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决战完胜 脱贫攻坚】消费扶贫 为脱贫注入新动力
本篇文章3008字,读完约8分钟
消费扶贫是扶贫的重要创新和重要组成部分。最大的特点是利用市场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扶贫座谈会上指出,要切实解决扶贫农牧业产品销售缓慢的问题,组织产销对接,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多渠道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 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对贫困地区的农产品销售和贫困人口的收入增长造成了不利影响 很多时候,我们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我省各地通过网上商品和线下展览,释放消费扶贫政策的红利,让贫困人口尝到增收的甜头,看到脱贫的希望,增强生产动力 加强支持和引导,开辟政策链 “活交付”是消费扶贫的重要途径 现在,风头正劲 【/h/】在大同市云州区,通过直播,将“火山黄花菜”带火,4天销量达到229.45万元,使《无愁少女》成为“富贵之宝” 在长治市婺源县,县长许摇身一变成为网络主播,吸引了数百万网友观看,成交300多单,让婺源农业特产直通车赶上网络 2018年,我省率先提出了全国扶贫“五进九出”措施,为全社会参与扶贫营造了良好氛围 三年来,贫困地区累计销售农产品66万吨、60.32亿元,带动49.2万户家庭平均收入2398元 “五进九销”以贫困村贫困户为扶持对象,以购买农业特产和服务为主要手段,利用农业特产进入机关、企业、学校、医院和军营,“五进”对接包销、龙头企业带销、促销会展、商场超市直销、电商营销、基地申领订购、旅游带动推广、帮助单位帮销、劳务就业推广等。 加强政策支持 发布了5个关于消费扶贫、完善奖励和激励措施、创新支持政策的特别文件;鼓励地方政府创新消费扶贫方式,创新消费扶贫供销运营模式 严格的考核管理 量化年度工作目标,细化扶贫产品认定程序,规范扶贫产品认定方法,严格控制扶贫产品有效性,组织城市开展扶贫产品认定工作 目前,已从81个县的452家供应商中确定了1280种扶贫产品,总价值97.2亿元 建立一个安全系统 各省市县都成立了消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三级消费扶贫工作联络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 明确将消费扶贫工作经费纳入省、市、县政府年度预算,促进消费扶贫工作优质高效推进 目前,在贫困地区购买了1000多万元的农业特产,惠及6万多贫困人口 各地主动合作,共同开拓农产品销售渠道 运城市建立农产品购销“五进九销”大数据平台,对接35家政府机关和餐馆,销售贫困农产品24.3万公斤,解决8762户贫困户农产品“卖难”问题 消费扶贫是团结所有社会力量帮助克服贫困的重要措施,其作用日益明显 省扶贫办主任刘志杰说,开展消费扶贫,就是要通过市场手段有效打破贫困地区农产品“产、供、销”的壁垒,促进贫困地区的产品成为商品,收获收入、服务和劳动力,带动贫困人口增收和脱贫。 实用创新模式拓宽销售链 石楼县是我省深度贫困县之一。独特的地貌特征、气候和土壤孕育了黄河滩地红枣、小米、生态蜂蜜、红薯等特产。 【/h/】今年端午节假期,当地进行了以“直播扶农购石楼”为主题的特色农产品直播。三天点击量突破172万,网上交易额突破65万元 一头连着贫困地区,一头连着广阔的市场 在推进过程中,我省加强了创新试点平台的作用,通过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引导贫困地区开展“新零售”,开创了“货比三家”等电子商务销售新渠道,拓宽了销售链,促进了消费扶贫升级。提高贫困户的造血功能 -政策衔接,产销对接 【/h/】临汾市在“百万”点对点销售活动中,组织100家农贸市场、超市、电商、物流企业、1000家机构、10000名帮扶干部,帮助贫困地区拓展销售市场,组织产销对接 在晋城市,全市370家企事业单位,4万多名干部职工,每人购买10公斤核桃,帮助陵川县销售核桃42.9万公斤,价值257.4万元 ——“云”带来商品,打开市场 永和县红枣,平顺县药材,广陵县小米...借助在线平台促进当地农产品的销售也刺激了在线经济 【/h/】5月11日,我省启动“金品金威扶农惠农”农产品百日消费季,组织“十县百村千人”网络直播和“十品百企”品牌推广。消费扶贫“五进”对接包销等一系列活动将有助于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 推广“触网”的成效倍增 据悉,今年1-4月,我省农产品零售额为13.9亿元,同比增长63.9%,高于全国平均增长10.7个百分点 在大同,“秦晋的好”专场直播带来了商品“大同火山黄花菜”,创下历年同期特色农产品销售新高,4天销售额达229.45万元 -团购和定向支持 【/h/】今年3月,在太原市举行的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上,山西乐村桃与娄烦县润和美合作社签订了300万公斤马铃薯收购合同 合作社负责人说:“前些年土豆几乎都是这个时候卖的。” 今年受疫情影响,销售受阻 现在政府搭起了舞台,我们在唱戏,却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h/】目前,太原市已组织全市31家大型超市和批发市场与娄烦、阳曲、清徐三县农产品进行产销对接和采购谈判,并签订了5950万元农产品采购意向合同 产业转型升级价值链 玉露香梨是息县的支柱产业,对促进农民增收和扶贫有重要作用 【/h/】在线定制领养系统,号称“种养加”项目,是西县的一大创新 采用者可以通过云直播平台随时观看玉露香梨的生产环境和管理流程 目前,有1563个预售玉露香梨和定制采用玉露香梨 三年来,消费扶贫的生动实践,创新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推动了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有效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了农业转型升级 -加强生产,提高产品供应能力 【/h/】在左权县,佳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中药材种植加工,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与当地贫困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带动周边10万亩荒山开发,帮助4000名贫困群众受益。 【/h/】在右玉县,以龙头为龙头的土源实业有限公司,以“企业+基地+农户”的开发经营模式和“市场主导、龙头到基地、基地到农户”的产业体系,充分带动贫困户参与消费扶贫,实现增收扶贫。 -打造品牌,提升产品的信誉形象 山西牧标牛业有限公司是生产牛排的龙头企业 在现场配送活动中,公司生产的牛排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订单量达到2万份 董事长梁表示,有政府的支持和响亮的品牌,公司一定会走向全国和世界 【/h/】据了解,目前,全省贫困地区143家新生产经营单位的243种产品已被认证为“三产”;确定并发布30个区域公共品牌;培育和发展63个地方特色劳务品牌,转移贫困劳动力9.03万人就业 依托顾农品牌,晋中市建成了集运输、仓储、线下销售为一体的“扶贫超市”晋中生命博物馆,形成了品牌效应 -搭建平台,完善产品销售渠道 尤爱涛是蕉城县贫困村的领导 她创办的企业主要生产红枣、核桃饼、药枕等生态土特产,带动3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直播送货节期间,日销售额突破万元,产品供不应求 【/h/】借助第五届吕梁名优功能食品博览会平台,当地县市负责人成为网络主播,携手云帮农博会,带货过境,让特色农产品赶上互联网直播。 统计显示,5天内累计网上销售20多万,销售额2000多万元,签约1300多万元 “消费扶贫是帮助摆脱贫困的创新措施,是巩固扶贫成效的关键措施。” 省扶贫办社会站主任李良库表示,消费扶贫是一件“人人都能做”的事情,我们必须寻求一个长期的双赢局面,让“人人都愿意做,人人都能做” 积土是山,积水是海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消费扶贫必将越来越繁荣,为巩固扶贫成果、帮助扶贫赢得最终胜利注入强大动力。 (赵建军)
标题:[要闻]【决战完胜 脱贫攻坚】消费扶贫 为脱贫注入新动力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