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山西:以结果导向为牵引 全面改革目标责任考核
本篇文章1257字,读完约3分钟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考核条例》,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的作用,促进工作落实,加强发展导向,转变领导作风,省委组织部按照“四高两同步”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全面改革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和结果运用,实行单独考核和奖励,努力做到考核准确、考核真实、考核压力和激励到位。
改革考核内容。根据城市、省属单位、开发区三类,设置党建任务、发展任务、经营环境、专项工作四个指标。党建工作强调“全面性”和“实效性”。坚持党的政治建设第一位,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增强“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实现“两个维护”。改革党建各项指标都是定性指标的做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设定考核指标。定性指标包括六个方面: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能力建设,力求内容更全面;量化指标围绕硬性工作要求和短板弱点设置,力求使指标更具可测量性。开发任务突出“转型”和“项目”。强化“项目为王”的明确定位,突出具体指标的牵引性和全面性,从产业转型、项目建设、创新驱动、资源与环境、综合质量与效益、扶贫与农村振兴六个方面设定指标,进一步加大产业转型和项目建设指标的考核权重,重点将转型和项目成效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水平和作风的重要标尺。经营环境指标突出“三双”、“六优”。坚持中央的要求,以发达地区的做法为基准,符合国际通行的投资和贸易规则,努力营造审批最少、流程最好、制度最顺畅、机制最活跃、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经营环境,设定投资吸引力、监管和服务指标,带领各级各部门对照评估不断优化经营环境。特殊工作指标强调“履行职责”和“结果”。党中央、国务院、国家部委、省委、省政府要部署将重要责任制和监督考核项目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单独设立独立考核,统筹推进专项工作实施。
创新的评估方法。增加平时考核强度。结合团队和干部的日常管理,注意采取谈心、调研走访等方式,动态了解团队运行情况和干部平时表现。改革现场考核方式。从全覆盖和常规年终考核来看,改革是用“四无两直”的方法对重点单位进行核查分析考核,做到严格考核,不增加基层负担。提高评估信息化水平。改革年终核算的做法,按月监控城市和开发区发展任务的进度和排名,实行月度打分和动态累计,年终自动生成分数,实行刚性考核。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党建任务、发展任务、经营环境、专项工作等。通过分类和分项进行评价,突出量化指标的“硬评估”,突出主管领导和责任部门的评价权重,努力检验专业。
充分利用评估结果。设置结果导向。根据考核结果,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识别干部,提拔干部能上能下,提拔使用信念坚定、成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对能力素质较弱、不作为、不胜任现任职务的干部进行调整。强化考核效果。将评估结果与规划、资源配置、监督检查等相结合。,形成全省一切为了改造和一切服务改造的工作格局,鼓励干部勇于承担责任,努力进取。加强开发区评估结果的应用。推动开发区的动态管理、队伍调整、干部使用、绩效工资与考核结果“硬挂钩”,使开发区真正成为全省优质转型发展的主战场。(陈)
标题:[要闻]山西:以结果导向为牵引 全面改革目标责任考核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