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我省构建绿色多元能源供给体系取得阶段性成效
本篇文章2772字,读完约7分钟
时间是伟大的作家,忠实地记录着奋斗者的足迹。
初秋时节,在大同市云冈区和左云县交界的山脊上,一片太阳能电池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一座模块化预制舱变电站矗立在其中,不断向远方输送清洁能源;
在右玉县虎口附近的山峰上,30多个“大风车”在蓝天空.下不停地旋转这些投资近5亿元的“大风车”,有效风速每年1680小时,实际发电量8000万至1亿千瓦时;
……
如今,山西已经按下了能源转型的“快进键”,绿色多样性正在成为发展的背景。
在能源革命的指引下,我省以非凡的努力和持久的成绩,加快建设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不断调整和优化能源产业结构,加快建设绿色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大力推进优质转型发展。
辉煌成就的背后,山西转型发展的思路、结构、动力的变化更有意义。
规划布局,统筹规划,加快建设绿色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
打开阀门,清油会慢慢流出管道。2018年1月1日,山西省六安市180万吨/年煤制油项目成功试运行,生产出合格的煤基高端合成油。
继2016年关闭25个煤矿和撤出2325万吨煤炭产能后,2017年关闭27个煤矿和撤出2265万吨产能。在过去的两年里,4590万吨的生产能力已经撤出。2017年,我省先进煤炭产能占比已超过40%。
在从吨煤到提油到克化工的嬗变和价值提升过程中,在落后产能和先进产能两套数据曲线的起伏中,以深化供方结构改革为主线,我省加快建设绿色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迈出坚实步伐。
构建绿色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我省将以紧迫感进行布局:推动煤炭行业坚定不移地走“减量化”、“优化”、“绿色化”道路,不断提高先进产能比重,推进清洁高效安全发展;推动新能源产业升级发展,加快金杯风电基地和光伏领先基地建设;抓住国家给予煤层气开发重大政策和有利市场的双重机遇,统筹规划,增强优势,实现突破性发展。
在省一级,城市、企业和科研机构都采取了积极行动。4月16日,大同开工建设数百个项目,其中新能源项目69个,“新能源”、“薄膜电池”、“氢燃料”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高频词汇。长治市抓住被认定为全国光伏发电技术领先基地的机遇,重点推进六安2gw高效单晶太阳能电池智能生产线建设,打造光伏制造产业集群。金能集团以清洁能源为产业转型重点,坚持以科技创新、人才引领、上市融资为引擎,主动出击,不断努力,大力推动清洁能源产业优质快速发展。
三金遍地的新能源项目全面开花,山西在能源转型时代发挥了强大作用。7月,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行业中,煤炭工业增加值下降1.8%。截至8月底,山西全网新能源总装机容量1745.8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20.8%。风电累计发电量132.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91%;累计光伏发电量60.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2.76%。
清洁高效、综合利用,实现传统能源“绿色”转型发展
“目前,中国有三家发电厂可以生产食品级二氧化碳。只有我们使用不产生废水或废物的物理过程来捕获烟气中包含的二氧化碳。”蒙哥国际子公司瑞光热电的负责人自豪地说。
蒙哥国际是全省第一家开展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的企业。截至目前,蒙哥国际采用资产转让+bot模式,引进专业环保公司投资27亿元,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实现国家倡导的第三方运营。瑞光热电被国家能源局授予“全国煤电节能减排示范电站”称号,是全国800多台同等级机组中唯一一家。
我省全面推进燃煤机组超低排放节能改造,推进绿色发展。通过狠抓节能降耗、推进绿色制造、严格脱硫脱硝、控制烟尘排放,单机3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将比国家提前一年完成;2017年,燃煤电厂节能改造完成1800万千瓦,全省燃煤电厂平均煤耗达到320克标准煤/千瓦时。
我省在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同时,大力推进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2017年,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项目36个投入试运行,年消耗粉煤灰17.4万吨,煤矸石34.1万吨。
在朔州固体废物产业园产品展厅,我被眼前的产品深深震撼了。如果不是特别的人介绍,我都不会相信这些精致的门、地板、家具都是用粉煤灰做的。
朔州市按照科技引领、产业集聚、园区承载的模式,加快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全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企业145家,形成煤矸石发电、煤矸石建材、粉煤灰综合利用、脱硫石膏综合利用四大产业集群。全年可消化工业固体废物3400万吨,综合利用率64%,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居全国前列。
“风”“光”强,新能源强,供能质量持续提升
不久前,由山西SDIC运营公司、山西证券、漳泽电力等省级国有企业联合发起、总规模达10亿元的山西SDIC绿色能源发展基金正式成立。这是我省第一笔投资绿色发电项目的市场化产业基金。近日,该基金第一笔投资已经敲定,并与山西郭尧新能源有限公司签署了投资协议,实现了对该生物质发电企业的控股。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进能源供应革命,是我省建设“排头兵”的重要内容。作为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我省大力推进以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为重点的新能源项目,全省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发展迅速。山西电网风电装机容量超过930万千瓦,风力发电113亿千瓦时,风电利用时间达到1239小时。山西电网光伏装机容量连续四年翻番,第二批“阳泉、芮城龙头项目”和光伏扶贫项目按时顺利投产。风能和光能资源丰富的陕北三市新能源装机容量已超过该地区年最大负荷需求。运城、临汾、长治、晋中等新兴城市也呈现出连年翻番的快速增长趋势。光伏示范基地、光伏扶贫、分布式光伏、分布式风电等发展形式,如百花齐放,百花齐放。
我省新能源保持快速发展:2017年,国家下达的光伏建设规模指标总量达到333万千瓦,连续第二年位居全国第一。大同二期、晋中寿阳、长治三个光伏发电基地被列为国家批准的第三批光伏“领先技术基地”,批准总数和规模居全国首位。风力发电已成为我省仅次于火电的第二大电源。
8月28日,山西电力交易中心在北京交易平台上组织北京新能源企业参与2018年9月山西与天津省的发电权交易,无约束交易容量为400 MWh。这是山西首次参与跨省发电权替代交易,也是山西新能源企业首次在省外替代燃煤火电企业。
我省扩大了新能源企业准入范围,将所有有发电经营许可证的新能源企业纳入交付准入,推动山西省成为京津唐、湖北、江苏的新能源供电基地,大力推进清洁能源省际消费。今年首次以清洁能源替代方式开展跨省发电权交易,进一步丰富了山西输电品种。
不断加强山西输电通道建设,促进新能源消费,实施“煤电并举”是山西能源革命的重要举措。截至2018年7月,全省输电量为506.7亿千瓦时,位居全国第三,同比增长21.1%。
山西正坚定地肩负起历史使命,以全新的姿态在绿色清洁的道路上稳步前进,实现从“煤老板”到“全国能源革命先锋”的飞跃。(张毅)
标题:[要闻]我省构建绿色多元能源供给体系取得阶段性成效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