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电商扶贫成效明显 山西贫困人口的钱包鼓了起来
本篇文章1169字,读完约3分钟
据省商务厅消息,我省已有43个县被确定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覆盖全省所有贫困县和深度贫困县。借助电子商务的力量,我们省的穷人在全国各地销售各种各样的好土特产,同时让他们的钱包鼓起来。 电子商务在贫困县扎根 2015年,全省商业系统开始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向农村全面示范。近年来,全省农村电子商务数量实现了快速增长。目前,我省已有43个县被确定为国家级农村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县,实现了36个国家级贫困县和10个深度贫困县的全覆盖,获得中央财政资金7.135亿元。 其中,25个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入农村综合示范县,加快“四中心一站点”建设,建成29个县级综合公共服务中心、23个配送中心、29个农村产品展示体验中心、29个电子商务培训孵化中心、3209个农村服务网点。淘宝、JD.COM、苏宁、邮政等知名电商登陆;大量各具特色的区域性电商平台也在不断壮大。 截至8月底,已在25个示范县发展了12200家网络运营商,在976个贫困村建立了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覆盖25万贫困人口。 电子商务唤醒扶贫 在电子商务综合示范政策的带动下,电子商务扶贫带动了我省贫困农民开展订单农业和标准化生产,推动了贫困地区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改革,激发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增加了贫困家庭的收入。 比如侯马市引进开发红辣椒、红大蒜,种植面积达3万亩,带动了1万农民就业,人均增收1000元。又如,第一书记石带领武乡县岭头村探索全村微信商业模式,将岭头村建成全省第一个“微信商业村”。目前运营的微店247家,总销售额117.9万元,店铺平均收入4772元。其中,贫困户经营的微店31家,总销售额33.8万元,门店平均销售额10910元。 截至8月底,25个示范县累计帮助办卡贫困人口销售农村产品4210万元,帮助办卡贫困人口增收1380万元,带动近3000名办卡贫困人口实现就业。 电子商务使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在电子商务综合示范政策的推动下,大量农民工和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电子商务在我省商业流通、旅游、配送、餐饮等企业的应用发展迅速。 比如静乐县大学生村官龚就建立了万村好货微信官方账号和万村好货微商城。短短一年,他创造了销售额从1000元到5000万元的电商传奇,让静乐县的好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让全国的好产品走进了人们的家。 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推进电子商务全面示范进入农村方面,我省探索了新的路径和新的模式。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副业、旅游、民俗、餐饮、住宿等特色产业,充分挖掘贫困地区产业、人文、生态等资源潜力,拓宽贫困地区产品向上渠道,加强产销衔接,提高农村产品商品化率和电商交易比重。截至8月底,全国25个示范县实现网上零售额25.5亿元,农产品网上销售额15.3亿元,农村消费市场增速高于城镇。(贾尚志) 部分
标题:[要闻]电商扶贫成效明显 山西贫困人口的钱包鼓了起来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