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西时报网”,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山西地区每天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山西的最好窗口。

主页 > 山西美食 > [要闻]“136”兴医工程:打造医学“高峰” 造福三晋百姓

[要闻]“136”兴医工程:打造医学“高峰” 造福三晋百姓

来源:山西时报网作者:欧阳珍更新时间:2020-11-07 07:36:02 阅读:

本篇文章2830字,读完约7分钟

我省正视与先进省份的差距,努力提高医学水平,增强科研能力,培养和引进高精度人才,努力营造医学创新的生态环境,不断开创医学科技创新和高质量转化发展的新局面,勇往直前走向医学“巅峰”。随着省委、省政府的全面推进,“136”医疗促进工程蓬勃发展,工程成果日益惠及三金人民。以省科技大会精神为指导,省卫健委将坚持省委“四高两同步”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坚持以转型为关键环节,以项目为王,以改革为重点,以创新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推动“136”医疗促进工程提高质量和效益。

[要闻]“136”兴医工程:打造医学“高峰” 造福三晋百姓

弥补医疗发展的不足,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3月下旬,来自山东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好消息:该医院完成了我省首例超声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患者可以识别病变的性质,而无需承担开胸手术的风险。目前国内开展这项高难度技术的医院大多集中在医疗资源集中的地区,如北京、上海等。“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作为我省‘136’医学推广项目的领先临床专科之一,引进了先进的超声支气管镜,在我省首次应用于疑难杂症患者,使我省患者在不出省的情况下接受高科技的诊断和治疗。‘136’医疗促进工程的实施确实给群众带来了好消息。”山东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任寿安很高兴地告诉大家。

[要闻]“136”兴医工程:打造医学“高峰” 造福三晋百姓

时间回到两年前。优质医疗资源的短缺,尤其是领军人才、尖端技术和高端人才的短缺,一直是我省医疗服务的“短板”,也制约着我省卫生事业的优质发展和医疗服务的高水平提供。“在医疗卫生领域规划实施一个项目,打造一流的医学学科、医学联盟和平台载体,提升我省医疗服务水平”已经成为全省乃至整个卫生系统的共识。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实施‘136’医疗促进工程,打造中国有影响力的重点专科和综合医院”。同年,发布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136”医疗促进工程全面提高医疗水平的意见》,明确提出了“136”医疗促进工程的主要内涵、主要目标和主要措施。“1”是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医疗水平的工作主线;“三”是全面推进重点临床专业、重点医学实验室和优秀医疗团队三项重点建设;“六大”是推动实施前沿医疗技术开发、医疗设备支撑、科技基础平台、国际医疗合作、特殊疾病诊疗中心、产学研成果转化等六大基础工程,促进省内优质医疗资源的发展壮大。

[要闻]“136”兴医工程:打造医学“高峰” 造福三晋百姓

值得注意的是,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科学监督一直贯穿于“136”医疗促进工程的全过程。华西医院医院管理研究所是国内顶尖的医疗管理机构之一,被我省聘请开展“136”医疗推广项目第三方独立评估,客观评价某建设期内领先临床专业的阶段性进展和存在的问题,确保正确的建设路径和方向。

优质资源迅速增加,群众就医问题得到缓解

按照省委、省政府“重在优势、重在需求、重在不足”的指示精神,先后评选出了山西省白求恩医院普外科、省人民医院肾内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精神卫生科、神经内科、山东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山东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风湿免疫科、心血管科、省眼科

贺文(化名),年近半百,多年风湿,四处求医。前段时间去了山东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经过治疗,她的症状有了很大的改善,她很高兴。由于诊断和治疗困难,风湿病被列为疑难病症。山东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作为我省“136”医学推广工程10个临床领先专业建设单位之一,正与其他临床领先专业建设单位携手,共同肩负起提升相关医学领域诊疗水平的使命。

“太神奇了。手术后,我不用戴眼镜。开车,看电脑,看手机,一切都清楚了。”52岁的太原患者王旭峰(化名)激动地说。他近视800度,散光200度。他从小戴眼镜,近几年发现双眼白内障。同时他老花眼严重,看不清脸,严重影响生活。2019年在省眼科医院接受飞秒激光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三焦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10多分钟后,他完全摘下了眼镜。飞秒激光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白内障治疗方法。省眼科医院作为“136”医学工程的领先临床专业,积极引进并率先在省内开展此项技术,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要闻]“136”兴医工程:打造医学“高峰” 造福三晋百姓

随着“136”医疗促进工程的全面推进,我省优质医疗资源总量快速增长,重点临床专科净增564个床位,病房增加59个。投资国内外先进大型设备163台,引进开发rosa机器人、手术导航技术等国际国内一流尖端医疗技术94项。搭建远程医疗平台,连接北京上海20家三甲医院,连接88家县级医院。构建“健康山西”预约诊疗平台,注册用户430万人,覆盖人群1500多万人。

一年多来,随着项目的深入推进,政策、制度、机制的融合活力,资源、设备、环境的集体优势,学科人才研发的集聚效应日益明显,带动了全省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相关统计显示,从临床重点专科转出的患者平均减少33.37%,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促进医疗项目的质量改进和效率提高

我省注重对接高水平医疗机构,促进学科建设稳步推进。省政府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合作建设区域性医疗中心,山西白求恩医院被列入首批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试点项目;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合作,在4家医院建设8个专科。山西省白求恩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吴华教授表示,“136”医疗推广项目与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目标相一致,医院将充分利用这两个平台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开展更加全面到位的互动交流,加快项目建设,为健康山西做出贡献。

[要闻]“136”兴医工程:打造医学“高峰” 造福三晋百姓

省人民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是我省第一个将动物实验、养殖、生产一体化到国际水平的实验动物中心。凭借基因编辑技术、干细胞培养技术和抗体构建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在“136”医学推广项目的有力帮助下,实验动物体系逐步建立,为省内外科研单位提供动物实验平台、实验动物平台和技术支持,逐步成为专业有效的科研工作服务平台。“除动物育种、科研和教学外,中心将逐步开辟常规动物模型建设服务、科研项目援助服务、实验援助服务等。设备完善后,还将开展基因编辑模型构建服务。”中心主任黄波,曾在美国从事科研工作,现为医院肾脏病分专业遗传性肾病学术带头人,肾脏病动物实验室副主任,山西三金蔡颖杰出青年人才。他对中心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要闻]“136”兴医工程:打造医学“高峰” 造福三晋百姓

短短两年,医学科技创新平台实现突破性发展,新建8个院士工作站,依托院士专家团队,精准培养学科年轻骨干81人。灵活引进国内外一级专家108名,其中长江学者5名,解青4名,外国专家12名。首批确定了6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15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培养中心。科技成果达到双升的数量和质量。16个临床领先专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批准,经费648.5万元。承担国家科研项目36项,发表专著85部,发表国家级及以上论文520篇,获得专利63项。省内9家医院、24个专科位列全国科技价值排名前100名。

[要闻]“136”兴医工程:打造医学“高峰” 造福三晋百姓

只有革新者进步,革新者强大,革新者胜利。我省抓住历史机遇,坚持以“一流人才”和“一流成果”为检验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以更加开放的思路和更加精准的措施,推动“136”医疗促进工程的创新发展。(杨勤)

标题:[要闻]“136”兴医工程:打造医学“高峰” 造福三晋百姓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山西时报网介绍

山西时报网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地方性门户网站,坚持“读者至上”,定位于普通百姓,按百姓的需要办报,不断提高“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力度和深度,在为国分忧和为民解难中找准结合点,架起党和政府与普通百姓沟通的桥梁,尽心竭力为网民提供山西新闻联播、山西招生、山西高考、山西中考、山西教育、山西人事、山西旅游、山西地图、山西十大景区、山西旅游景点、山西旅游攻略、山西大槐树、山西旅游地图、山西自驾游、人说山西好风光、山西11选5、山西特产、山西汾酒、山西美食、山西面食、山西刀削面、山西老陈醋、山西证券、山西焦煤、山西财政、山西煤炭、山西财经、山西民歌、山西博物院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