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绛县西吴壁遗址入围201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
本篇文章769字,读完约2分钟
4月6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入围“2019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20个终评项目。陕西省蓟县西乌笔遗址是其中之一,有着令人眼花缭乱的古代手工艺品遗址和夏商炼铜大火 【/h/】根据《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章程》相关规定,评选活动办公室共发出223票,收到有效票215票,回收率96.4% 根据投票结果,获得投票的前20个项目被列入最终评估候选名单 【/h/】入围“2019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的山西省蓟县西乌笔遗址,位于蓟县顾靖镇西乌笔村以南,苏水河北岸黄土高原上,中条山以南约6公里处。 2018年至2019年,在多次调查的基础上,中国国家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在西乌笔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工作 初步获得遗址范围和聚落结构,了解到遗址面积达110万平方米,二里头和二里岗遗址分布面积约70万平方米;中心区位于场地东部,面积约40万平方米。有仰韶、庙底沟二期、龙山、二里头、二里岗、周、汉、宋等朝代的遗迹;其中,二里头和二里岗时期的炼铜遗存最具特色,为研究早期炼铜工业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考古学家还修复了许多与冶炼有关的环节、设施和场所,如矿石储存、铜冶炼、木炭燃烧和储存以及废物堆放 其中,二里头期遗迹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发掘区,而二里岗期遗迹分布在三个发掘区 二里头时期的炭窑、二里头岗时期的下层炼铜炉,以及二里头、二里头岗时期的其他炼铜遗物,也在西五笔遗址发现。它们与先前发现的炼铜遗物一起,丰富了西乌碑遗址的内涵,呈现出大型、高度专业化的炼铜作坊形态,为进一步探索早期炼铜手工艺技术和生产方法,乃至探索夏商王朝的崛起与控铜、开发利用铜的战略资源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基础。 发现的炼铜遗物和遗物是中原地区早期大规模的炼铜手工艺品遗物,填补了青铜产业链中的空白 (孟淼) 部门
标题:[要闻]绛县西吴壁遗址入围201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