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山西规上工业企业加快推进研发活动全覆盖
本篇文章1005字,读完约3分钟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今年以来,尽管疫情肆虐,我省企业全面覆盖R&D的活动已经加快。截至7月底,在统计范围内的4780家监管工业企业中,R&D活动企业2971家,覆盖率62.2%,比年初分别增长1496家和31.3个百分点。而且月度增量和增速逐月递增,全省整体推广逐月加速。阳泉、太原、运城、长治连续三个月位居前列,本月朔州、吕梁涨幅最大。
运城市芮城县处于全省前列。今年6月底,芮城县37家被监管企业全部达到“六有”标准:R&D机构、机构品牌、R&D场所、R&D人员、R&D项目、R&D资金,提前6个月实现被监管企业R&D活动全覆盖。
实现工业企业R&D活动全覆盖,是省委、省政府着眼山西转型发展大局,推进“创新第一”战略实施的重要决策部署。落实金平总书记检查山西重要讲话的重要指示,营造创新生态,也是一项重要举措和“硬核”任务。芮城县务实严谨的政策是我省大力推进这项工作的缩影。
作为全省工业企业全覆盖R&D活动的牵头部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加强与各市各部门的协调,扎实推进这项工作。
研究制定活动标准。根据R&D机构、R&D活动和创新组织、创新投入、创新成果等创新活动的三大要求,出台了《条例》中的《R&D工业企业活动指导目录》,初步建立了《三类三有》R&D活动指导目录,使我省全覆盖工作有了基础、有了目标、有了统一标准、活动有序。
开展对口支援。为推进全覆盖实施,帮助解决突出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11位领导亲自带队,组织全部门各处室,吸收高校和行业专家组成对口联盟工作组,深入11个城市进行帮助和督促,充分发挥了解行业、熟悉企业、摸清底数、提供优质服务、传递政策、创造措施、解决问题的优势。通过走访、讨论、政策公告、援助对接、宣传推广等方式。集中剖析了11个典型县、煤电等R&D弱势产业和110多家企业的具体情况,编制政策文件,梳理相关政策,总结10余个共性问题,为增强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全覆盖工作质量和效果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创新主体的培养。实施“龙头”、“强筋”、“育苗”计划,2020年围绕14个标志性龙头产业集群,全面启动山西企业技术中心应用。继续加强新R&D机构建设,引导首批19个新R&D机构和102个培育单位围绕机构建设要求开展相关工作,提高机构建设水平。
同时,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也加大了对R&D活动的支持力度,支持了176个技术创新和升级专项,计划支持资金超过2亿元;加强企业创新服务,与中国知识网联合举办两个创新讲堂。我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500余人参加了创新服务供需对接、区域创新发展系列讲座等线上线下活动;充分发挥专家指导作用,推动成立山西省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山西省纤维纺织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成员开展标准创新服务,加快开展企业标准创新R&D活动。
同时,我省其他省级部门也充分发挥对行业的帮助和引导作用,结合自身工作,共同推进各项工作。省能源局加强省市联系,促进企业在能源领域的R&D活动;SASAC鼓励省属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省属企业创新平台建设;省住建厅将全面覆盖大型建筑企业;省国防科技局指导发展军工技术优势,组织出版国防军工科研项目指南;省发改委加强“双创新”工作,加大对工程研究中心的支持力度;省统计局组织城市举办企业整合培训,开展R&D整合联合研究等。
顺势而为,再接再厉,如期完成年度目标任务。8月24日,我省召开电视会议,推动全省工业企业全面覆盖R&D活动,决定在长治、晋城、运城开展试点,进一步凝聚和激发全省工业企业加快全面覆盖R&D活动的活力和激情。省政府要求市县政府、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相关部门积极行动,上下协调,政府和企业配合,以全覆盖的新成果推动全省优质转型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创新将为我省广大企业赋能,创新之花将遍布三金,成为引领全省优质转型发展的强大引擎。
“各市各部门在R&D活动的全覆盖中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亮点,对整体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朱鹏表示,下一步,为了有效帮助企业开展R&D活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进一步发挥协调作用,着力疏通企业开展R&D活动的痛点,高质量完成R&D活动的“硬核”任务。(刘瑞强)
标题:[要闻]山西规上工业企业加快推进研发活动全覆盖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