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大技贵精铸匠魂——2019“三晋工匠”年度人物扫描
本篇文章2496字,读完约6分钟
4月30日,晚会上发布了2019年“三金工匠”年度人物,10位“三金工匠”走上舞台,用简单的语言、真挚的情感、生动的事例讲述他们的奋斗故事,深深打动了每一个站在电视机前的观众 他们扎根基层,坚守平凡岗位,在机床上绽放创新之花,在巷道中闪耀智慧与光辉,用巧手为时代筑起丰碑,用赤诚之心为祖国铸辉煌,书写工人新时代。生命之章在我省优质转型发展的实践 创造中国的标准,举起大国的重武器 劳动是成功的必由之路,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在转型发展的新轨道上,“三金工匠”凭借一双“巧手”和“匠心”,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从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的塑造,越来越多的山西以走向世界为荣 世界超载中国,中国超载“太铁”,“太铁”超载“大秦” 在煤炭运输量占全国铁路煤炭运输量1/5的大秦线上,有一列全长2614米、共210节车厢的重载列车 这辆超级列车的司机景圣启在大秦铁路上已经运行了27年,被称为中国第一个驾驶重型列车的人 2014年,京圣奇运营的3万吨级重载组合列车克服了纵向力、横向力、纵向力几何倍数增长的世界难题,顺利到达刘村第二场终点,使中国重载列车运营技术左右逢源。走向国际领先行列 【/h/】从松花江铁路桥到毛乌素沙漠隧道,从黄土高原的隧道现场到白雪皑皑的青藏铁路现场,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测量队队长刘俊华拿着测量仪器26年。在平方英寸里,他用山川的经纬度写出了精准的人生 3000多公里的桥梁、隧道和路基,刘俊华用脚步测量着从太原到三亚的距离 在他的手中,不仅锻炼了“一测”的绝活,还保持了至今零误差的记录。他还将轨道板的测试标准从“德国精度”改为“中国精度”,并以独创性为国家测量。数百亿精品项目 第三代军人、舰船“心脏”诊疗专家孙涛,在发动机装配岗位上奋战26年,在舰船发动机试装领域创造了许多“历史最佳” 在完成海军用户的技术服务保障和各项维修工作中,带领团队总结创新了《某发动机燃油冷却器船吹排水检验方法》、《高压泵传动轴特殊拆卸方法》、《船舶发动机水压密封试验操作方法》等。30多种技能操作方法和维护程序已成为业内名副其实的组装大师 坚守普通岗位,投身转型发展 “治理井下煤尘污染就像治理瓦斯中的pm2.5一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只要能改善矿工的工作环境,我会继续做下去。建设无尘矿山是我的梦想。 同煤集团燕子山矿“蔡亮煤尘工作室”负责人冯几十年来一直在研究和治理井下粉尘的危害,以让矿工和兄弟们下井时能够顺畅地呼吸,成为了一个巧妙的法治煤尘克星。 一个车间工人掌握一两个并不容易,但在CRRC太钢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钢铁分公司第二车间,铆工郭世江却成了业内著名的工人发明家 在车间里转来转去,他的创新发明随处可见。他的弟子们甚至评论说,师傅身上有“四宝”:像金刚改造一样组装轮胎,焊接汽车坐在墙上看,哪里有需要,追逐梦想,拓展。 【/h/】公布了2019年度10位“三金匠”人物及20位年度提名,涵盖机械制造、煤炭、道路工程、冶金、交通、高压输电、传统手工艺、餐饮等8个行业,涉及钳工、焊工、铆工、发动机组装工、数控机床组装维修工、机电维修工、工程测量等21个岗位 他们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拼搏创新,用“平凡的黄昏”凝聚磅礴的力量,推动全省加快优质转型发展 转炉炼钢的时间只有十分钟。整个吹炼过程经历了极其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我们只能直观的感受到火焰 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第二炼钢厂转炉炼钢工人王伟,为了掌握“看火焰就知道什么意思”的“真功夫”,练就了一双“火眼”,能让钢铁冶炼“不喷溅、不粘枪、不冒烟”。通过炉口火焰,钢水温度与实测温度的偏差可控制在5℃以内 在数控机床领域,最困难的问题之一是对各种故障的诊断、判断和制定解决方案,另一个是合理调整机床的几何精度和定位精度 台中集团太原重工轧钢设备分公司维修部主任王永靖,坚持“工匠精神”,完成了国产数控机床的机床精度调整任务,独立修复了各种名贵进口数控机床,成为脉冲数控机床的精度大师 做一行,爱一行,专攻一行,擅长一行 用顶钻钻锚索孔,可以通过钻孔时的手感和孔内流出的水来判断煤层厚度、矸石层数和顶板岩性。这是六安集团王庄煤矿边角煤掘进队副队长鞠洪波的“绝活” 在几百米深的黑暗矿井里,只要钻机的声音响起,红色的波浪就像一个士兵听到了冲锋,他总是想拿起锚打几下 如今,他拥有“掘进机自动喷雾控制装置”等1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参与实施了30多个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项目,为公司节约和创造了3000多万元 百年工艺铸就精彩人生 法华器、推光漆、程妮砚又叫“山西三宝”,备受瞩目 其中法华“始于元朝,盛于明朝,止于清朝”,在清朝雍正时期失传 10年后,陕西工匠张咏咏为了准备一面清釉,以每一次失败为迈向成功的一步,不断拜访名师。经过几万次的窑子实验,他终于配制出了法华的釉色 通过对釉料工艺、烧制、造型等方面的研究。,张咏咏建立了作坊和窑口,并进行了创新改造,最终使大型文殊像等一系列“法华釉”重新出现在世界上并大放异彩 一片污垢,一团火焰,一张旋转的桌子,一把切肉刀,和张宏亮在一起20多年了 在开始开发砂具的时候,他虚心请教了砂具行业的前辈,仔细查阅了资料。对材料选择、配料、生产和烧制的全过程进行逐一检查 在为国外客户试砂工具的过程中,张宏亮一个个尝试,一个个建了几十个窑,失败了几百次。最终产品被满意地交付给客户,赢得了平定砂具的美誉,并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制造了“冠窑砂具”“戒指” “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觉得只有改革、创新和努力才能有所作为。我会为砂具的传承一步步走下去 ”张宏亮说道 耐得住寂寞,在人不在的时候雕琢 工匠们精湛的技艺和创作技巧令人惊叹,但更令人感动和深受鼓舞的是其中的“工匠精神”。他们的坚持和忠诚为社会注入了一股清流。他们的务实和创新抓住了时代的机遇。他们的理想和追求激励人们不懈努力 普通人因为极致而出众,工作因为热爱而深情。“三晋工匠”就在我们身边,“工匠精神”离我们并不远 在平凡的岗位上竭尽全力,我们都能继承“工匠精神”,成就美好的人生 (杨文俊) 部门
标题:[要闻]大技贵精铸匠魂——2019“三晋工匠”年度人物扫描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