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同饮黄河水 共奏保护曲
本篇文章4982字,读完约12分钟
九曲河黄河不息,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从历史的深处奔涌,奔向更美好的明天。古老的母亲河为新时代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去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优质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加强黄河保护、促进黄河流域优质发展作出重大部署。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建议制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
新时期的“黄河大合唱”承载着国人的期待,也为黄河沿岸九省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黄河沿岸各省区正在迅速行动,做好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优质发展工作。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山西日报》与《青海日报》、《四川日报》、《甘肃日报》、《宁夏日报》、《内蒙古日报》、《陕西日报》、《河南日报》和《大众日报》一起,邀请了来自黄河沿岸九省的NPC代表和CPPCC成员来交流经验,分享心得。大家一致表示,要实现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优质发展,必须着眼全局,形成合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努力唱响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流!
山西代表王文宝
山西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的探索
千百年来,九曲黄河奔腾向前,给三晋大地留下了壮丽的美景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目前,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山西在绘制这个国家战略蓝图的过程中,面临着哪些机遇和责任?全国人大代表、陕西吕雯集团董事长王文宝一直在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优质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保护黄河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可持续发展的伟大规划,山西是黄河流域各省的责任。”王文宝表示,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不仅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优质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山西加快文化旅游产业优质发展、探索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任务。
“我省一直在积极探索与黄河沿岸省份在文化、旅游和工业发展方面的有效合作模式。山西有责任保护和传承黄河文化。”王文宝表示,山西黄河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肩负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也是山西打造战略支柱产业、引领全省优质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山西应进一步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为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贡献山西的智慧,打造新时期的黄河合唱。(李欧梵)
张青海省
让一江清水绿青海
在青海,有一句流行的话叫“黄河天下第一”。今年全国人大召开前夕,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农业劳动者民主党主席张带领青海省农业劳动者民主党工作人员到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考察黄河生态保护和优质开发,深入了解黄河两岸生态治理情况,不断丰富和完善提案内容。
“我们青海的水土保持工作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40%-70%的流域面积得到了治理,但相当一部分流域面积没有得到治理,需要国家扶持。”委员张说:“青海以前常说‘黄河天下,为德清最好’。新一轮的生态改善之后,我觉得还应该做一篇《黄河在青海天下清》的文章。既要保证这条河向东流,又要让青海的一条河清澈碧绿。”
委员张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深刻理解“治黄重在保护、治河”的内涵,准确把握“表象在黄河,根源在流域”的科学论断,围绕节约用水、集约利用水资源、优质发展流域等重大战略问题,共同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把黄河建成造福人民的幸福黄河贡献智慧和力量。他说,作为一个源省,没有必要在精神境界和政绩上承担起历史责任,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优质发展上完成“青海使命”。(孙海玲)
四川大扎嘎朗脱布旦拉西江厝委员会委员
重点建设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四川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增强上游意识,筑起生态屏障,是四川的重大历史责任。
四川省政协委员、阿坝州政协副主席大扎嘎一直非常关注长江、黄河上游的生态保护。今年,他发现许多湿地的水位显著上升。他说:“这是水源保护区环境改善的有力证明。”大扎嘎让陀卜旦拉西江措认为,加快长江、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优质发展,是促进上游生态持续改善、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选择。
在今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CPPCC委员在四川准备的几项联合提案涉及长江和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优质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已成为一个共同的声音。
“顶层设计很重要。”大扎嘎让托卜丹拉斯建议,应加强生态问题的研究,积极组织专业科研机构,全面深化长江、黄河上游的生态问题,进一步查明空的时间分布特征,找出问题的主要原因,为生态环境的统一管理、科学保护和系统恢复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加大保护规划的编制力度。坚持规划先行、多元调控、系统保护的原则,尽快编制《长江、黄河上游生态保护与修复总体规划》达扎嘎让·托布丹拉西说。(吴振宇)
甘肃马东平会员
突出上游意识打造“黄河之都”
中国因黄河而闻名。地处黄河中上游的甘肃省,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优质发展战略中,如何保护母亲河,实现自身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马东平认为,黄河上游经济生态价值巨大,甘肃需要准确定位“上游意识、上游责任、上游水平”的发展方向和战略。保护和恢复黄河上游生态,应从景观、林、湖、草系统的综合保护和恢复入手,开展水源涵养功能综合整治工程,突出提高供水区的水源涵养能力。
在发展中,要树立生态优先、适度发展、绿色发展的生态观,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优质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委员马东平说,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核心问题仍然是控制水土流失。甘肃省应加强黄河上游水土流失治理,改善水资源和环境,完成减少入黄泥沙量的生态保护任务。
在保护母亲河的同时,也要开发黄河的文化资源。甘肃省兰州市是黄河流经的唯一省会城市。著名的雕塑《黄河母亲》每天都在听发生在黄河两岸的“黄河故事”。马东平委员建议,兰州应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优质发展的战略机遇,充分挖掘自身发展潜力,整合资源,与其他地区错位发展,全力打造优质发展的“黄河之都”。(杜学勤)
宁夏代表杨玉京、徐宁
做好大保护,共同推进大治理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许多代表把注意力转向黄河的长期稳定、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整个流域的高质量发展。
杨玉京代表建议在国家层面制定《黄河保护法》,坚持依法保护和治理。从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出发,统筹考虑流域上下游、左右岸的协调发展,综合考虑水资源利用、水污染防治、渔业、交通、景观、文化等问题,为流域的系统化、整体化、综合化、差异化保护和治理提供长期的立法保障。同时,建议统一制定系统的治理规划,建立统一的流域监测管理机制和全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制定颁布《黄河流域水权交易办法》,设立专项治理工程,形成“共同抓大保护,共同促大治理”的格局。
“宁夏有680万亩黄河灌区。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工业废水排放和地表水污染影响了灌区的水质,威胁了黄河干流的自然生态系统。同时,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的宁夏,三面环沙,降水稀少,人均水资源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成为宁夏发展的瓶颈之一。”徐宁代表建议国家将宁夏引黄现代生态灌区建设纳入灌区现代化范围。通过建设现代生态灌区,将节约的水资源转移到工业和生态领域,以保证需水量。同时,要加强水生态管理,有效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使黄河成为滋润宁夏和沿河人民的幸福河流。(江妍)
内蒙古张晓兵代表
为保护母亲河做贡献
巴彦淖尔位于黄河之巅,流经345公里,是蒙古族的富庶湖泊。这是一座因水而生、繁荣而美丽的城市。乌梁素海位于巴彦淖尔市,是黄河流域最大的功能湿地。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市长、全国人大代表张晓兵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乌梁素海治理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综合考虑区域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从保护母亲河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以水定城、以地定产,完善区域发展思路,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坚持系统思维和综合政策,全面实施乌梁素海流域景观、森林、湖泊、草地生态保护与恢复国家试点工程,推进全流域全要素综合管理、系统管理和源头管理。引入土地流转、高标准农田建设、涉农资金整合等专项措施,在河套全区建设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出口基地,引领河套灌区现代农牧业绿色优质发展。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内涵,促进文化、旅游和现代农业和谐发展,将巴彦淖尔建设成为黄河文化旅游带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示范区。
“通过综合治理,乌梁素海水质持续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张晓兵表示,要为保护母亲河、建设幸福河做出自己的贡献,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优质发展新路。(戴红)
陕西石广银代表
增加对黄河流域经济林保护的补贴
榆林市定边县是黄河第一支流武定河的源头。自唐代以来,无定河流域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流量、深度和浊度都不确定。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武定河向黄河年均输沙量仍达2.72亿吨。
人大代表、定边县十里沙村党支部书记石广银,住在无定河流域毛乌素沙漠边缘。几十年来,施光银等一代防沙人士为黄土高原的绿色发展和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武定河每年带入黄河的泥沙量比过去减少了一半以上。“我们始终把水土保持放在黄河保护管理、退耕还林还草、沙漠治理的突出位置,取得了很大成效。2019年,坚持精确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极大地促进了陕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逐步建成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生态系统得到增强。质量和稳定性。”石广银说道。多年来,陕西省累计退耕还林还草4039万亩,治理沙化土地1570万亩,年均入黄河泥沙由8.3亿吨减少到2.68亿吨。
石广银代表建议加强对黄河流域经济林的保护和补贴。一方面,有利于协调景观、林、湖、草综合治理,不断提高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另一方面,是搞好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增加黄河流域人民收入,不断提高黄河流域涵养水源能力的重要举措。(雷)
河南王天宇代表
建立沿黄九省金融合作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天宇这次向全国人大提出了五项建议,其中一项是加大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优质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建立沿黄九省金融合作机制。
王天宇认为,金融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血液和润滑剂,将在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经济增长、文化传承和创新以及全面减贫的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他承认,在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优质发展中,金融支持的作用仍然不足,需要进一步发展。比如,黄河沿岸九省尚未建立起具有协同效应的跨区域金融合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优质发展专项产业资金薄弱。
“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优质发展,不仅是黄河沿岸金融机构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也为当地金融机构的经营和发展提供了机遇。”对此,王天宇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协调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优质发展;构建黄河沿岸九省金融合作机制,优化和完善黄河流域金融投融资模式、运行模式和经营模式;充分发挥地方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功能,鼓励黄河流域绿色金融的发展和创新;建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优质发展专项产业基金,推进黄河流域跨区域金融合作,加大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优质发展的金融支持。(裴)
山东代表曹金平
优化黄河水资源配置,确保合理用水需求
“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战略资源,黄河水支持和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山东省水利厅副厅长曹金平说。今年,她提出了支持山东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她建议优化黄河水资源配置,以确保合理的水需求。加强流域与区域调度一体化顶层设计,完善流域与区域管理一体化工作机制,在实施南水北调“八七”计划的基础上,建立总量刚性控制机制和水量柔性调度管理机制。在不影响黄河生态环境、不占用区域总用水量控制指标的前提下,综合规划利用汛期黄河流域过量的洪水资源,利用汛期黄河水量大、时间集中的特点,在错误的时间实施调水,使黄河水资源综合效益最大化。
在生态保护方面,曹金平认为,要打造黄河下游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高地。建议制定并实施黄河三角洲保护专项规划。继续实施刁口河路生态调水和生态补水,实施黄河下游水土保持、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大汶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治理工程、黄河灌区泥沙淤积生态治理和修复、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等。,促进受损生态系统的逐步恢复。此外,她还建议加快出台《黄河法》,将黄河的治理、保护和管理提高到法制层面,为流域的生态保护和优质发展保驾护航。(赵军)
标题:[要闻]同饮黄河水 共奏保护曲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