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全省有机旱作农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本篇文章1091字,读完约3分钟
11月8日上午,娄烦县云香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土豆种植户李亮生接到订单。太原市的一家餐馆让外卖通过。李亮生忙着接。他高兴地说:“今年我们四部平凉有机旱作示范片,富硒土豆大丰收,但是蒸蒸日上,到处都在抢!”亩产2000公斤的富硒马铃薯,是全省五大有机旱作示范县之一的娄烦县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缩影,也是我省有机旱作农业扎实推进的缩影。
去年以来,我省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制定并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有机旱作农业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发展目标、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成立了由31名农业专家组成的有机旱作农业专家指导小组,建立了宝县首席专家一揽子服务机制。有10个城市根据当地情况发布了有机旱作指导意见,50个县制定了发展有机旱作的意见或规划。
今年,省财政安排1.55亿元建立有机旱作典型示范,示范推广渗水地膜谷子穴播技术和机械化有机旱作农业项目。结合农村振兴战略,中央、省、市、县投入有机旱作农业约7亿元。
抓技术创新,加强技术集成,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我省大力开展技术研发创新,加大有机旱作良种、农业技术集成、农机配套等技术研发力度,引进大豆、马铃薯、谷子、高粱、荞麦等10多种杂粮抗旱节水作物新品种200多个,建设抗旱节水新品种展示基地3000多亩,建立特色良种繁育基地4000多亩。从实际生产出发,筛选出12大类32个新品种和5大类24项集成技术,集中力量进行推广应用。其中,推广渗水地膜谷子穴播、小麦探墒沟播、高粱密植精量播种等旱作技术1100多万亩;该项目支持了14个R&D有机旱作农业重点项目;加强基础研究,成立“国家功能性粗粮技术创新中心”,开展11项国家级省级有机旱作农业重点研发项目;重点推广和支持森林药物和森林真菌种植技术;大力推广8.4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集成技术;加快有机旱作农业地方标准的制定(修订),启动45项有机旱作农业标准的制定和发布,在全省建立43个有机旱作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注重典型创造,加强示范和引导,形成有机旱作从点到面的发展格局。我省积极探索有机旱作农业与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模式,突出特色产业有机封闭示范,努力推动1市5县30个典型示范的创建。长治市规划了12个封闭的绿色有机旱作示范区和85个市级绿色有机旱作示范园区。娄烦、殷珊、神池、兴县、陵川等县突出绿色生产、旱作农业技术、品牌建设等重点,努力在土、水、肥、种、技、机、绿相结合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模式上取得新突破。以乡镇或新型经营实体为单位,符合稳定区域、成熟技术、生产标准和注册品牌“四个要求”的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片30部,也取得了明显的示范效果。(汪秀娟)
标题:[要闻]全省有机旱作农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