震预报是什么水平?
闫吉明:在某些条件下,某些类型的地震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测的。
某些条件指:网络监控能力和效率(网络布局);某一类型指:主残(前震)、震群、隔离;在一定程度上是指:预测能力、灾情和决策水平。
在地震预测中,目前对地震前兆有一定的认识,但远未达到规律性的认识;我们对中长期预测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短期和临震预测的成功率还是很低的。
因此,地震预报水平将长期处于探索和经验积累阶段。
山西晚报:地震预报为什么这么难?
闫吉明:原因有几个:第一,强震发生概率小,分布不均。mainland China 6级以上地震的年发生频率不到4次,西部多,东部少(网络密度正好相反)。
其次,监测网络很少(许多前兆无法捕捉)。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越来越无法准确反映地震前的细微迹象变化。不断扩大的城市化和日益严重的工业噪声不断改变着我们周围地球物理场的观测环境。这实际上增加了正确判断地震前兆的难度。
三是震源较深,无法观测到地下(地表干扰较大)。
最后,地震现象非常复杂,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山西晚报:如何防范地震灾害风险,减少地震灾害损失?
曾金燕:预防是减少地震灾害损失的最佳策略。预防地震灾害有两种方法:清理地下和夯实地面。
地下澄清:推进基础勘探工作,查明地震发生的罪魁祸首——活动断层的位置,在工程建设中避开这些危险地段,有效降低灾害风险。目前,全省所有城市都在积极推进主动断层探测和地震风险评估。太原、临汾已建成,忻州正在开发,晋中、大同、运城正在积极推进。【/br/】【/h/】地面加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应根据区划图和相关规范进行,以保证施工质量,使建筑物在地震时不会倒塌,确保无人员伤亡。目前,隔震技术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建筑设施的抗震性能,保证了大地震的安全。
山西晚报:时不时会在网上看到一些关于某个地方会发生地震的新闻,其实都是谣言,但还是有很多人相信。地震谣言如何认定?
闫吉明:地震谣言是指关于地震没有确切来源、没有科学依据、传播迅速的消息。现在地震预测还不够,特别是在破坏性地震发生的地区,地震谣言是一种可能频繁发生的社会现象,通常是由于心理上对地震的恐惧而引起的。
其实地震谣言有几个特点,要记住:
1。不要相信地震预测,只要不是政府正式发布的。根据《防震减灾法》,只有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权向社会公布地震预报意见,其他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无权公布地震预报。
2。任何人在一天之内“预测”地震发生时间,甚至“准确预测”都是谣言。目前,世界各地的地震预测水平都达不到这样的精度。
3。任何一个非常具体地“预测”地震位置(具体到XX乡镇或者XX街道地区)的人,绝对是谣言。目前,世界各地的地震预测水平都达不到这样的精度。
4。所有带有“外国标签”(也就是外国专家预测过的)的地震谣言,绝对是谣言。因为不可能也不允许进行“跨国地震预测”,所以没有外国专家预测过中国的地震。
5。一切带有迷信色彩的地震谣言都是谣言。
我们只要掌握地震谣言的特点,就能正确判断和识别地震谣言,进而了解当今中国和世界地震预报的真实水平以及我国发布地震预报的法律法规。
部
标题:[要闻]我省城市新建房屋可抗大震倒塌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